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現場>訊息訊息
文化眾籌的冷與熱
眾籌理想雖好,離真正大眾化尚需時日。
文化眾籌,在“互聯網+”的時代,以其和文化產業天然親近的特性及符合互聯網營銷的透明、互動等特點,其模式和威力已然被文化業界所共知。文化眾籌,也已經成為文化金融的重要發展方向。那么,文化眾籌的生態究竟如何?究竟是否已大行其道?哪些行業及項目適合在眾籌模式下發展呢?
距離普惠金融還遙遠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眾籌類網站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了其平臺上的眾籌生態。他表示,以目前狀態來看,不需要任何利潤回報的獎勵類、榮譽類眾籌反而表現出色,而面對涉及巨額資金投入的股權類眾籌,民間的反應較為冷清或者說理智一些。“從原因分析,榮譽類眾籌之所以成功率高,因為它凝聚的都是該項目或該行業的‘發燒友’,這些基于實現同一理想的眾籌標的,很容易掀起‘粉絲’的熱情。而股權眾籌,目前表現其實更傾向于熟人圈或專業投資人的領域內,其實功能類似于民間的私募。總體上看,離大眾廣泛參與的普惠金融還是有很大差距的。”該人士表示,他們平臺上線的項目中,項目或文化公司的股權眾籌流標(在指定期限內未完成募資進度)數量不少。
該人士指出,他也曾關注過國內眾多眾籌網站的文化項目,以最受歡迎和矚目的電影眾籌為例,電影眾籌上線最多的融資項目是應用于微電影和紀錄片的拍攝。此類型影片資金需求量低,容易獲得關注,但近年來電影項目上線越來越多,民間的投資熱情也有所冷卻,一些完全沒有根基、不為人所知的項目上線難以完成融資目標。而自2013年起,以《快樂男聲》這部大額募資且融資成功的主題電影起,也開始有大制作影片參與到眾籌中,其實對他們來說,其中的營銷宣傳的意味大于實際籌集資金。“文化眾籌也存在較普遍的‘贏家公式’,完全沒有根基的融不到資,而知名的,他們要的其實不是民間的錢。”該人士表示。
精準定位仍有威力
一些業內人士表示,動漫產業在國內正處于上升通道,而動漫和眾籌結合的發展是較為合適的。2012年是國內眾籌融資發展的元年,2013年則可說是眾籌開始顯現威力的一年,也是很多文化眾籌的分界點。2013年上線的《十萬個冷笑話》和《大魚·海棠》成功募資,在同年度催生了一大批動漫眾籌。
音樂眾籌也曾被眾多評論人士認為是亟須轉型的音樂產業的良好方向之一。從相關咨詢機構的數據看,近兩年來,無論是音樂眾籌的總項目個數、成功項目個數還是總籌資規模,都在大幅度增長,但總體的項目成功率卻略有下滑。相關人士認為,總體成功率下滑主要緣于上線項目過多、泥沙俱下,讓支持者也眼花繚亂。但總體金額迅速增長這是最重要的利好標志,一方面證明了專業投資力量的介入,另一方面也顯示那些音樂愛好者們已經開始習慣通過眾籌來支持創作者。
冷門眾籌待開拓
新聞眾籌在國外已有7年發展歷史,但在國內才剛開始萌芽,目前其發展規模和接受度尚無法和上述眾籌門類相比。新聞眾籌作為實驗性的新聞嘗試,通過互聯網和“無組織的組織力量”探索新的新聞生產方式和內容,這本質上是一場新聞革命。在這種模式下,記者與資助者之間建立了一種緊密聯系,記者必須通過眾籌網絡平臺來推銷自己的報道計劃,而不是像以前那樣向報社或雜志社、電視臺報一個選題,然后寫完了事——這相當于記者直面整個媒介市場,讓自己的報道計劃首先接受市場和受眾的考驗。同時,在實踐中,由于新聞眾籌中自媒體人的加入,降低了新聞門檻。
近年來,國家大力支持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建設,引導民間資本進入非遺產業,使得非遺的投資市場異常火爆,市場行情因此見漲。但事實上,雖然市場前景十足,對于“初出茅廬”的非遺作品,如何很好地走向市場,仍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此前,有專家建議非物質文化遺產可通過眾籌吸納草根投資者。
在非遺眾籌的生態上,記者經調查發現,目前直接以類似于“定制”“預售”的模式上線的非遺文化手工藝品,由于通常定價較為高昂,民間的反應較為冷淡。而一些非遺博物館或者非遺展覽館的展會希望借助眾籌的方式達到宣傳和預售門票、后期衍生產品的可能,由于受到博物館免費開放等綜合原因影響,也遠未符合其預期設想。
(本文部分數據及案例由北京新元文智咨詢服務有限公司提供支持)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文化眾籌 互聯網+ 文化產業 互聯網營銷 文化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