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社會服務 社會服務
追憶抗戰歷史 凝聚民族情感
民革云南省委會組團赴臺參訪
原標題:追憶抗戰歷史 凝聚民族情感——民革云南省委會組團赴臺參訪
“忘記歷史,意味著背叛。中華民族曾經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做出了巨大的犧牲和貢獻,付出了鮮血和生命的代價……在滇西緬北戰場,中華各族兒女,在滇西這塊土地上,第一次把日本人趕出了自己的國土,也拉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最后勝利的序幕……這是中華民族共同的歷史,不僅是大陸人民,臺灣人民,港澳同胞,以及海外的華人華僑,我們應該團結起來,大力宣傳我們為歷史、為世界和平作出的杰出貢獻。”民革云南省委會副主委李興華在臺北“兩岸抗戰歷史文化交流座談會”的激情發言,引起了與會兩岸同胞的共鳴。
李興華(中)在座談會上發言
按照工作部署,4月25日至5月1日,由李興華帶隊,民革云南省委會組團赴臺,在臺灣相關團體的大力支持協助下,開展了為期7天的參訪調研工作。
訪臺期間,參訪團以抗戰歷史文化為載體,以促進兩岸文化交流、加深兩岸親情溝通為目的,先后在臺北、高雄等地開展了各種形式的交流、聯誼活動。這是繼去年赴臺采訪臺灣健在抗戰老兵、調研臺灣各族人民抗戰歷史遺跡工作后,民革省委會開展的又一次具有特色的對臺交流工作。
參訪團成員與臺灣云南同鄉合影留念
4月25日,民革云南省委會參訪團一行在桃園與桃園、南投云南同鄉會進行餐會交流。“各位老鄉,大家好,歡迎你們。”桃園市云南同鄉會總干事蔡建峰一口標準的云南臨滄方言跟大家問候,各位云南同鄉們至今鄉音未改,現場的氣氛一下子就活躍起來。這天恰逢舉辦“米干節”,活動現場熱鬧非凡,臺灣云南人熱愛故鄉,他們把“火把節”、“潑水節”、“米干節”等民族傳統節日辦到臺灣,讓第二代、第三代的臺灣云南兒女感受故鄉的熱情豪放。在交流的過程中,雙方互動頻繁,大家唱起了旋律優美的云南民歌,切身感受到“親情難隔、血脈相連、血濃于水”的真正涵義。
參訪團為云南同鄉帶來了來自家鄉的蠟染畫
4月27日、29日,在高雄、臺北分別舉辦了兩場“兩岸抗戰歷史文化交流座談會”,參訪團團長李興華介紹了民革云南省委會為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所開展的相關工作,包括籌拍抗戰老兵口述歷史30集大型紀錄片《浩氣滿乾坤》,兩岸抗戰歷史遺址遺跡調研等,同時介紹了民革省委會開展的臺胞法律咨詢服務工作,這些工作得到了與會臺胞的認可。
參訪團與參加座談會臺灣同胞合影留念
“若從1895年算起到1945年那便是50年抗戰歷史;若說從同治11年算起便是73年抗戰歷史,這是非常難得的經歷,臺灣人民為了守住這片國土與民族感情,付出了鮮血和生命。”
“兩岸人民在這段歷史做出貢獻是我們共同的經歷,不論是大陸或是臺灣,在這70周年的時期應該去紀念它,也是凝聚血源關系中非常重要的感情。”
“不論是老兵或其子女都應該在70周年的時候站出來參加紀念日!抗戰勝利我們廢除了不平等條約,也收復了過去喪失的土地,也才有今日臺灣的光復。中國在聯合國成立之初是創始會員國與常任理事國,抗戰勝利后中國更是世界五強之一。這是中華民族光榮的時刻,沒有抗戰勝利就沒有今天!”
“中華民族抗戰勝利70周年是一個光榮的日子。我們的足跡遍布臺北、臺中、南投、新竹、苗栗、基隆、新竹、高雄等地,我們現在做的工作就是用“實證”來證明抗戰歷史,這是整個中華民族共同的歷史。”
“我們要通過更加深入、扎實的工作,讓廣大青年重新找回自己的民族情感,并在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過程中展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座談會氣氛熱烈,與會兩岸同胞爭先發言,大家紛紛表示,銘記歷史不是要記住仇恨,而是希望借此喚起國人對國家危亡的記憶和對和平的追求,懂得中華民族團結一心、共拒外辱的重要意義,并表示,兩岸統一是大方向、大趨勢,不可回避、不能放棄。只有兩岸人民團結起來,才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李興華采訪臺灣新同盟會會長許歷農
此次參訪團在去年的基礎上,繼續對臺灣人民抗戰遺址遺跡進行補充調研,采集了關于北埔天水堂姜紹祖故居、臺北蔣渭水遺跡、高雄旗后炮臺、臺南億載金城、安平古堡等抗戰歷史遺跡的大量資料和圖片。同時,在行程的最后一天,如約完成了對臺灣新同盟會會長許歷農的采訪。
參訪團在調研過程中認真參觀
習近平總書記在接見中國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時指出,中華文化是兩岸同胞共同的精神財富,也是兩岸同胞血脈相連的精神紐帶。兩岸同胞要加強文化交流,發揮各自優勢,共同傳承中華文化優秀傳統,建設共同精神家園,實現心靈契合。民革云南省委會此次參訪,以抗戰歷史文化交流為橋梁,以愛國主義民族情感為紐帶,發揮優勢,開辟了對臺工作新的途徑,為今后加強兩岸互訪交流、做好工作積累了寶貴經驗。(文/徐燕妮 圖/楊洋)
編輯:孫莉姍
關鍵詞:民革 云南省 參訪 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