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醫訊同期聲醫訊同期聲
全國政協少數民族傳統醫藥的傳承發展專題考察之——苗醫篇
苗醫藥 “雙腿平衡走路”前景更廣闊
83歲的貴州老苗醫熊文美給患者號脈,黃元河、陸洪光、安阿玥(從左至右)駐足了解。
在貴州百靈中醫糖尿病醫院,考察組了解治療糖尿病的新苗藥——糖寧通絡膠囊 本報記者:李木元攝
9月15日,全國政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少數民族傳統醫藥的傳承發展”專題考察組來到貴州省考察苗醫藥發展。在安順市,白瑪副任任聽說當地有位苗醫叫王真明,遠近聞名,于是請他來參加16日上午的座談會。王真明一口答應,可開會當天,他“爽約”了。因為16號一早,他突然得知偏坡寨有個小伙子被毒蛇咬傷,他火速趕過去,先通過苗醫拔罐療法把小伙子腿上的毒液拔出,然后涂抹上苗藥獨腳蓮,小伙子轉危為安。
當聽說全國政協考察組18日還要在貴陽開座談會,王真明匆匆趕來。全國政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副主任馬鐵山與王正福聽說了他用苗醫藥救人的經歷,向他豎起了大拇指。可當考察組問王真明在行醫過程中有哪些困難時,他顯得有些惆悵。
苗醫面臨身份困境
苗醫藥治療腫瘤、尿毒癥、慢性腎功能衰竭等疑難雜癥以及神經、骨傷、皮膚、各種傳染病等有一套獨特的療法,深受百姓喜愛。出身苗醫世家的王真明在安順市西秀區蔡官鎮辦了一個診所,診所不大,每天只能限號50個,多了看不過來。他對考察組說,他想辦一家像樣的苗醫醫院,讓更多的患者受益。
“可我行醫40多年,到現在還沒有苗醫執業資質,因為苗醫至今未納入國家執業醫師考試范圍。嚴格來說,我們是‘非法行醫’啊!”
當考察組來到黔東南州民族醫藥研究院附屬苗醫醫院時,83歲的苗醫熊文美正在給患者號脈。當全國政協委員安阿玥和黃元河委員問起老先生的行醫資格時,該院院長郭偉偉坦言,老先生沒有苗醫資質,因為患者信任,所以聘請他過來坐診。
黔東南州副州長劉曉春介紹,他們州總共有4000多名苗醫等民族醫在提供醫療服務,但都沒有民族醫資質,絕大多數人也沒有執業醫師(助理醫師)資格證。
“苗醫雖然很受歡迎,可因為身份問題,現在的醫療服務基本上都是在打‘擦邊球’。”全國政協委員、貴陽醫學院附屬醫院副院長陸洪光說,這種狀態限制了苗醫的進一步發展。
目前貴州雖然有3家專業苗醫醫院,15個苗醫專科,但尚無一家全國性的三甲苗醫醫院,專科建設也滿足不了百姓需求,多數苗醫都是在個體診所里開展服務。
為了解決民族醫的執業資質問題,貴州不少地方實施了“地方糧票”,比如黔東南州衛生部門在2004年和2008年通過兩次民族醫師的培訓考核認定,給183名民族醫發放了證書,允許其在戶口所在地開展診療活動。2014年,貴州省中醫藥管理局組織了1次對民族醫師的考核認定工作,該州共有34名民族醫師通過考核,納入了鄉村醫師管理。
白瑪對黔東南州的這一做法表示了肯定,希望這種“地方糧票”的形式在貴州更多地方推廣。
苗藥同樣面臨身份問題。貴州省副省長王江平表示,國家藥典中至今沒有一種苗藥成方制劑;《衛生部藥品標準》中也沒有苗藥分冊。目前貴州總共有154個苗藥獨家成方制劑,其中28個進入了國家醫保目錄,但均以中成藥身份進入。
在黔東南州民族醫藥研究院附屬苗醫醫院考察時,全國政協港澳臺僑委員會副主任梁綺萍和張文康十分關心苗醫藥的醫保報銷問題,不過,該院副院長龍冬梅表示,不少苗藥和苗醫療法不在醫保報銷范圍之內,有些治療也不能寫在病歷本上,只能參考中醫藥。
人才缺乏成苗醫發展重要瓶頸
苗醫沒有文字記載,一直存在于民間,發掘、整理苗醫理論,制定苗醫臨床規范,開發苗藥等都需要人才。但安順市副市長羅曉紅向考察組反映,目前制約苗醫發展的最大瓶頸是人才匱乏。
郭偉偉表示,醫院招聘苗醫人才比較難。為了滿足百姓需求,她一方面聘請經驗豐富的民間苗醫前來坐診;另一方面,抽調部分中醫師跟隨苗醫名師學習。“可由于收入少等原因,年輕人不太愿意學習和繼承苗醫。”
在貴陽中醫學院院長楊柱看來,少數民族醫藥人才匱乏的根源主要是由于民族醫藥高等教育缺少政策支持。因為苗醫苗藥未納入教育部學科目錄,貴陽中醫學院曾采取在中醫學專業下掛苗醫方向、中藥學下掛苗藥方向的方式培養了兩屆苗醫藥人才。但由于國家衛計委、教育部下發的新文件精神,這種方式已無法延續。
楊柱呼吁教育部將苗醫、苗藥納入高等教育學科目錄,條件成熟時可授予他們中藥學一級學科博士點,并在中藥學一級學科基礎上增設苗藥學二級學科博士點。
苗藥成民族醫藥產業化典范
“由我院專家研制的苗藥‘仙靈骨葆膠囊’一個品種的產值在2012年就超過了8億元。”當貴陽中醫學院藥學院院長杜江介紹到此處時,全國政協委員、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尼瑪澤仁和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妙江對于苗藥的產業化程度嘖嘖稱贊。
“夜郎無閑草,黔地多靈藥”。目前貴州已查明的中草藥資源品種共4802種,居全國第二位。其中,苗藥藥材品種405個。王江平介紹,2014年貴州省實現苗藥銷售產值150億元,占全省醫藥工業銷售產值的58.8%,是全國銷售額最多的民族醫藥。
當貴陽德昌祥藥業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他們總共有70多個品種納入醫保,其中,獨家苗藥品種芪膠升白膠囊單品銷售額已近4億元時,白瑪和王正福露出了會心的笑容;當貴州威門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他們擁有膠囊劑、顆粒劑、片劑、粉針劑等眾多劑型的生產線,投放市場的品種超過20個,并且鐵皮石斛和天麻系列保健品即將面市時,梁綺萍和張文康請企業提供材料深入了解。
在貴州百靈企業集團制藥股份有限公司考察時,當聽說該公司抗乙肝新苗藥———替芬泰通過臨床試驗審批,利用苗藥民間驗方開發的糖寧通絡膠囊,獲準按醫院制劑在指定醫療機構使用的情況后,委員們倍感振奮。
雷菊芳建議公司沉下心來,扎實做好每一步研究,拿出讓人信服的數據。
考察組還參觀了安順市中藥材產業基地——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大寨村百靈生態園和西秀區楊武鄉大屯河中藥材扶貧產業園。前者主要通過大棚種植吉祥草、虎耳草、百尾參、益母草等中藥和苗藥材,同時發展藥材加工和生態休閑旅游產業,帶動大寨村5000多口人脫貧致富。后者旨在打造集農業生產、觀光旅游和休閑度假為一體的4A級農業生態園區,主要種植金刺梨,套種花卉、中藥材和精品水果,通過土地流轉和土地入股分紅兩種方式,吸引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參與家鄉建設,從而達到精準扶貧的目的。
盡快補齊苗醫這塊短板
貴州苗藥產業化的成果贏得了考察組的贊譽,貴州苗藥產業化走在了全國的前列,為其他民族醫藥產業化樹立了榜樣。不過,白瑪表示,與苗藥相比,貴州苗醫“這條腿”有點短,建議盡快彌補苗醫這塊短板,實現“雙腿平衡走路”。
梁綺萍建議,加快苗醫理論發掘整理,完善苗醫理論體系,為爭取苗醫藥的高等院校教育和全國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做準備。
對于苗醫藥人才培養,張文康建議分層、分類推進,一方面推動中醫藥大學、學院、研究院培養高級人才;另一方面,縣市醫院應發揮老苗醫師帶徒的作用,從中醫醫師中培養一批苗醫人才。
“苗醫藥高等教育很重要,你們之前培養過兩屆,應該總結經驗,盡快向教育部申請單獨的苗醫、苗藥專科,繼續培養本科人才。”王正福還建議,在向國家有關部委要政策的同時,自己也要努力,結合地方實際培養“用得上、留得下”的人才。
“苗醫藥的標準不在國家層面,而在你們自己手里。”安阿玥表示,在苗醫院考察時,看到你們的病歷很多,選擇優勢病種進行詳細的研究分類,標準就可能誕生。
編輯:趙彥
關鍵詞:苗醫藥 抗乙肝新苗藥 發展前景 面臨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