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希拉里自傳插手中國內政 臺灣經濟掀起“去大陸化”運動?
不久前,美國前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為了參選下屆美國總統,和其他一些美國政客一樣,靠出“自傳”為自己選戰預熱。在其自傳中,希拉里·克林頓不忘插手中國內政,其隔空向臺灣當局警告:要擺脫臺灣經濟對中國大陸的依賴,否則,臺灣遲早會被大陸經濟統一。
就像一劑興奮劑,島內一些政黨人士,似乎得到尚方寶劍,向臺灣各界呼吁:拒絕大陸資金進入臺灣,臺灣不要再和大陸簽訂經濟合作協議,讓兩岸服貿協議永遠躺在“立法院”。于是,他們誓言要在經濟上掀起一場“去中國化”運動,讓臺灣繞過大陸走向世界。如果這樣的思想僅限于“在野”的民進黨也就罷了,現在問題是,連臺灣當局及其領導也開始接受這一理念。
大陸作為臺灣第一大貿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地,已經成為臺灣走出“悶經濟”的唯一引擎。不過,由于受島內“反中”、“恐陸”思潮影響,一些政黨卻在臺灣所謂“立法院”繼續“杯葛”有關兩岸合作的所有協議。他們要配合島內一些政黨,尤其是最大“在野”的民進黨掀起一場經濟領域“去中國化”運動。
□“臺灣經濟過度依賴大陸”
是個偽命題
經濟發展有其自身規律,很多時候并不能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即便我們很多時候會人為地對經濟政策進行干預,但這樣的干預往往都只能在短期內發揮作用,而從長期看依舊按照經濟本身規律而發展。
2008年以來,尤其是兩岸恢復制度化協商之后,短短6年多時間,兩岸簽署了近21項協議和共識,兩岸民眾在享受和平紅利的同時,也推進了兩岸經濟共同向前發展。但由于2008年那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至今還讓世界經濟復蘇乏力,加上臺灣上個世紀高速發展中留下的產業布局不合理和產業老化缺乏創新活力、臺灣資深市場狹小等因素影響,臺灣經濟近幾年來一直處于不溫不火的“悶經濟”狀態。
然而,由于各種因素影響,大陸經濟成了世界經濟發展和復蘇的引擎。技術更新、結構調整、產業升級等成為近幾年大陸改革的重大戰略。因此盡管大陸沒有了前些年GDP兩位數的速度增長,但7.6%的增長率依舊領漲全球。作為臺灣最大貿易伙伴、最大出口地,大陸經濟增長給臺灣經濟也帶去更多的機遇和市場。但臺灣地區經濟享受大陸經濟發展帶去的紅利同時,卻引起臺灣島內一些政黨和別有用心的政黨人士的抵制和詬病。
于是,“臺灣經濟過度依賴大陸”成為島內一些人要求與大陸經濟畫上一條紅線的理由。
原來這樣的聲音主要在“在野”黨,不過,近期這樣的聲音也出現在了國民黨內。
在月初舉行的由臺“行政院”在“反服貿”運動后召開的“經貿國是會議”,得出了臺灣在經濟上不能太過依賴大陸的結論。“經濟不能太過依賴大陸,儼然已成為朝野難得的共識。其背后所代表的意義,讓人不敢輕視。如果再將最近發生的紛紛擾擾的事件連接起來看,兩岸關系確實已經進入新的形態。”臺灣中華經濟研究院一位專家對此表示憂心,這其實是一個偽命題,經濟上誰依賴誰是市場決定的,這是經濟規律。
□“去大陸化”臺灣就能實現國際化?
在臺當局領導人馬英九看來,加入區域發展,的確可以降低對大陸的依賴,但卻無法不依賴大陸經濟。
而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則頻頻呼吁,要讓臺灣經濟實現國際化,就必須“去大陸化”。
這顯然又是一個偽命題。在蔡英文看來,大陸發展或者陸資去臺對于臺灣來說都具有威脅,她卻忘記了大陸發展和陸資去臺對臺灣同時也是一個機會。蔡英文日前抨擊臺灣當局只專注于兩岸服貿、貨貿協議,卻不思索如何讓臺灣真正突破參與區域經濟整合,與主要貿易對手洽簽自由貿易協議(FTA);她強調臺灣必須同步融入區域經濟整合,更有策略、全方位地推動洽簽FTA。這番論調突顯蔡英文企圖繞開大陸進行國際化的主張。
但蔡英文卻似乎忘了,臺灣要想參與區域經濟整合絕對不可能繞過大陸。因為大陸已經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任何國家,包括美國在內,都不會漠視大陸的意見。“如果臺灣延擱服貿與貨貿協議的進度,試問,大陸會樂見臺灣加速參與其他區域經濟整合嗎?假使大陸采取否定態度,其他國家會舍大陸而遷就臺灣嗎?這些問題的答案顯然都十分清楚。”臺灣一家主流媒體這樣質問。
該媒體發文認為,正因為如此,蔡英文“繞過大陸走向世界”的論調,不只不能使臺灣順利參與區域經濟整合,反而更會增加臺灣加入的難度;民進黨一再杯葛服貿,抵制貨貿的結果,除了削弱臺灣的經濟競爭力之外;更將使臺灣與全球接軌的機會減少。
編輯:于瑋琳
關鍵詞:希拉里自傳 臺灣經濟去大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