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醫訊同期聲醫訊同期聲
3D打印制藥有望實現 或與中藥擦出火花
科技最前沿
設想一下:有一天你生病了,到醫院診斷,醫生查看癥狀以后給你開了一張轉化為二進制數字的“條形碼”藥方,你拿著藥方到醫院自助3D打印機前打印藥物,然后服藥治療。這種看似不可思議的看病流程在今天卻因為3D打印技術的發展離現實越來越近。
8月5日,首款由Aprecia制藥公司采用3D打印技術制備的SPRITAM(左乙拉西坦,levetiracetam)速溶片得到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上市批準,并將于2016年正式售賣。這意味著3D打印技術繼打印人體器官后進一步向制藥領域邁進,對未來實現精準性制藥、針對性制藥有重大的意義。
廣東藥學院專家認為,3D打印制藥擁有更精準的特點,將與傳統制藥形成互補,而未來,中藥與該技術的結合或許也將成為一種趨勢。
速溶??吞咽障礙者成最大受益者
據了解,該款獲批上市的“左乙拉西坦速溶片”采用了Aprecia公司自主知識產權的ZipDose3D打印技術。生產出來的藥片內部具有豐富的孔洞,具有極高的內表面積,故能在短時間內迅速被少量的水融化。這樣的特性給某些具有吞咽性障礙的患者帶來了福音。
此藥片將主要用于治療患有癲癇癥的兒童和成人。資料顯示,在美國,每年有300多萬的人受到活動性癲癇病的困擾,其中有超過14%是兒童患者。相當一部分患者往往具有一定程度的吞咽性障礙,常發生嘔藥、卡藥等情形,影響藥效的發揮,也有些兒童對口服藥片具有畏懼和排斥心理,不愿意按時服藥。而該藥片只需要一口水就能快速溶解,大大提高了口服藥品的舒適度,尤其是對于一些需要一次性服用大劑量藥物的患者來說,這種“速溶片”可以極大地減輕他們服藥的痛苦。
麻省理工學院(MIT)最早開發的3D成形技術,采用靜電墨水噴嘴按照零件截面形狀,將液體黏結劑噴射在預先鋪好的粉末層上,使部分粉末粘接在一起,形成截面輪廓。一層粉末成形完成后,再鋪上一層粉末,進行下一層粉末的粘接,如此循環,最后經過后處理,形成原型制件。
Aprecia公司的ZipDose3D打印技術以此為原型,創新性地通過水流體將多層粉狀藥劑結合在一起,從而制造出多孔的水溶性藥劑,此法的顯著功能是使得高劑量的藥品不再難以吞咽。
定制??藥劑精準性有望提高
Aprecia公司的SPRITAM藥片上市事實上極大地鼓勵了3D打印技術在制藥領域的應用。早在2013年,就有土耳其工業設計師Ali Akay和印度工業設計師Bharat Joshi提出用藥品3D打印機實現“按需制藥”的設想,即通過將3D技術和制藥技術結合,醫生將藥方信息轉換為二進制的條形碼,醫生或者病人在3D打印機上按需打印,需要多少打多少,不需要則不打印。
這種設想主要針對病人對藥品數量的需求問題,可以有效地減少由于藥品庫存而引發的一系列藥品發潮變質、過期等問題。事實上,3D打印藥品最重要的突破是它能進一步實現為病人量身定做藥品的夢想。
傳統制藥工藝是統一將各種原材料混合在一起,烘干后擠壓成形,成為通用藥物。這種制藥方法精準地確定了每一片藥的大小、形狀和劑量等參數,并使這些參數固定不變然后進行大規模的生產。
但是,因為病情和病人體質的不斷改變,這種固定劑量的藥片并不是完全適用。常常會有這樣的情況,醫生囑咐病情好轉的病人把藥片掰成原先的一半再服用,因為他們不再需要那么大的劑量,但通過人工將藥品掰開的方式并不能保障藥品劑量的精準性。而3D打藥品則可以改善這種情況,醫生甚至可以根據每個人身體的代謝規律和DNA不同特點給病人開藥方,在打印時增加或者減少藥原液,打印出量身定做的藥物。
未來??中藥或與3D打印擦出火花
廣東藥學院藥科學院副院長楊帆認為,3D打印制藥和傳統制藥是相輔相成的,兩者呈互補關系。一方面,傳統制藥經過了長時間的實踐,已經漸趨成熟,在產業化、規模化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在一些普通病癥的用藥上面,傳統藥品還是主流的選擇;而另一方面,3D打印制藥作為新興的一種技術,能在一些特殊的治療上起到傳統藥品無法比擬的效果。
她說,影響3D打印制藥的最大因素是藥品的監管問題。現在3D打印技術漸趨成熟,醫療上運用這項技術獲得成功的案例數不勝數。但是在制藥領域,最難的是如何嚴格把控和監管打印藥品原料。同時,3D打印制藥作為一種基于數字化信息的技術,也將會對制藥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未來從事這方面的制藥師不僅需要精通制藥,也需要過硬的3D打印操作技術。
總體而言,3D打印技術在醫療方面廣泛應用是一股不可阻擋的潮流,3D打印藥品的普及和個性化醫療的實行也指日可待。值得一提的是,3D打印制藥與中國傳統中藥按每個人身體特點開藥方的原則是相符合的,未來,在中藥上采用3D打印技術,也許會形成另一種新的發展勢頭。
編輯:趙彥
關鍵詞:3D打印制藥 與中藥擦出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