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調研 調研
全國政協民宗委:教育,打開脫貧致富的另一扇窗
全國政協民宗委推進烏蒙山片區扶貧開發專題調研報道之三
教育,打開脫貧致富的另一扇窗
在烏蒙山片區大多數人的憧憬中,幸福生活就是“有房住、能看病、有學上、能通水、能通路、能通電”?,F實表明,那里許多人離這個目標仍有一段距離。
“要讓人們從世代相傳的貧窮中走出來,就要讓年青一代去創造一個不同于前輩的光明未來。”調研組組長、全國政協民宗委副主任杜鷹一番發自肺腑的話,代表了委員們的心聲。烏蒙山片區的孩子們能不能有學上、上好學,正是此次調研的重點之一。
在烏蒙山片區調研期間,委員們常常看到,清晨和黃昏,大山里的孩子們穿著破舊的衣服穿梭在學校和村莊之間。山路崎嶇,不美也不神秘,但孩子們一雙雙求知若渴的眼睛,還有嬉笑和打鬧聲,給這片貧瘠的土地增添了幾分生機。
22日上午,調研組在顛簸中繞過一個山口,一所現代化的學校突然映入眼簾———教學樓、綜合樓、學生宿舍樓、食堂一應俱全,墻面上紅色的牛角圖案充滿濃郁的彝族特色,四周高山環繞,給人一種世外桃源的感覺。
“這是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普格縣五道箐鄉中心校,2012年縣里整合教育資源,投入700余萬元新建的一所民族寄宿制學校,全校有15個教學班,879名學生全是彝族。”調研組的到訪讓校長胡正華喜出望外。
調研組了解到,《烏蒙山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規劃(2011-2020年)》實施以來,地方各級黨委、政府積極努力推進農村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加大了農村寄宿制學校宿舍及食堂建設力度,提高了農村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生活費補助標準。在五道箐鄉中心校,困難學生每月可享受寄宿制生活補助170元,基本滿足了學生的日常生活開銷。
學生的住宿條件如何?調研組看到,每間小小的宿舍里擺放著四張上下鋪,上鋪睡一個,下鋪擠兩個。盡管如此,學校目前只能滿足近300名學生寄宿。“不是學生們不愿意,而是床位實在不夠,學校也沒有能力配備生活老師,29名教職工既當爹又當媽。”胡正華面露難色。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在涼山州監察局工作的全國政協委員何吉英專門通過提案反映:全州752所寄宿制學校中,尚有500余所寄宿制學校無食堂和浴室。310286名寄宿制學生中只有218128人享受了生活補貼。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以后,農村學校食堂建設顯得更加滯后。
“不能讓貧窮阻斷孩子們的求學路。”杜鷹表示,寄宿制學??梢允箖瀯萁逃Y源在更大范圍內發揮作用,目前看來,烏蒙山片區寄宿制學校及規模還不能完全滿足民族地區學生入學需求,容易造成學生流失。建議各地因地制宜,擴大寄宿制辦學規模,進一步提高寄宿制學生生活補助標準。
“為什么不在城里教書,偏要留在山里?”全國政協委員潘魯生發現,學校有幾位來自成都的年輕老師。“舍不得這些山里的孩子,如果我們都走了,誰來給他們上課?”其中一位老師話音剛落,委員們不由得發出嘖嘖的贊嘆聲。
師資難,究竟難在何處?調研組發現,一方面,烏蒙山片區條件艱苦,教師待遇較差,外流較多;另一方面,優秀人才引進比較困難,造成一些學校專業教師數量不足,學歷偏低。“教育扶貧,僅僅依靠基礎設施建設等‘硬件’投入還不夠,更需要加大對‘軟件’的投入,應加快建設邊遠地區教師周轉宿舍,提高教師待遇,讓廣大教師留得住、干得好、受尊重。”潘魯生委員說。
全國政協委員王偉認為,應進一步加大對涼山民族地區寄宿制學校的基礎設施的投入力度,取消地方配套資金,規范完善寄宿制學校基礎設施配套建設。
“能不能將涼山民族地區農村小學1-3年級的學生納入寄宿制生活補助范圍,讓民族教育優惠政策惠及更多貧困山區的孩子和民眾。”全國政協委員李玉玲的建議得到調研組的一致認同。
臨走時,學校正舉行升旗儀式,學生們整齊排列在操場上,莊嚴地對著五星紅旗行注目禮、唱國歌。他們一個個皮膚黝黑,卻精神抖擻。委員們向孩子揮了揮手,眼里盡是不舍。“只有加大教育投入,才能阻斷貧困向下一代延續,才能讓山里的孩子跟城里的孩子一樣,享受公平的教育機會。”杜鷹如是說。
編輯:劉愛梅
關鍵詞:學校 學生 寄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