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梁家河牽掛”蘊含的時代課題
干部“不忘本”,追問的是權力的倫理:公權姓公、公權為民;“不忘貧”,昭示的是發展的倫理:不因樣板忘記短板,不讓“平均數”掩蓋“大多數”,讓人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夢想成真的機會
“幾回回夢里回延安”,對共產黨人來說,寶塔山、延河水總是心靈深處最為神圣的風景。日前,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陜西考察調研,第一站,去的是當年插隊的延安市延川縣梁家河村。帶著家人看鄉親,濃濃的陜北鄉音,隨和的交流,細致的關心,一幕幕場景所匯聚的情感暖流,在人們回家過年、親人紛紛團聚的時刻,具有激蕩人心的力量。
總書記在梁家河的深情感言中,有一句話打動了很多人:當年,我人走了,但我把心留在了這里。“此心安處是吾鄉”,不管走多遠,也不論闊別多久,有一種牽掛總能穿越千山萬水。
十五六歲來到黃土地時的迷惘、彷徨,22歲離開黃土地時的堅定自信,梁家河歲月見證著感情的培養、意志的磨練、信念的樹立。正是在這里,群眾眼里“能吃苦、干實事、好讀書的好后生”,扣好了人生的第一粒扣子,開始了“為人民做實事”的遠行。這是情之所系,更是志之所立。
“東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紅旗手中的書”,某種意義上,“梁家河”象征著一代人共同的成長歷程。當年那些血氣方剛的后生們,在黃土地、黑土地、紅土地的摸爬滾打中,在揮汗耕作、挑燈夜讀的艱辛日子里,了解了現實,親近了人民,堅定了理想。個人的成長軌跡,蘊含著深刻的政治命題。正如那首《父老鄉親》唱的,“樹高千尺也忘不了根”,共產黨人的根與本,就深植于人民群眾之中。
去年,在福建古田,習近平總書記給大家留下一道思考題:我們當初是從哪里出發的、為什么出發的。不管是領導干部的從政之路,還是執政黨的發展歷程,都伴隨著關于本源的思考、指向初心的拷問。回到梁家河,叫出小名的親切呼喚,并肩坐在土炕上的噓寒問暖,不僅讓人們感受到深厚的情義,也看到了共產黨人不變的本色——“深入基層不放松,立根原在群眾中”。
陳毅同志說:第一想到不忘本,來自人民莫作惡。現實中,一些干部隨著職位升遷,官氣越來越重,架子越來越大,態度越來越冷漠,結果是官越做越大,離群眾卻越來越遠。至于那些“替誰說話”的謬論、“朝上看”的定勢、與民爭利的行為,更是錯亂了“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壘起了一堵堵無形的墻。正因為如此,近年來,從不封路、不清場的細節改變,到反“四風”、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都是為了拆除心墻、補足鈣質,讓廣大黨員干部激活“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政治基因。干部“不忘本”,追問的是權力的倫理:公權姓公、公權為民。擰緊思想“總開關”,“心中有民”是至為重要的一環,把群眾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干部才能分清公與私、明確權與責,做到按本色做人、按角色辦事。
造福立根群眾,最終是為了造福群眾,尤其要看能不能啃下那些造福民生的硬骨頭。梁家河村曾經“種一帽窟窿,收一鞋窟窿”,在中央幫扶、干部群眾努力下,鄉親們的日子越來越紅火。從發展的視角看,梁家河村既是農村地區,又屬于革命老區,土地貧瘠、條件較差,當地的脫貧致富過程很有代表性。“梁家河”不只是一個地理名詞,它牽動著重大的發展課題。梳理兩年多來總書記考察的足跡,一個重要脈絡就是不斷深入農村和貧困地區,從太行深處,到以“苦瘠甲天下”聞名的甘肅定西,從湘西山區到云南魯甸地震災區。這些地方的情況千差萬別,但普遍面臨著扶貧開發的重任。
“不忘貧”的背后,是“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的發展謀劃,是“決不能讓困難地區和困難群眾掉隊”的公平追求,是“讓農村貧困人口、城市困難群眾等所有需要幫助的人們心靈充滿溫暖”的民本情懷。這種牽掛,昭示的是一種發展倫理:不因樣板忘記短板,不為光鮮忽視底線,不讓“平均數”掩蓋“大多數”,讓人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夢想成真的機會。把心安于此、把勁用于此,干部就有了思想的定力、前行的動力。
編輯:水靈
關鍵詞:梁家河 牽掛 時代課題 不忘本 陳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