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人妻中文字幕久久,无码色播在线观看,亚洲成av人无码不卡影片一,澳洲精品不打码在线观看

首頁>政聲·政情>觀察 觀察

截至去年底中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已達2.12億

2015年06月12日 09:11 | 作者:寇江澤 | 來源:人民日報
分享到: 

  原標題:截至去年底中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已達2.12億

1

 

 

  我國人口結構正在發生新變化。老年人口迅速增加,中國已邁入老齡化社會。人口遷移規模加大,一些地方出現了人口凈減少。80后、90后漸成就業主力,但數量卻持續下降。這些人口新變化會對經濟社會發展產生哪些影響?未來消費會持續下降嗎?勞動力會供不應求嗎?社會活力會降低嗎?本報將持續關注這些問題。

  —編 者

  6月1日不幸沉沒的“東方之星”客船上,400多名乘客中多數為老年旅游團成員。5月25日河南魯山縣一家養老院發生火災,造成38位老人死亡。老年人接連遭遇不幸,再度引起人們對中國日益顯著的人口老齡化問題的關注。

  截至2014年底,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已經達到2.12億,占總人口的15.5%。據預測,本世紀中葉老年人口數量將達到峰值,超過4億。

  老人多了,人口結構改變

  —本世紀中葉老年人口將超4億,每3人中就會有一個老年人

  自打上大學后,劉源就離開了福建龍巖老家,如今他在北京已經工作兩三個年頭。“我姐姐和我的情況一樣,我們兩個人都在北京工作,平時工作很忙。”劉源說。盡管如此,劉源仍是經常給家里打電話。“父母都退休在老家,放心不下,我們還沒有條件把父母接到北京來。我又沒法回家,只能隔三差五給他們打打電話,和他們聊聊天,給他們解解悶。”

  常年在外務工的農民工楊波,也面臨類似的情況,“我和老婆在天津這邊打工,孩子在山西農村老家由父母照顧著。天津離家比較遠,回去一次又貴又麻煩,所以一年我和老婆也就回去一兩趟,平時會給家里寄一些生活費。父母現在身子骨都還硬朗,孩子放在家里也放心。”楊波告訴記者。

  劉源、楊波的狀況,與很多家庭類似。截至2014年底,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已經達到2.12億,占總人口的15.5%。根據國家衛生計生委近日發布的《中國家庭發展報告2015》,“空巢”老人,也就是子女離家后的老年人,占到老年人總數的一半,劉源的父母就屬于這樣的情況。

  “我國人口老齡化正處在加速發展時期,老年人口規模日益增加。據預測,本世紀中葉老年人口數量將達到峰值,超過4億,屆時每3人中就會有一個老年人。”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教授宋健說。

  衛計委家庭發展司有關負責人表示:“我國人口老齡化發展呈現這么幾個特點:老年人口增長快、規模大;高齡、失能老人增長快,社會負擔重;農村老齡問題突出;老年人家庭空巢化、獨居化加速。”

  人口老齡化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它是指在一個國家或地區因出生率下降、預期壽命延長等原因而使老年人口在總人口中的比重上升的特定社會發展過程。根據聯合國定義,當一個國家或地區60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超過10%,或65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超過7%時,通常認為這個國家進入老齡化。

  宋健表示,人口老齡化是人口轉變和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一方面,死亡率的持續穩定下降和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使大多數人能夠存活到老年甚至是高齡;另一方面,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和人們生育觀念的改變,使生育率不斷下降。這兩個因素均有助于提高老年人口在總人口中的比例,即促進人口老齡化。

  “目前老年人口數量的不斷增加與中國人口的發展特點有關。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高生育率時期出生的大量人口到21世紀正在陸續進入老年階段,成為現在和未來幾十年的老年人口主力。” 宋健說。

  老齡化,我國面臨更嚴峻挑戰

  —人口老齡化快速發展的背景,是經濟轉型和城鎮化

  “從國際經驗看,人口老齡化會對經濟增長、社會發展產生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宋健說,患病和生活不能自理的比例,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增加,老年人尤其是高齡老人的特殊生理和醫療需求,會加大醫療支出,加重家庭養老負擔和社會保障體系的負擔。

  此外,人口老齡化改變了代際利益分配格局,會加劇代際沖突和社會矛盾,也會引發老年人的權益受損。人口老齡化通過影響資本積累、勞動力供給及技術進步對經濟增長產生負面影響。在養老服務業、旅游業、老年教育業及社會管理等領域,若加以適當的引導利用,會產生正面影響,推動其發展和創新。

  “我國人口老齡化快速發展的背景,是經濟轉型和城鎮化,因而面臨著更嚴峻的挑戰。” 宋健說,一方面,經濟轉型使單位制解體,曾經的“單位人”變為“社會人”,養老資源更多依賴家庭成員和政府,對于在單位工作了一輩子的老年人而言,會有明顯的失落感和被遺棄感。經濟轉型同時加大了年輕人的就業競爭和工作壓力,工作和家庭兼顧已屬不易,更不用說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照顧老人。甚至有些年輕人經濟拮據,不得已需要“啃老”生存,更是顛倒了正常的代際經濟流動方向。

  另一方面,城鎮化使大量農村勞動力流往城市,農村老年人更多“留守”家鄉,不僅失去了子女的陪伴和照料,而且還要承擔起繁重的農業和家務勞動,甚至需要同時成為孫輩的監護者和照料者。在社會保障體系尚未完善的背景下,養老、照料、醫療等資源的不足使農村老齡問題更為突出,特別是養老保障和醫療問題亟待解決,貧困農村地區情況更加嚴重。

  衛計委家庭發展司有關負責人表示:“家庭仍然是老年人生活的主要環境,家庭養老依然是老年人生活安排的主要形式。但在我國的老年人社會政策體系中,缺乏對有老年人的家庭的支持,更缺乏直接為老年人和贍養老年人的家庭成員提供支持的政策。”

  人口老齡化不等于社會老化

  —發展社會養老、支持家庭養老,同步改善老齡人口的資產結構

  “現在我爸媽身子骨還好,能照顧自己。再過些年,各種病會慢慢找過來。我想把他們接來北京住。”劉源說,父母也有他們的想法,他們不想來北京,希望去養老院。現在,公立養老院一床難求,難進得很;私立養老院的價格又高得離譜,不知道以后會是什么樣子,希望國家在養老服務、社會保障這方面能夠加大投入。

  “最近,老家鎮子上建了一家養老院,村里不少老人都住進去了,聽人說,那里設施很齊全,廚房餐廳、棋牌室,這些都有,老人的生活能得到保障。”楊波告訴記者,以后父母如果愿意的話,也讓他們住進去,如果不愿意的話,我就和老婆回去照顧他們。

  “就目前的社會條件而言,政府不僅需要大力發展機構養老等社會養老方式,來補充家庭養老的不足,更要注重對家庭養老的直接支持,通過提高家庭發展能力的政策安排來加強家庭的養老功能。” 衛計委家庭發展司有關負責人說。

  “首先應從全生命周期的角度,采用積極老齡化戰略,在全社會增強人們對于老齡化的認識。”宋健說,每個個體有責任有必要在年輕時積累健康、人脈、資源和財富,以應對老年時的物質和精神需求;每個老年人要積極參與家庭和社會生活,保持樂觀健康心態。其次,應制定有利的稅收、住房、照護等相關政策,保障家庭成員有能力、有意愿贍養老年人,使老年人在居家養老的基礎上盡享天倫之樂。據了解,衛計委將進一步推進醫養結合,努力建立以社區為依托,預防保健、醫療救治、康復護理并重的老年健康服務體系。

  “人口老齡化不等于社會老化。”清華大學教授楊燕綏認為。中國正在由投資拉動型經濟轉向消費拉動型經濟。一般認為,老年人消費能力弱,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小。但是楊燕綏表示,隨著經濟發展,現在的老年人以及未來一段時期的老年人,與過去有很大不同。當70、80、90人群多起來,50、60人群即是年輕的老人。這部分比較年輕的老人完全可以參與到老齡人口資產結構改善中來,提高其購買能力。屆時,老齡人口就不是負擔,而是推動銀發經濟的動力,并逐步形成老齡人口紅利,包括人力資本投入、消費、投資等。

  “當然,要實現這一點必須抓緊時間做準備。”她認為,我國應加快培育老齡人口的養老資產,包括人力資本和就業能力、二元結構養老金、基本醫療保障和補充健康保險、老年房產和其他資產;還應改善老齡人口的資產結構,包括代際轉移支付、勞動經營和財產性收入等;此外還要采取措施提高老齡人口的購買力,包括中年養老理財和子女為老人購買服務,促進養老服務體系、老齡產業發展等。記者 寇江澤

 

編輯:玄燕鳳

關鍵詞:60歲以上老年人口 2.12億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