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天下 天下
“北京上班,河北睡覺”的日子啥時是個頭?
——京津冀負責人破題“大城市病”
京津冀合作發展的意向由來已久,但與長三角經濟圈、珠三角經濟圈相比,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的成績單并不那么“搶眼”。如今,引人關注的三地協同發展戰略能否突圍“大城市病”?兩會期間,記者就有關問題采訪了京津冀相關負責人。
【問題一】北京的大型批發市場搬得動嗎?——初定“動批”搬河北
【問】“聽說,北京為優化中心城功能,動物園批發市場將外遷。這些集聚龐大人群的批發市場搬得動嗎?有沒有時間表?”
【答】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市常務副市長李士祥說,西城區已同河北省發改委有關部門溝通研究,初步確定動物園批發市場向河北搬遷。新發地、大紅門等批發市場是否搬遷,還在研究中。搬遷要綜合考慮市場在資源配置方面的作用和政府的引導服務作用,兩個作用結合起來。
【問】“除了批發市場要搬,還有其他什么業態需要搬離?”
【答】“醫院和學校也有‘聚人多’的特點。”李士祥代表說,北京的醫療資源疏解,與河北研究后初步確定,北京與燕郊建立合作機制。在這個過程中要聽取醫院院長、學校校長的意見。
【問題二】 “北京上班,河北睡覺”的日子啥時是個頭?——一批生態型中小衛星城將崛起
【問】承受不起每平方米數萬元房價壓力的北京居民,紛紛跑到毗鄰北京的河北香河、涿州、廊坊等地購房,因為那里房價相對便宜。每天往返上百公里上下班的人們想問,這樣的日子什么時候是個頭?
【答】全國人大代表、河北省委書記周本順說:“京津冀實施協同發展戰略,北京吸納周邊資源導致兩地發展不平衡的虹吸現象將變為外溢輻射。我們可以自豪地說,過去是大樹底下不長草,現在是大樹底下好乘涼。”
李士祥代表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如果北京有些功能疏散出去,有些人就可以在河北居住、上班。
【問題三】北京“攤大餅”,河北“燈下黑”:發展咋對接?——中關村和天津建立中關村合作產業園,北汽新工廠選址初定河北滄州
【問】京津出門是河北,河北抬腿進京津。京津“大城市病”越來越重,河北則深陷經濟粗放、污染物排放過多、百姓生活改善緩慢等困境。三地如何實現抱團發展?
【答】李士祥代表說,北京和天津、河北分別簽訂了戰略框架合作協議。北京與河北建立了大氣治理協同聯防機制。京津冀建立了城市區域規劃協同機制。北京與天津、河北建立了產業協同發展機制,比如中關村和天津建立了中關村合作產業園,北京的北汽新工廠選址初步確定在河北滄州。
全國人大代表、天津市市長黃興國說,在推進三地聯動發展中,天津將推進基礎設施相聯相通,產業發展互補互促,資源要素對接對流,生態環境聯防聯控。
全國人大代表、河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廳長王昌說,首都北京擁有河北看重的人才、金融、教育、科技等資源優勢,而河北豐富的土地和人力資源是北京疏散人口和產業轉移必不可少的。優勢互補勢必將促進彼此經濟轉型升級,改善民生和環境。(參與采寫:倪元錦、華曄迪)
編輯:付鵬
關鍵詞:河北 北京 京津 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