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深·觀察深·觀察
頂層設計正制定
能源互聯網將開啟萬億市場空間
“互聯網+傳統行業”的發展模式已在各領域持續發酵,就能源互聯網來說,能源與互聯網的結合遠非只是技術的引進,未來推動能源行業發展的動力更多的是來自于互聯網思維與模式在能源行業中的疊加。
隨著“互聯網+”的升溫以及新電改的逐步深入,能源互聯網正在成為一個新熱點,不僅諸多上市公司在圍繞“能源互聯網+”謀篇布局,而且阿里巴巴、騰訊、百度等互聯網巨頭也在謀劃自己的“能源互聯網+”戰略。
在4月29日舉行的“互聯網+中國峰會”上,騰訊董事會主席兼CEO馬化騰發表了自己的“能源互聯網+”觀點:互聯網本身是一個技術工具、是一種傳輸管道,“互聯網+”則是一種能力,而產生這種能力的能源是因為“+”而激活的信息能源。
馬化騰進一步說明,哪個領域哪個行業能率先正確運用互聯網,也就是率先實現了“互聯網+”,就能搶得這輪產業革命的先機,迸發出巨大的創新創造能力。
事實上,以騰訊、阿里巴巴和百度為代表的互聯網巨頭已經開始布局能源互聯網。阿里巴巴已經從數據和系統切入,旗下阿里云宣布與華為在逆變器上的競爭對手陽光電源合作,共同發布“智慧光伏云”,計劃將數十萬臺的太陽能電站接入阿里云,據悉騰訊也正在積極尋找和能源企業的合作機會,而4月中旬國家能源局召開的能源互聯網工作會議上,百度也受邀參加。這個會議透露出的一個重要內容是,國家能源互聯網行動計劃即將制定,力爭三個月左右完成,同時將成立中國能源互聯網聯盟,包括大型發電集團、電網公司、互聯網企業及研發機構、新能源車企和高校等都將參與該聯盟。這是在國家層面首次提出能源互聯網的頂層設計,意在促進需求方積極響應和清潔能源高效利用。
萬億市場空間開啟
隨著國家提出“互聯網+”戰略,互聯網與傳統工業結合,以提升傳統行業的效率,形成新經濟新業態逐漸成為主流思路,而新一輪電改方案的發布,更是激起了業界對于能源互聯網的期待。
“能源互聯網是大勢所趨,當代全球競爭已經從傳統領域轉向了包括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生物科技等新經濟領域,能源互聯網是信息科技、新材料、新能源技術的集合體,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牽涉全局、影響深遠。”在近日召開的“能源互聯網產業化”會議上,中國經濟研究院院長白津夫表示,當前,主要發達國家圍繞替代化石能源的目標,加快能源互聯網布局,搶占未來競爭的制高點,我們也必須認清方向,堅定信心,加快戰略推進。
國家能源局原副局長吳吟在近期召開的一次會議上表示,能源互聯網更深層內涵是將各種一次能源,特別是可再生能源轉化成二次能源電力,通過分布式采集和使用的交互形式,結合互聯網平臺技術,實現公眾實時的能源互聯和共享。
吳吟指出,能源互聯網得以實現的一個根本是各種能源利用形式的有效互聯,除了目前占主導地位的電力之外,未來包括熱力、冷源或者天然氣等均將納入到能源傳輸的“大網”之中。
對能源互聯網,業內的普遍看法是,能源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基礎行業,“能源互聯網+”的全面推進,帶來的不僅是清潔能源高效利用,還將促使傳統能源產業轉型升級。
安信證券近日發布的一份研報分析:目前我國用戶端電力銷售的金額大約2.5萬億元,加上建設投資,可以估計能源互聯網的市場至少在5萬億元以上。能源互聯網的商業機會在電力調配、交易市場和微電網為中心的網絡中傳遞,包括能源產品交易、能源資產服務、能源增值服務、設備與解決方案的電子商務等,重點在尋找能源互聯網的平臺和入口,包括工業和建筑需求側管理、家庭能源管理、智慧風場、光伏電站和充電樁等。
眾多券商在研報中指出,能源互聯網將重構現有的能源交易體系,激發分布式能源大發展,帶動電力儲能市場爆發式發展,大幅提升能源的生產及使用效率,實現能源消費量交易的融合。
事實上,能源互聯網在歐美多個國家已經“開花結果”。以德國為例,德國近年來推出E-Energy計劃,投資1.4億歐元,利用4年時間使得整個能源供應系統實現全面的數字化聯網,以及計算機控制和監測。通過這種方式,目前德國1000多家電力公司中,其可再生能源發電在整體能源消費量中占比達到25%。這一數字高出中國一倍多
“相比智能電網,能源互聯網含義更廣泛,其投資空間遠比智能電網廣闊。智能電網對于分布式發電的消納能力限制于局部,而能源互聯網通過大電網與微電網的技術融合,使得分布式發電的消納范圍大大擴大。這對于當前受制于電網安全性顧慮而裹足不前的風電、光伏和天然氣等分布式能源有望在能源互聯網時代實現質的飛躍。”國網能源研究院首席專家馮慶東認為。
變革能源利用方式
事實上,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不少企業已提早布局能源互聯網業務。
“‘能源互聯網+’是大勢所趨,要用互聯網思維認知能源互聯網,用能源互聯網引領經濟轉型發展,綠色化發展。”白津夫認為,中國經濟轉型,從根本上說不僅要接受其作為工具,更要將互聯網思想融入經濟轉型各個方面。中國能源互聯網產業化的過程,就是用新的制造和信息技術,用新的企業和組織文化,改革舊的經濟體系的過程。
“‘互聯網+傳統行業’的發展模式已在各領域持續發酵,就能源互聯網來說,能源與互聯網的結合遠非只是技術的引進,未來推動能源行業發展的動力更多的是來自于互聯網思維與模式在能源行業中的疊加。”國泰君安證券研究員宋嘉吉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宋嘉吉認為,很多人認為能源互聯網只是個概念,本質就是新能源發電和售電,但我們認為能源互聯網絕不只是概念,不僅僅是新能源發電和售電,而且未來空間巨大。
“簡單說,能源互聯網通過物聯網、云計算和大數據技術能夠幫助用電企業大幅節省用電開支和維護人力成本,并能做到用電事故的事前預警而不是事后補救。同時,能源、數據和資金三合一平臺使得能源互聯網不僅能實現能源的交換,還能實現用電大數據的深度挖掘,幫助發電廠合理安排生產、電網建設必要的輸配電網、政府部門制定科學的碳排放指標,能源互聯網還能將互聯網金融引入到微網內實現電力供應方和使用方之間的資金結算。”宋嘉吉表示。
有業內專家表示,隨著互聯網技術在能源領域的滲透,已經出現了基于大數據、云計算的智能風電、光伏綜合服務商等新業態;可再生能源B2C商務平臺也顯現出來。而隨著新業態的逐步完善及盈利模式的進一步清晰,未來將吸引更多的企業在電力系統各環節引入互聯網技術、模式,為互聯網與能源在各環節的全面結合提供先決條件。整個能源行業的未來也將被能源互聯網所改變。
編輯:羅韋
關鍵詞:互聯網 電網 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