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以鄉愁紐帶凝聚各方力量共建我們的家鄉
要建設廣大農村,僅靠農村留守的老人、婦女、兒童不行,僅靠有限回流的農村勞動力也不行,必須吸引和凝聚各方人士,形成推動農村更快發展的合力
“要以鄉情鄉愁為紐帶,吸引和凝聚各方人士支持家鄉建設,傳承鄉村文明。”2015年中央“一號文件”的這段表述,讓充滿人文情懷的“鄉愁”再次成為治國理政的熱詞,對于凝聚各方力量直面“三農”新挑戰,破解“三農”新困局,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改革開放以來,外向型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心城市的財富效應、沿海地區的就業機會,形成了強大的“虹吸效應”,吸引著廣大勞動力向城市積聚。在人口紅利的作用下,城市得到快速發展,而廣大農村的“空心化”現象卻日益顯現。曾經生機勃勃的農村,如今很多地方只剩下婦女、兒童、老人留守,發展乏力。當我們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后回首,才猛然發現生養我們的廣大農村,大多還“濤聲依舊”,曾讓我們魂牽夢繞的原鄉,幾乎成為回不去的“夢里老家”。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我們要實現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不能沒有農村的小康;黨團結帶領人民群眾所追求的人民幸福,當然是包括農民在內的所有中國人民的幸福。當前,我國還有14個連片貧困地區、12.9萬個貧困村、2億左右的貧困人口。這一現實,成為橫亙在全國人民共同富裕前進道路上最大的“攔路虎”,也是實現全面小康最為艱巨繁重的“硬骨頭”。把關心農村發展的所有力量都聚攏起來,在接下來的五六年時間里,加快農村發展,是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緊迫需要。
近些年來,城鎮化浪潮在全國極為迅猛,新型城鎮化也成了國家的一項重要戰略,但“農村怎么辦”仍然是一個無法回避的課題。盡管如西方哲人所言,“人們聚集到城市是為了更好地生活”,但對于具有十多億人口的中國而言,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我們不可能都居住在城市中。不僅是因為我們的城市容納不下這么多的人口,還因為并非所有人都愿意一直居住在城市。專家估計,我們的城鎮化發展到相對成熟和穩定的狀態,仍會有四五億人生活在農村。農村,依然會是我們不可舍棄的生活家園和精神家園。
“以鄉情鄉愁為紐帶,吸引和凝聚各方人士支持家鄉建設”,這一充滿溫情的表述,體現出黨中央對于誰來建設農村、如何建設農村的深謀遠慮,體現出黨中央著眼于中國國情的實事求是態度。農村絕不只是一個簡單的物質意義上的空間場所,同時也是眾多中國人遠行的動力源泉。“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無論身處何方,生于斯長于斯的農村,仍是我們心中不滅的思念;即便生在城市,農村也依然是我們教育下一代“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底氣所在。
工業反哺農業,我們可以從農業稅收的減免、扶持農村發展等政策傾斜上看到;城市攜手農村,我們可以從農村直供城市超市的新鮮蔬菜中窺見。要建設廣大農村,僅靠農村留守的老人、婦女、兒童不行,僅靠有限回流的農村勞動力也不行,必須“吸引和凝聚各方人士支持家鄉建設”,才能形成推動農村更快發展的合力。
“以鄉情鄉愁為紐帶,吸引和凝聚各方人士支持家鄉建設”,是一種發展的設想,更是一種良知的召喚。現在很多居住在城里的人,不少都是從農村走出來的,喝著農村的山泉水長大,受著村民的愛護而成才。面對發展滯后甚至依然貧苦的農村,支持家鄉建設,力所能及地出一分力,是知恩圖報這一傳統文化精神的要求和體現。
支持家鄉建設不僅是一種倡導,更應成為一種自覺。每個人都有家鄉,家鄉歷史文化的發掘與傳承,家鄉經濟發展的牽線搭橋,家鄉風景的一次重逢,甚至自覺去市場消費一點家鄉的物產,每個人都可以為家鄉的發展做些什么。當然,要把農村建設好、發展好,也需要各級政府創造良好的條件,如此才能讓鄉情鄉愁成為凝聚各方力量的紐帶。當我們心手相牽,每個人的力量聚沙成塔,我們心中的鄉愁,必將化為強大而持久的動力,換來廣大農村的更快發展,并惠及我們每一個人。
編輯:水靈
關鍵詞:鄉愁 農村 鄉村文明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