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銳·評論銳·評論
資產管理業應回歸資產管理本質
近日,中誠信托再爆兌付風險事件,“誠至今開2號計劃”無法按照約定日期兌付。當前我國包括信托計劃在內的資產管理業務兌付風險頻繁發生,這雖然有實體經濟周期波動因素影響,但資產管理業運營不透明、不規范也是重要原因所在。考慮到我國資產管理業務主要以跨市場交易、交叉性運作為主要特征,在實體經濟運行風險加快向金融領域傳導的背景下,強調資產管理業向資產管理本質回歸的重要性日益凸顯。
我國資產管理業已具相當規模。據《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14)》公布的數據,截至2013年末,我國67家信托公司管理的信托計劃規模達10.9萬億元,銀行業理財產品余額9.5萬億元,證券公司資產管理業務受托資金規模達5.2萬億元,基金管理公司已設立的62家子公司資產管理規模達9414億元。在業務規模快速擴張同時,我國資產管理業務運作不透明、剛性兌付、風險不隔離等問題也較為突出,明顯偏離了資產管理“受人之托、代客理財”的本質要求,存在較大的潛在與現實金融風險。
一是業務運作不透明。資產管理業務屬信托行為,在授權范圍內金融機構代客管理與運作資金,并將有關信息及時、清晰、無誤地傳遞給客戶,是其法定義務。以我國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為例,其運作不透明,既沒有在資金募集期明確具體投資范圍,也沒有在隨后產品存續期內進行過任何信息披露。雖然監管當局要求商業銀行為每只理財產品單獨核算,但商業銀行在理財資金來源上采取了“資金池”管理,在理財資金運用上采取了“資產池”運作,使得理財產品與對應資產并不唯一,而理財產品相關財務報表也從未定期、不定期公開披露,投資者無從了解相關業務運作收益及潛在風險。
二是剛性兌付潛規則。剛性兌付是我國資產管理業得以迅速普及和規模急劇擴張的主要支撐。在實務中,商業銀行理財業務存款化,而相當規模的信托公司信托計劃、證券公司資產管理業務、基金子公司資產管理業務與理財業務相對接,成為商業銀行提供表外融資的主要通道,使得剛性兌付成為商業銀行理財業務之外其他類型資產管理業務的“抽屜擔保”。由于資產管理業務運作不透明,風險披露不充分,銷售也存在誤導,完全要求投資者承擔資產管理業務項下的風險,理由似不充分。
三是風險不隔離。風險隔離是資產管理業務內部,以及資產管理與金融機構自營業務之間風險管理的最基本要求。但在實務中,資產管理業務與金融機構自營業務存在利益輸送的可能性較大,甚至還存在侵害投資者利益的行為。與國外資產管理主要投向標準化金融工具不同,我國資產管理業務還承擔了相當規模社會融資的功能,更易遭受實體經濟信用風險沖擊。而資產管理業務又是典型的跨市場交叉性金融工具,具備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傳導特征,一定程度增加了金融市場運作的不穩定性。
加強資產管理業務監管已經成為監管當局的重要議題。2014年5月19日,美國財政部下屬金融穩定監管委員會召開會議,討論是否應當對資產管理類金融機構進行更加嚴格的監管,以及如何監管。近期,中國銀監會對銀行理財業務組織管理體系進行規范,將有助于商業銀行理財回歸資產管理本質。未來,在中央銀行宏觀審慎管理框架下加強金融市場“大資管”監管,統一監管標準,防止監管套利,明確資產管理本質屬性,將是資產管理業務規范管理的必由之路。
編輯:羅韋
關鍵詞:管理 資產 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