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人妻中文字幕久久,无码色播在线观看,亚洲成av人无码不卡影片一,澳洲精品不打码在线观看

首頁>國企·民企>讀·榜樣讀·榜樣

畢吉耀:中國經濟完全有能力和條件保持7%左右增長

2015年08月07日 11:23 | 來源:中國新聞網
分享到: 

  中新網8月7日電 據國家發改委網站消息,國家發改委網站今日發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對外經濟研究所所長畢吉耀的署名文章《中國仍是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文章稱,我國經濟發展進入了新常態,完全有能力和條件保持7%左右的中高速增長,所謂“中國經濟崩潰論”、“中國經濟硬著陸”,都是沒有道理的。

  文章稱,國際金融危機后,中國經濟發展的外部環境和內在條件發生深刻變化。在經歷了30多年的持續快速增長之后,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經濟增速從過去10%左右的高速增長轉向7%左右的中高速增長,特別是近期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引起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唱衰中國的輿論也甚囂塵上。全面客觀分析中國經濟發展態勢及其在全球經濟中的地位和影響,對增強發展信心具有重要意義。

  首先,上半年中國經濟運行“穩中有進”。今年上半年,面對復雜多變的國內外經濟形勢,黨中央、國務院審時度勢、科學決策,著力創新和改善宏觀調控,主動適應和引領新常態,中國經濟運行呈現“緩中趨穩、穩中向好”的良好態勢。

  從速度看,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7%,其中,二季度增長7%,與一季度持平,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進入二季度后,固定資產投資、工業生產、居民消費和出口的增幅都有所回升,經濟企穩跡象增多。從結構看,服務業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為49.5%,比去年同期提高2.1個百分點,中國經濟正在由工業主導轉向服務業主導;同時,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在繼續提升,上半年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0%,比去年同期提高了5.7個百分點。從質量效益看,就業形勢和物價水平總體穩定,民營經濟活力持續增強,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深入人心,新產業、新業態、新產品快速成長。

  當前,中國經濟正處在“爬坡過坎”的關鍵時期,新舊增長動力正處于轉換之中,以往積累的不少矛盾和問題集中顯現,加上全球有效需求不足,上半年經濟運行能夠呈現這樣一種態勢已是難能可貴。雖然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了0.4個百分點,但還是符合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后增速換擋的客觀實際,也能夠滿足結構調整和就業增加的需要。

  其次,中國經濟增長態勢是全球經濟復蘇過程中的一道亮麗風景線。從國際看,世界經濟仍處于深度調整期,經濟增長速度明顯低于危機前,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統計,2009~2014年,全球GDP年均增長3.3%,遠低于2003~2008年4.8%的增幅。同時,主要經濟體走勢分化明顯,發達經濟體雖然整體形勢有所好轉,但仍普遍面臨“高失業、高赤字、高債務”問題,經濟復蘇乏力;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由于結構性改革滯后,加上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下降,經濟增長趨緩,一些新興大國甚至出現負增長。

  今年一、二季度,美國經濟環比折年率分別增長0.6%、2.3%,而去年全年的增幅是2.4%,今年能否達到去年的增速尚存在不確定性。美國經濟仍處于國際金融危機后的“療傷”階段,去杠桿沒有完成,無非是把企業的債務轉變為政府的債務,而政府債務最終去杠桿的結果就是稅率上升,這將抑制居民消費和企業投資增加。因此,未來一個時期美國經濟雖有可能仍是發達國家中表現最好的,但經濟增長速度難以很快,加上重振制造業的影響,對全球經濟復蘇的拉動作用也不會很強。

  今年一季度,歐元區、日本經濟環比分別增長0.4%和1.0%,都較去年四季度出現了好轉,但這更多是政策刺激的結果,而非經濟增長動力得到了恢復。歐元區在維持超低基準利率的基礎上,于今年3月啟動了購債計劃,每月購買600億歐元債券。日本則繼續維持寬松貨幣政策,并在4月份貨幣政策會議上決定,以每年80萬億日元的幅度增加基礎貨幣供給。近期美國經濟形勢好轉,更多是貨幣政策與加強科技創新、發展實體經濟等結構性政策有機結合的結果,而非量化寬松貨幣政策“一家之功”;歐元區和日本面臨人口老齡化、福利虛高、體制僵化等問題,推進結構改革困難重重,中長期增長形勢并不樂觀。

  今年一季度,俄羅斯、巴西經濟形勢持續惡化,GDP分別同比下降1.9%和1.6%;南非經濟略有好轉,GDP同比增長2.1%;印度經濟表現突出,GDP同比增長7.5%。國際金融危機后,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率先實現經濟回升,一度成為全球經濟運行的亮點,但隨著發達國家特別是美國實施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大量國際游資進入這些國家,造就了包括股市、房市等在內的虛假繁榮,也導致這些國家錯失了推進結構性改革的時機。目前,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有的主要仰仗資源型產業,有的過度依賴國際資本流入,有的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不協調;同時,在市場、技術、要素、產業上依附于發達國家的局面也沒有改變,內生性增長動力普遍不足。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空間很大,但就目前情況看,如何釋放增長潛力仍未“破題”,加上外部環境變化的干擾,未來經濟增長如何尚存較大不確定性。

  中國經濟增長速度無論與全球相比,還是與主要經濟體相比,都是很快的,同時結構在改善、質量在提升、效益在增加、潛力在釋放、動力在增強,已成為全球經濟復蘇進程中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第三,中國完全有條件和能力保持中高速增長。一是宏觀調控的理念和方式將不斷創新完善。中國不搞“強刺激”,而是針對經濟運行中的苗頭性問題采取預調微調措施,這既有利于熨平經濟周期,還有利于減少“后遺癥”,將為結構調整贏得更多的時間和空間。同時,宏觀調控的方式也在不斷創新,比如地方政府新增債券和置換債券發行額度、實施七大類重大投資工程包以及城市軌道交通、現代物流、新興產業、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等四個新的重大工程包。相信隨著各類政策措施的逐步落實,中國經濟增長將獲得更加有力的支撐,一些積累下來的經驗也將幫助我們更好應對未來經濟運行中的各種風險和困難。

  二是中國經濟發展空間很大。中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城鄉、區域發展差距還很大,農村相對落后,中西部地區相對落后,這些“差距”就是發展的“空間”。反觀發達國家由于城鎮化進程已經完成、工業化進入后期,經濟的回旋余地要遠遠小于我國。截至今年5月底,七類重大工程包累計完成投資達3.1萬億元,僅鐵路、城市軌道交通、機場建設等大型基建項目投資額度就超過8000億元。目前,中國2億多農民工中多數沒有城鎮戶口,尚未市民化,未來城鎮化進程的推進和質量的提升,將為經濟增長提供重要動力來源。與此同時,“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和新型城鎮化等重大戰略的實施也將擴展經濟發展空間。

  三是新的增長動力正在培育形成。一段時期以來,中國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速顯著高于比規模以上工業平均增速,相信隨著我國國際分工地位的逐步提高,在技術更新、產業升級、提高附加值等方面的新需求將更加廣闊,相關新產業、新技術發展將為經濟增長注入新動力。近年來,“互聯網+”等新業態發展迅速,今年上半年網上零售額增長速度將近40%,信息化和工業化的深度融合,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不斷前行,將有利于聚合人才、市場、產品等各類的發展元素,形成更強發展動力。

  四是體制機制環境更加優化。黨中央作出了全面加強依法治國的重大戰略部署,中國的法治環境將得到不斷優化,有利于激發各類市場主體的活力與創造力。新一輪全面深化改革提速,21項工商登記前置審批事項改為后置審批,“三證合一、一照一碼”加快實施,各類創業集聚區、創客中心、服務平臺蓬勃發展,市場配置資源決定性作用的增強,政府作用的更好發揮,將促進形成更加澎湃的發展動力。

  伴隨著發展環境與條件變化,中國經濟發展進入了新常態,進入了增長動力和模式轉換的重要時期,由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長。中國經濟有巨大的韌性和回旋余地,完全有能力和條件保持7%左右的中高速增長,所謂“中國經濟崩潰論”、“中國經濟硬著陸”,都是沒有道理的。

  第四,中國經濟增長將為全球經濟復蘇做出更大貢獻。中國已成為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經濟體。2014年中國經濟總量已突破10萬億美元,約占全球經濟總量的13.4%。基于這一基數,7%的年均經濟增速將帶來巨大GDP增量,對全球經濟的帶動能力是毋庸置疑的。

  同時,中國開放型經濟發展水平將進一步提升,放寬外資準入、改革對外投資管理體制、加快自貿區建設、擴大內陸沿邊開放等重大舉措的實施,特別是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深入實施,我國同其他國家的經濟聯系將進一步增強,全球經濟增長重要引擎作用將更加凸顯。

編輯:薛曉鈺

關鍵詞:經濟 增長 中國 新常態 7%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