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人妻中文字幕久久,无码色播在线观看,亚洲成av人无码不卡影片一,澳洲精品不打码在线观看

首頁>國企·民企>銳·評論銳·評論

“強勢美元”開啟全球貨幣新周期

2014年11月03日 13:34 | 作者:張茉楠 | 來源:中國證券報
分享到: 

  持續了六年的美國量化寬松政策正式落下帷幕,隨著“后QE時代”的到來,全球將進入“強勢美元”和貨幣流動性的新周期。

  過去5年,在全球金融危機沖擊下,各國經濟關聯度顯著上升,經濟周期呈現同步化特征。隨著美國股市上漲和房地產復蘇,家庭部門的資產負債表改善加速,財富效應和資產型儲蓄上升持續地提振消費,同時在頁巖氣、新能源為代表的新一輪技術產業化和耐用品制造業帶動下,美國經濟產出恢復至危機前水平。全球貨幣寬松周期趨于結束,這勢必對全球經濟、金融市場以及國際資本流動格局產生深遠影響。

  QE退出將開啟美元新一輪上升周期。在發達經濟體內部,G3會較大分化。除了美國之外,預計日本將在2015年上半年之前繼續維持寬松的貨幣政策,以緩解消費稅增加所帶來的壓力。今年4月,日本央行曾許下貨幣基數在2014年末翻一番的承諾,因此很有可能在明年進一步將每月購債規模擴大30%-40%。

  2015年之前歐洲央行和英國央行不會加息。歐洲央行仍有可能進一步放寬貨幣政策,如果歐元區經濟復蘇符合預期,歐洲央行出于對低通脹率的擔憂,仍有可能調低再融資利率。如果經濟表現不佳,預計歐洲央行很可能考慮采取負利率和資產購買計劃,可見明年全球主要央行貨幣政策的差異性將會助推美元走強。特別是如果參考美國貨幣政策周期與美元周期的關系,美元強勢周期可能會持續6-8年左右。

  全球貨幣金融環境和資金流向將呈現“雙向變動”。一方面,全球流向新興經濟體的資本將減少,甚至回流。國際金融協會(IIF)預計,2014年從新興市場流出的跨境資本料將增至1萬億美元,并將2014年流入新興市場資本規模從2013年的1.145萬億美元下調至1.112萬億美元,為2009年以來最低。從長期來看,新興經濟體之間對資金的競爭將有所加劇,這與過去競爭基本發生于新興市場和發達國家之間不同。

  另一方面,新興經濟體流向美國等發達經濟體的儲蓄資金也將減少。如果我們把全球資金結構做個劃分,可以用“核心+夾心+外圍”來表示,核心是美國,夾心是日本、歐洲,外圍新興經濟體。過去,核心大量消費、外圍大量制造、夾心扮演資金放貸。但未來這一切必將發生重大改變,美國正在改變消費驅動,而轉向“實體再造”,全球資金正在回流美國,特別是隨著各國啟動經濟再平衡戰略將遏制全球儲蓄增長,新興經濟體儲蓄資金大規模流向美國等發達國家的流量將放緩。

  這將逐步改變全球利率水平與結構。由于美國國債市場是全球最大也是最活躍的債券市場,各類投資者包括共同基金、銀行、保險公司、養老基金、外國政府及個人投資者等都配置美國國債。而美國國債一向被視為全球無風險債券,其收益率為無風險利率,因此成為全球金融市場的資產價格風險標和定價基礎。全球利率上升會引發新一輪資產拋售的高潮。

  此外,貨幣新周期對新興經濟體尾部風險沖擊更大。從全球各國經濟危機的歷史經驗看,全球外圍國家爆發經濟危機與美元流動性漲落周期息息相關。如1979-1985年美元走強期間,爆發拉美債務危機;1995-2002年美元走強期間,觸發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1998年的俄羅斯金融危機;1999年的巴西金融危機;2001年的阿根廷金融危機。自“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以來,美元每次升值都使新興市場遭到金融危機重創。預計美聯儲量化寬松政策退出時,經濟和金融脆弱性高的國家將首當其沖。

  令全球金融格局變得更為復雜的是主要經濟體貨幣分化,與美國的“退”形成鮮明對照的是歐洲和日本的“進”。歐洲、日本經濟長期低迷決定了這兩大經濟體勢必將量化進行到底。日前,日本央行宣布擴大QE規模,并可能明年進一步將每月購債規模擴大30%-40%。歐洲央行為擺脫債務通縮狀況,也可能實施LTRO(長期再融資計劃)、SMP(證券購買計劃)等“歐洲版QE”。

  全球經濟金融將由此呈現出新的格局和結構性特點。一是全球經濟復蘇進程將在長期內呈現不穩定與不平衡的特征。二是國際金融市場的劇烈動蕩已成常態化。三是發達國家貨幣政策的大分化走勢將會助推美元走強。特別是如果參考美國貨幣政策周期與美元周期的關系,美元強勢周期可能會持續4-5年左右,美元在相當長時期內還是全球追逐的安全資產。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中國將面臨前所未有的內外挑戰。美國量化政策結束與中國去杠桿化以及利率市場化進程加速疊加,可能將意味著中國已經進入一個“結構性偏緊”的常態化貨幣新環境,國內利率水平持續上升將是不可避免的大趨勢。這將對國內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造成較大的負面壓力,未來幾年對于中國可能是一個重要的風險時間窗口。

  鑒于美元在決定全球流動性方面的核心作用,中美利差匯差縮小可能進一步導致資本外流。預計未來一段時期內,外匯占款中樞下降勢必導致中國“資金池”水位隨之下降。這意味著一直以來外匯渠道蓄水功能正在轉變為漏損功能,這將改變中國貨幣創造的主渠道,進而加劇人民幣貶值壓力和中國宏觀經濟增速下行壓力。

 

 

編輯:羅韋

關鍵詞:全球貨幣新周期 后QE時代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