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社會服務 社會服務
民革山西省委會開展慰問民革前輩活動小記
李蓼源、董振歐、周錫奎、劉生……
這些人名,有些也許你不熟悉,有些可能根本沒有聽說過。然而,就是這些人,他們有的曾在黃埔軍校學習,投身革命;有的曾參加抗日戰爭,用血肉之軀撐起中華民族的脊梁;有的作為民革領導人和代表性人士,為民族獨立、國家振興、人民幸福不懈奮斗。
他們,就是山西的民革前輩,他們的愛國精神、高貴品格,是我們的寶貴財富。
根據民革中央《關于開展搶救性采集民革前輩史料工作的通知》精神,2014年初至3月,民革山西省委會開展了慰問民革前輩活動,此次慰問的民革前輩為民革黨員中的黃埔老人、抗戰老兵以及曾擔任民革中央常委以上職務的老領導。兩個月的時間里,慰問組一行走訪慰問了16名民革前輩,與老人們進行親切交談,對其生活起居和身體狀況進行了仔細的詢問和了解,并送上慰問金。
1925年出生的李蓼源,是民革山西省委會原主委。1938年從河南經陜西來晉,參加抗戰。1941年起,開始擔任第二戰區司令長官閻錫山的侍從秘書。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共產黨就沒有今天的民主黨派。”“推倒大山、艱辛建國、強國富民、黨績難忘。”說到動情處,李老潸然淚下。
李老的講述感染著現場的每一個人。他跌宕而又傳奇、厚重而又深邃的人生經歷,本身就是一部造詣精深的史書。這,也更加堅定了大家對“搶救性采集民革前輩史料”拍攝工作的信心。
和李蓼源一樣,此次慰問的民革前輩們大多都直接參加過抗日戰爭,經歷了血與火的考驗。
民革黨員楊俊明生于1921年8月,河南息縣人。1942年考入黃埔軍校第八分校,1943年10月,畢業后被分配到國民革命軍第30軍30師90團。 1945年2月,已是90團8連副連長的楊俊明率領50名士兵防守位于湖北宜昌的四防山。距離此山150米處的莫雞山上則駐扎著日軍部隊。
楊俊明告訴記者,1945年8月15日,像往常一樣,他和士兵們在四防山上守衛著,突然對面莫雞山上傳來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的廣播。為了證實廣播是否屬實,他就一路小跑著趕往總部,在長達七八公里的路程中,他時而嚶嚶哭泣,時而傻傻發笑。“哭,是因為八年抗戰終于盼到了勝利;笑,是因為我和我的同胞們終于不用再受苦了,可以和親人團聚了!” 楊老說。
滿頭的銀發,布滿皺紋的面頰,顫顫巍巍的身影……慰問活動中,凝視著眼前一位位風燭殘年的老人,已很難將他們與“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鐵血硬漢聯想到一起。就在民革山西省委會去年9月開展搶救性收集民革前輩史料工作時,民革太原市委會的孫希文等老人相繼離世。悲痛之余,更增強了省委會開展搶救性收集民革前輩史料工作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
民革山西省委會主委張友君指出,山西民革中的黃埔老人、抗戰老兵是我們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活化石”。我們一定要本著對民革事業高度負責、對搶救性收集民革前輩史料工作高度負責的態度,克服困難,及早開展史料收集工作。
編輯:劉愛梅
關鍵詞:民革 前輩 慰問 省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