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更真實的“真實”
漲價常常是一件煩人的事兒,可是,北京市的水價要漲了,卻并沒有引起市民多大的不快,這不只是因為上漲的幅度完全可以接受,還因為有關部門和市民之間的充分溝通。本月17日下午的聽證會上,25名參加人全部同意價格調整,其中近七成參加人同意第二套方案,即第一階梯戶年用水量180噸。
這次聽證會有幾個可圈可點之處:一是準備了兩套方案,二選一,給人更多的選擇權;二是準備了緊急預案,一旦發生因價格上漲對困難家庭基本生活支出造成較大影響時,有關部門就會對困難家庭給予臨時性生活補貼。三是參加人有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普通市民,另外還對廣大媒體開放,市發改委官方網站全程直播。
北京市調高水價的目的之一是想通過價格行為喚起人們的節水意識。因為一方面是水資源嚴重缺乏,一方面卻是用水大手大腳的現象比比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北京市政府為保證市民吃水都做了什么,比如,從2008年起,北京從河北連續調水16億立方米,所以人們沒什么感覺。誰都知道中國是缺水的國家,北京是缺水的城市,可是缺到什么程度很多人卻說不清楚。聽證會上,水務局的代表告訴市民:“大家都知道以色列的水資源也非常缺少,但是我們北京人均水資源量只相當于以色列人均數據的1/3。”
我想,這句話足以讓在場的人動容了。
由于立場的不同,占有信息的不同,同樣一件事情,有時官員和百姓的感受大不一樣。就事物的客觀情況上說,官員由于掌握著更全面更準確的信息,他們的認識更真實一些;從生活的角度,百姓每天要面對柴米油鹽醬醋茶,他們的感受更真實一些。
也許,你可以說感受的真實并不等于客觀的真實。但是,從執政為民的角度來說,百姓的感受何嘗不是一種更真實的“真實”?這是我們制定政策更重要的依據。對于民生問題,他們暫時不理解的,我們有再多的理由,也要先做解釋溝通等思想工作,等待他們理解了才能做,畢竟我們的政策要通過他們的貫徹才能落地,畢竟我們的政令要通過他們的執行才能暢通,歸根結底,畢竟我們政策和政令的目的是為了他們的幸福。再好的政策,再良苦的用心,如果沒有他們的參與,沒有他們的合作,沒有他們的首肯,就很難進行下去,很難有正確的結果,更失去了任何意義,只不過是一場政績表演。
我們常有明明是為了老百姓好,明明是干了好事,老百姓卻不買賬的情況發生,那我們就要反思一下,為什么會是這樣?我們的主意是從老百姓那里來的嗎?老百姓是不是知情?老百姓是不是愿意?大多數老百姓是什么意見?少數困難的老百姓怎么辦?實際上,我們中國的老百姓遠比我們想象的通情達理。如果他們想不通,不買賬,多半責任還在我們自己身上。
老話說得好:“干活不由東,累死也無功”。對于共產黨的干部來說,我們的“東家”就是老百姓。凡是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問題,諸如水價問題、電價問題、出租車票價問題、公交車票價問題、孩子上學問題、看病住院問題等等,都應該去問問他們,聽聽他們怎么說,有什么要求,有什么主意。
北京市政府這樣做了,其他一些地方政府也這樣做了,所以,他們的一些政策得到了百姓的理解,得到了人民的擁護。
聽證會上,北京市水價上漲得到了百姓的批準,這是好事。換一個結果,即使是暫時沒有同意,也不能說就是壞事,我們還是要在自己身上多找找原因,誰讓他們是我們的“東家”呢?
編輯:付鵬
關鍵詞:真實 老百姓 水價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