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聚·焦點聚·焦點
林毅夫:將“十三五”增長目標訂在7.0%-7.5%
原標題:中國經濟增長合理目標區間在哪里?
在持續了35年年均9.8%的高速增長后,中國經濟的后發優勢還有多大?相關數據分析和經驗表明,中國從2008年開始應該有20年平均每年8%的增長可能。也就是從2008年開始的20年,中國的年均潛在增長率是8%。要把潛在的增長率變成現實的增長率,既取決于中國自己內部的條件,也決定于外部的國際環境。
從內部條件來說,中國需要按照比較優勢來發展經濟,這樣才能形成競爭優勢,快速累積資本。而在升級到資本更密集產業的過程中,可以發揮后發優勢來降低創新和升級的成本與風險。實現這樣的發展方式要求中國全面深化改革,消除雙軌制遺留下來的各種扭曲以建立有效的市場,同時,在發展過程中政府也要發揮積極有為的作用,克服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時必然會存在的外部性和協調等市場失靈的問題。這也正是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上發揮決定性作用,政府發揮好的作用”的改革目標,若能按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決議在2020年時落實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項措施,將會既有利于中國挖掘后發優勢的增長潛力。
關于明年和未來中國經濟增長目標的確定,也要看其他有利條件是否具備。2008年全球金融經濟危機爆發后,盡管發達國家的央行實施了“非常態干預的貨幣數量寬松政策”,但未能根本解決發達國家的結構性問題。“安倍經濟學”未能奏效;歐洲央行又要步美日后塵,推行購買國債的數量寬松政策;至今,美國盡管就業率有所上升,但勞動參與率持續下降,經濟也尚未出現一般危機之后復蘇期會出現的6%、7%的增長反彈。可以預期,在未來相當長時間里美歐日發達國家的經濟可能會繼續增長乏力,抑制中國出口增長,這會不利于中國實現潛在的增長率。
外需可能不足,中國靠內需來維持中高速增長的條件則相對好。作為中等發達國家,即使現有產業的產能有不少過剩,但產業升級的空間還非常大,可投資的機會多;城市內部基礎設施的完善,也需要大量投資的支持;民生工程、安居工程、環境治理工程等等的投資都具有很大的空間,很高的社會和經濟回報率。在經濟下行時仍有許多好的投資機會是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最大差異之處。
在外部條件相對不好的情況下,中國可以靠投資來啟動經濟,這些投資短期能創造就業,有了就業消費也能增長。
綜合考慮中國有8%的增長潛力和相對好的內需條件,在外需可能相對不足的情況下,中國把明年和在“十三五”期間的增長目標訂在7.0%-7.5%之間較為合適。這樣的增長目標有利于穩定就業、降低金融風險和實現十八大提出的到2020年兩個翻一番的目標。(作者為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 林毅夫)
編輯:付鵬
關鍵詞:全國政協委員 林毅夫 經濟增長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