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最政協 最政協
系統解決“餐桌上的物價”問題
海南省政協受省委委托調研“菜籃子”工程提出建議打造“互聯網+菜籃子”新業態,建立覆蓋主要蔬菜品種生產、流通、消費各環節的信息監測、預警和發布系統
本報訊 “每年5到11月份,葉菜要5元左右一斤,遇到臺風,菜價要8到10元一斤。”海南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紅毛鎮什寒村小賣部店主鄧秀蓮說。海南總體上屬經濟欠發達地區,但居民消費尤其是蔬菜等食品價格高于全國平均水平。“餐桌上的物價”成為海南百姓十分關注和期待解決的問題。受省委委托,海南省政協也將“餐桌上的物價”作為今年重點調研課題。
“夏秋季種菜,每畝地所需肥料、農藥、噴灌、水電、租地等費用成本不斷加大,合計成本每斤約3元。經過流通環節進入市場后,至少要賣五六元一斤。”定安瓜菜專業合作社梁經理給菜價算了一筆賬。
“高風險、產量低、微利潤,導致農民不愿意種植葉菜,海南的葉菜價格便宜不了。”海南省農科院瓜菜研究所所長肖日新分析。
……
如何解決“餐桌上的物價”問題?從4月開始至6月份,省政協組織委員、專家學者和有關部門負責人,先后赴海口、三亞、儋州、瓊海等市縣,以及云南、浙江等省,對副食品生產、流通、消費等環節進行了深入調研。調研組走訪農戶、合作社、企業和農貿市場,召開9場座談會。經過反復研究分析,海南省政協《餐桌上的物價——我省“菜籃子”保供穩價調研報告》建議案出爐,并提交省委、省政府供決策參考。
省政協調研組認為,在編制“十三五”規劃時要加強頂層設計,兼顧人口增長、旅游發展、農民增收、生態保護等多重政策目標。應堅持資源優化配置、功能特點互補的原則,把中心城市的市場、物流優勢和周邊市縣的生產要素優勢充分結合起來,切實抓好“菜籃子”生產基地建設和流通運銷。應探索成立由政府主導的國有控股菜籃子集團,賦予其“保應急,保淡季,保安全,穩價格”的公益職能,解決好“菜籃子”工程建設。
省政協調研組提出,應采取市場調節和政府調控相結合,注重流通體系建設。培育區域性農副產品交易市場和配送中心,合理布局公益性市場,加強農貿市場建設,積極推動產銷對接,建立就近、便民、小型分散的蔬菜市場格局。完善多元保障機制,加強與外地蔬菜生產大省的投資與合作。推行“菜籃子”產品目錄和目標價格管理。積極應對自然災害,做好菜籃子產品的儲備和投放。構建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開通島外“菜籃子”運輸綠色通道。認真落實“菜籃子”工程市縣長負責制。
省政協調研組建議,打造“互聯網+菜籃子”新業態,建立覆蓋主要蔬菜品種生產、流通、消費各環節的信息監測、預警和發布系統,根據市場導向引導生產、指導營銷、規避市場風險。給予資金政策支持,提高“菜籃子”工程建設的融資能力。落實土地政策,涉及菜籃子生產、流通、儲備用地由省政府統籌解決。集中排污、治污,實現資源節約循環使用。對基本蔬菜品種,政府實施最低保護價收購政策。(林東程)
編輯:薛鑫
關鍵詞:海南省政協 調研“菜籃子”工程 “餐桌上的物價” 流通體系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