首頁>要論>策論 策論
科學運用考核指揮棒
又到了公布上一年各類考核數據的時候,不少地方和部門等待數據公布的焦慮,一點也不亞于學生等待高考放榜。據聞,某地一項指標排名從去年的第一名滑至第三名,相關責任部門領導如坐針氈,不停地作檢討,不斷表態一定要奪回第一名。細看考核分數,第三名是84.96分,第一名是84.99分,第二名是84.97分,零點零幾分之差,居然寢食難安,令人啼笑皆非。這一現象提醒我們,考核固然是各項工作的成績表和指揮棒,但如果不能合理地規范和運用,科學管理就會異化成應考管理。
統計是一門嚴謹的科學,政績考核使用統計數據要把握三個關鍵。一是抽樣的科學性。不少地方部門為了政績、為了面子,在樣本選取上弄虛作假,統計數據的真實性常常受到質疑,群眾“被幸福”“被增長”“被平安”“被滿意”的情況比比皆是。二是數據的差異性。有差異很正常,關鍵要看差異是否顯著。豐富多彩的實際工作不可能用一兩個數據來作評判,我們不反對考核,反對的是將考核簡單化,不去探究數據之間的差異有沒有達到顯著水平,而是用簡單的排名一評了事。比如上文提到的“零點零幾分之差”。這種簡單化,讓基層少了長遠打算,多了短期行為,以些微之差排名次、定輸贏,助長了“干得好不如考得好,考得好不如吹得好”的壞風氣。三是數據的關聯性。一組數據中,往往有關鍵數據、主要數據、次要數據、一般數據之分。有些地方、部門工作做得不好,關鍵數據、主要數據不理想,但為了粉飾太平,把次要數據、一般數據吹得天花亂墜,自我陶醉,到后來甚至真以為自己干得不錯。
鑒于此,有必要呼吁各級各類考核組織者,特別是手握考核大權的具體實施者,要懂點統計學ABC,遵循統計規律,科學開展政績考核。尤為重要的,是拋棄“唯數據論”背后的“懶政”思想,用好考核這根指揮棒,更以群眾滿意為指揮棒,引導各級領導干部做出經得起實踐檢驗的政績。
編輯:付鵬
關鍵詞:數據 考核 指揮棒 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