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記·工作記·工作
竇森:為農民吶喊是我參政議政的主題
關注“三農”,為農民說話,是一種不斷探索的過程。關注“三農”,為農民吶喊,將是我參政議政的主題。
在我的政協生涯中,深感政協這個大舞臺的激情與睿智、犀利與和諧,使我有機會一直關注“三農”并為之吶喊。
1997年,我被市青聯推薦為九屆長春市政協委員。2001年加入民進,我又由民進推薦為十屆、十一屆市政協常委。剛當政協委員時,我還不到40歲,正在國外留學,利用在國外的機會,捕捉參政議政的信息。我開始思考中國的農業問題,有意識地了解國外農業、農村和農民的情況,多次到農民家中走訪,農業協會、農業保險、農民社保、農民不交農業稅、農業補貼政策、農民流動不受戶口限制等各種思想和概念,都是那時進入我腦海的。對比國內的“三農”情況我感到,隨著社會進步,農民必然,也必須能充分享受到全社會的改革發展成果,“三農”問題能夠,也必須逐步解決。1999年1月12日,我在《吉林日報》發表了《走出“口號農業”》的文章,提出“反哺農業,增加農民收入”,這在當時是很“扎眼”的標題。
1999年1月的長春市政協九屆二次會議,我提交了《關于提高我市農業比較效益的建議》。當時市政協并不熟悉我,令我沒有想到的是,該提案被選為大會發言。當時我非常高興,感到終于有機會在政協大會上表達自己的觀點了。大會發言反響良好,后來我的材料被市政協九屆二次會議列為“第7號提案”,這是我的第一份政協提案。諸如取消農業負補貼、制定農業補貼政策,樹立大農業思想、實現農業系統內部補償,搞好農產品轉化、提高附加價值的思想,都是當時提出來的。
到了2002年12月,在長春市政協十屆一次會議大會自由發言中,我又一次提出取消農業稅的觀點(比國家實施早3年)。盡管當時大家認為不可能取消農業稅,但是由于是對農民問題的關注,依然贏得了臺下熱烈的掌聲。從此,無論是大會發言,還是視察發言;無論是發表文章,還是撰寫提案,我都緊緊圍繞解決“三農”問題這條主線。盡管“三農”問題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是只要我的想法能夠推動“三農”問題的解決,能夠給農民帶來一點實惠,我就心滿意足了。
據不完全統計,九、十兩屆長春市政協期間,我在市政協全會和常委會議專題發言12次,政協論壇發言4次,擔任電視政協論壇嘉賓4次,提交大會提案12件,在媒體發表文章50余篇,內容涉及到農業節水、水產業化、黑土保護、建立耕地質量檔案、荒漠化防治、農村勞動力轉移、城市化與農村人口流動、發展高端綠色食品等內容。為農民說話成了我的“第二專業”。記得到雙陽調研時,一位農民曾對我說,“我們在收音機中聽到過竇委員為我們說話”。這句話也充分體現了我為農民鼓與呼的價值。
關注“三農”,需要不斷地調查研究,積累資料尋找新的切入點,為此,我花費了很多時間。例如《城市化與農村人口流動》發表在《長春經濟社會發展重大問題研究》中,里邊有上千個數據。“農村勞動力轉移”問題在吉林省政協首屆發展論壇上作了大會發言,受到時任吉林省省長洪虎的好評。這種認可與我當時在雙陽、農安、榆樹等地深入調研是分不開的。盡管我的教學和科研工作任務繁重,但為農民說話搭再多的時間我也無怨無悔。
目前,國家高度重視“三農”工作,以前提出的問題基本上進入實際解決和操作程序。但“三農”問題遠遠沒有解決,有些問題目前還表現較為突出。例如,如何保障農民真正從糧食生產中得到收益問題、農民純收入統計失真問題等等,這些也將是我下一步關注“三農”的重點課題。關注“三農”,為農民說話,是一種不斷探索的過程,是主動思考的過程,是系統研究的過程,永無止境。關注“三農”,為農民吶喊,將是我一生的參政議政主題。
編輯:羅韋
關鍵詞:農民 農業 參政議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