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今日要論今日要論
“秋老難逃一背紅”
原標題:人民日報人民論壇:“秋老難逃一背紅”
“水清詎免雙螯黑,秋老難逃一背紅。”宋人的《詠蟹》,借螃蟹雙螯“既黑且長”,最終卻難逃“一背紅”的下場,說明了貪橫必敗、法網難逃的道理。
道雖不遠人,理卻不加身。現實中,一些人偏偏就有“能逃一背紅”的自信。他們或自恃能干,敢為別人所不敢為;或使出偽裝術,不守規矩卻大講忠誠、瘋狂斂財卻大唱廉潔、私心膨脹卻大談正直;或實施障眼法,不吃窩邊草、以嚴苛為清廉。揀親戚舊衣服穿的金榮中、襪子經常有大窟窿的明九斤、一日三餐稀飯饅頭的祁崇岳、穿著草鞋下基層的張宗海、表面規矩清廉的沈廣……為政期間,他們曾一度借助偽裝,給人精明能干、艱苦樸素的“好印象”。及至面具揭開、案發落馬之時,他們才幡然悔悟:再精妙的假面具也藏不住丑嘴臉,再高調的“好名聲”也護不了惡罪行。
善借鬼狐之事諷人的《閱微草堂筆記》,曾描述過這樣一類黠鬼,他們“善藏其用,善遁于虛,善留其不盡”,人不知、無人劾治,故為祟而不以為祟。這樣的黠鬼,卻沒有最后不露餡的。事實證明,以利相交,利盡則散;以權相交,權盡則棄。那些所謂牢不可破的“攻守同盟”,往往只是一捅即破的窗戶紙;那些自認為高明保險的“隱身術”,也不過是掩耳盜鈴的愚笨行為。
一位落馬官員在懺悔書中寫道:“總覺得偶爾犯上一次無關緊要,要是一直敬法畏法,禍患就不會及身了。”僥幸心理換不來安全感,電線敢觸碰、紅線敢逾越,又豈能不栽跟頭?有一個現象深刻闡明了這個道理:深溝峭壁,不僅普通人不敢去,動物也會怵三分,因為知道去了以后有跌落喪命的危險。如果人人都堅信貪橫必敗、法網難逃,就不會在錯誤的道路上越滑越遠、越陷越深。
俗話說,知止則不殆。李畬是唐代監察御史,一次,差役送俸米到家,李母令人按照標準過數,結果多出三石。差役解釋說,御史的俸米出庫時,一向不將高出斗口的部分刮平。李母對這種損公益私的“御史例”有些生氣,不僅歸還了多出的俸米,還責備了兒子。為此,李畬上奏參劾了發放俸米的倉官,并自請罪責。李畬的“知止”,既終止了自己的錯誤,也驚醒了御史群里的“夢中人”。
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唯行而不返。今天,依法治國已按下“快進鍵”。隨著掃塵除垢的力度不斷加大,黨員干部敢于講清楚、勇于說明白、悚然自止者也越來越多。當透明人不當兩面人,重拾公仆本色,也不啻為黨性仍在、規矩能守的體現。如此,對干部個人是幸事,對黨和國家事業也是好事。
為政者“平安落地”,最可靠的憑借就是一身干干凈凈,一生堂堂正正。須知,天地無心,視聽在民。如果繼續玩弄伎倆,欺騙組織、蒙蔽群眾,不收手、不收斂,就難逃“一背紅”的結局,為政者當有此警醒。
《人民日報 》( 2015年05月29日 04 版)
編輯:水靈
關鍵詞:秋老 難逃 一背紅 螃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