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人妻中文字幕久久,无码色播在线观看,亚洲成av人无码不卡影片一,澳洲精品不打码在线观看

首頁>人物·生活>高端訪談高端訪談

鄒愛蓮:清帝讀書與執政

2015年11月16日 09:41 | 作者:鄒愛蓮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加強讀書學習,增加知識,開闊視野,修身修為,提升能力,不論何時何事,不論對任何人,都是永遠不過時的經驗。


鄒愛蓮

鄒愛蓮

演講人:鄒愛蓮

演講人簡介:

鄒愛蓮,1955年生,山東省成武縣人,山東大學歷史系畢業,曾任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館長、研究館員,現為國家檔案局巡視員、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委員。主要著作有《御筆詔令說清史》(合著)、《清代的檔案文書》(合著)、《金榜———通往紫禁城之路》,主編過《清宮臺灣檔案史料匯編》、《清代與東南亞各國檔案史料匯編》、《清代中哈關系檔案匯編》與《清代中葡關系檔案》等,發表清史論文50余篇。


鄒愛蓮學術作品

鄒愛蓮學術作品

編者按:

清朝作為封建社會的最后一個王朝,是離我們今天最近的一個王朝,也是中國歷史上少數民族統治中國最長、最穩定的一個時期,其治世理政的經驗教訓值得我們很好地總結與借鑒。清史研究專家鄒愛蓮認為,深入研究清帝的讀書學習生活,是剖析清朝長久統治經驗和走向滅亡教訓的一把鑰匙。


鄒愛蓮學術作品1

鄒愛蓮學術作品

■精彩閱讀:

□總結清朝皇帝特別是康熙的讀書學習經驗,有專家認為可以歸納為:“少年好學、青年苦學、盛年博學、老年通學”,“少年讀書,重在培養興趣,貴在養成習慣;青年讀書,重在打下基礎,貴在讀懂扎實;盛年讀書,重在博覽群書,貴在提高素養;老年讀書,重在回眸人生,貴在融會貫通”。


□學習是人類前行的火炬和文明進步的階梯,對一個執政者來說,持之以恒的學習,在學習中不斷吸收新知識,是關乎大計的戰略。從正面說就是:素養高執政穩,抓好學習是根本。從反面講就是:學習不足知識差,知識不足修養差,修養不足眼界差,眼界不足理政差。


引言

眾所周知,清朝不僅是距我們最近的一個王朝,今天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各個領域都跟清朝歷史有著密切的關系,而且是中國封建社會發展的頂峰,特別還是中國歷史上少數民族統治中國時間最長、最穩定的一個時期。所以,清朝許多治世理政的經驗和教訓值得我們很好地總結和借鑒。


曾有專家統計,滿族入關時共5.5萬人,他們不僅以極少數人征服了人口眾多、經濟文化發達的明朝,而且入關后有效統治了268年,這個征服和統治的過程,有偶然也有必然,甚至充滿了歷史的傳奇,很值得重視。


我從事明清歷史檔案管理工作30年,面對浩如煙海的清朝皇家檔案,常常進行一些思考,綜合專家的觀點,我認為清朝能夠長久執政的因素有許許多多,但從皇帝自身和理政的角度看,最主要的至少有8個方面:清朝皇帝大多比較勤政;邊疆民族政策得當;政權交接過程穩定;外戚太監不得干政;官員管理制度嚴格;思想掌控嚴寬平衡;康雍乾三帝性格一張一弛促成的盛世打下了清朝長久統治基礎;清朝皇帝自身學習修養好。在以上這諸多因素中,我認為清帝的學習修養更重要。可以說,前7個方面因素的形成,都和他們重視讀書學習,提高自身素質和水平有很大關系,而清朝最后的滅亡,則和清朝皇帝只讀中國的書不讀世界的書,只學四書五經不學先進的科學技術有很大關系。所以深入了解研究清朝皇帝的讀書學習生活,是剖析清朝長久統治經驗和走向滅亡教訓的一把鑰匙,是清史研究中一個十分有價值的課題。


清帝的讀書制度及讀書生活


清朝入關后有10位皇帝,其中5位成年繼位(雍乾嘉道咸),5位幼年繼位(順康同光宣),所以清朝皇帝的讀書學習生活大致可分為兩種情況,一是對幼年皇帝和皇子皇孫的培養教育,二是成年皇帝的經筵典學。


幼帝和皇子皇孫讀書學習——嚴格要求。一個王朝的興衰繼絕,脈脈相承,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對下一代的培養和教育。中國從秦朝到清朝,歷朝歷代都十分重視對皇子的教育培養,而清朝比起其他各朝來,更為重視,抓得更緊,也做得更好。不僅如康熙所說,清朝“宮中無不讀書之子”,而且他們所受教育,系統完善,個個學有所長。清朝對皇子皇孫的學習教育制度,有以下特點:


1.皇子均較早入學———6歲入讀上書房。清朝從康熙朝起,對皇子皇孫的學習有了嚴格規定,即皇子6歲入學,“就師讀書于上書房”。當時的6歲是指虛歲,實際上也就是5周歲。康熙朝第一個6歲開始讀書的是皇太子允礽。康熙認為,一個人幼年所讀之書,將會終身受益,七八歲所讀之書,五六十年猶不遺忘,二十以外所讀之書,數月不溫,即至荒疏。


2.上課時間———寒暑無間少假日。皇子皇孫們在上書房里的學習相當辛苦。每天“寅刻至書房,先習滿洲、蒙古文畢,然后習漢書。師傅入直,率以卯刻”。也就是說,皇子們每天凌晨3點至5點就要到書房,一邊早讀一邊等師傅,5點至7點,師傅到書房后開始上課。年幼的課程簡單,可以在中午11點至下午1點下學,但其他的一般要到申時即3點至5點下學。


3.學習內容———文武滿漢課目多。清朝以儒家思想為正統,皇帝皇子所讀之書,主要是儒家經典和史書,皇子讀書一般先從讀《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開始,進行啟蒙教育,一邊學識字,一邊學句讀;再學《四書五經》;之后學《帝鑒》、《資治通鑒》等;幼帝還要加上學讀奏折。做文章則先從作對子開始,進而再作詩、再作論,循序漸進。除讀書、作文外,還有寫字、騎射、學習滿文、蒙文、算術等課程。到光緒時期,還要學習英文。所以,單從經史子集詩書畫,也就是我們現在提倡的國學內容來講,我們現在的大學生、研究生乃至博士生也沒有清朝皇子學的多。


4.要求———讀書百遍尚嫌少。學習《四書五經》對小皇子來說,實際是很難記憶和理解的,清朝皇帝學習的辦法并無捷徑和訣竅,主要是強記硬背,反復練習,由多而精,由博而通。如康熙時期自己讀書和對皇子皇孫的讀書要求都是讀書要讀120遍,背書也要背120遍,寫字要寫幾十遍,誦讀經書要達到“純熟舒徐,聲音朗朗”,對經義講解要達到“皆逐字疏解,又能融貫大義”。


5.督促———慈師嚴父督察緊。皇子作為學生首先要聽師傅的,但師傅管教有度,并不敢太過,重要的是要隨時準備接受皇帝的突然檢查。比如雍正做皇帝后將皇子讀書的地方定在乾清門內東側南廡,這里離皇帝辦公的地方乾清宮很近,便于隨時稽查皇子的讀書情況。


成年皇帝:刻苦自學———無人監督自加壓。對于成年皇帝來說,他們的職責是治理國家,但是在理政的同時,一刻也未放松過讀書學習,并且自覺加壓,自己給自己做了許多的約束和規定。


1.早起天天讀“寶訓”。根據清宮檔案記載,除特殊日子外,清朝皇帝大體都是每天早晨4點半至5點起床,洗漱、請安、拜佛畢,就進行早讀或御門聽政。清朝皇帝早讀的“寶訓”就是歷代皇帝的“圣訓”和“實錄”。所謂“圣訓”,就是前代各位皇帝告誡臣下的詔令、言辭語錄;“實錄”則是前代各位皇帝統治時期治國理政的編年大事記。


2.隔一天一次日講。所謂“日講”,即由侍講官給皇帝講解經史。日講沒有太多的禮儀和形式,講官在講解的過程中,皇帝可以隨時提問,也可以和在場人員一起討論。在康熙起居注中,有許多康熙和講官問答的生動事例,很能給人以啟發。如有一次康熙問講官“天下何物最肥,何物最瘦?”講官答,“最瘦于豺狼,最肥于牛羊。”康熙聽了不甚滿意,又問大臣張玉書,張玉書答,“臣以為天下最肥莫過于春雨,最瘦莫過于秋霜。”康熙聽了感慨道,“此乃真宰相也!”


3.半年一次經筵。經筵之稱始于宋朝,清朝開始經筵是在順治十四年,日期略早于日講。經筵和日講有一些不同之處,如日講只講給皇帝聽,經筵則各部院官員都參加;日講是經常性的,或隔日進講或日日進講,經筵則間隔周期較長,每半年舉行一次,分別在春季2月和秋季9月;等等。直到光緒朝,經筵一直堅持舉行。


4.刻苦自學。清朝皇帝讀書學習,最多的時候還是自學。在宮里,清帝一般每天有兩次自己讀書學習的時間,一次是早晨5-7點起床、洗漱完畢讀《寶訓》,另外,午休后也是他們自己學習及作詩著書的時間。清朝皇帝自學的精神有兩點特別突出,一是刻苦努力,二是堅持恒久。就刻苦來說,順治和康熙這兩個皇帝為發憤讀書,都曾累得吐血。


總結清朝皇帝特別是康熙的讀書學習經驗,有專家認為可以歸納為:“少年好學、青年苦學、盛年博學、老年通學”,“少年讀書,重在培養興趣,貴在養成習慣;青年讀書,重在打下基礎,貴在讀懂扎實;盛年讀書,重在博覽群書,貴在提高素養;老年讀書,重在回眸人生,貴在融會貫通”。


讀書對清帝執政能力的影響


由于嚴格的培養教育和自身的刻苦學習,清朝皇帝比起以往各朝來,大多學識淵博,具有較高的文化修養。但是由于他們每個人生活時代、讀書環境不同,悟性資質、刻苦努力程度不同等,讀書學習的成效也有差異,這種差異明顯表現在他們的執政能力上。


從清朝四個統治階段看。清朝入關后共268年,加上入關前努爾哈赤1583年起兵到1644年順治入關的60年,共13朝12帝328年,可以劃分為興盛衰亡4個階段,以大事為標志劃分為:


興:1583—1683年。從努爾哈赤1583年以13幅遺甲起兵到康熙二十二年平定三藩,統一臺灣,穩定了南中國,共100年。


盛:1684—1763年前后。從康熙二十三年到乾隆中期1763—1773年前后,約100年。統一北疆,確定了全國版圖,清朝社會經濟文化均達到鼎盛。


衰:1774—1895年,從乾隆四十年前后到光緒二十年甲午戰爭失敗,約110年。


亡:1896—1911年,從光緒二十一年后到宣統三年,約15年。


從這4個階段的劃分可以看出,興盛時期的皇帝,普遍比衰亡時期的皇帝學習修養好。清朝興起時期的努爾哈赤和皇太極,雖終日南征北戰,但都很善于聯系實際學習。入關后到乾隆的幾位皇帝,都有創業兼守成的任務,特殊的環境使這幾位皇帝不僅飽讀儒家經典、知識豐富,而且文韜武略、樣樣精通。乾隆以后守成的皇帝,則都是純粹的書齋書生,沒參加過大事,讀書范圍也局限于四書五經。


由此可見,清帝的學習對執政和統治有很大影響。清朝由盛轉衰,確切的年代應該是乾隆二十七年,明顯標志是乾隆思想上不再進取,其“元旦開筆”是最有力的史料證明。清朝從康熙開始,仿照民間習俗,皇帝每年元旦早起寫開筆吉字,把當年最想實現的心愿書寫下來。康熙、雍正及乾隆在乾隆二十五年平定回疆之前,每年都有新祈求,但此后乾隆時期的30余年以及嘉慶一朝的25年,他們的祈求再無任何變化。有的專家認為:清室中衰,實始于乾隆后期,“內壞于和珅,外壞于福康安”,而乾隆實負總責。我認為這種說法是有道理的,但如果看了乾隆和嘉慶的元旦開筆,就會加上乾隆思想變化的因素,因為追求的停止,表明思想僵化的開始,思想的僵化,則預示著衰落的開始。


從治國方略制定看。清朝各種治國方略主要匯總在清朝五部會典,分別是在康熙、雍正、乾隆、嘉慶和光緒時期編纂,也就是說,一些重要的政策都是在清中前期形成和制定的。


1.邊疆民族政策。清朝是中國封建社會邊疆民族政策實施最得當的朝代。歸納其方針策略,主要有三:籠絡、控制與管理。在籠絡方面,如在宗教政策上,他們采取的是尊其教、重其俗的政策,包括加封達賴、班禪、章嘉、哲布尊丹巴四大活佛等。在控制方面,主要用年班制度和朝覲制度,掌控蒙古王公的行動。在管理方面,清朝根據地域等多種情況對邊疆民族采取了多種方式———在蒙古實行盟旗制、在西藏實行駐藏大臣制等。


2.官員管理制度。清朝對官員有一套十分完備的任用考察監督管理制度,如上任前的引見制度;任官500里的回避制度;三年一大計、五年一京察的考核制度等。


3.后宮管理制度。清朝能夠統治268年的一條重要原因,是后宮安寧,沒有出現封建王朝慣于形成的太監干政、后妃干政或外戚篡權現象。清朝前期雖出現孝莊皇太后佐三代君王定江山的事情,但她自己始終沒有走上前臺。清后期出現了慈禧皇太后,開了后宮干政參政先河,但她始終依靠的是愛新覺羅兄弟,即便如此,這也是清朝衰亡時期所發生的事情,盛世沒有太后干政現象。


4.政權交接制度。政權交接時期,往往是政變多發時期,清朝經過順康雍三朝政權交接的激烈爭奪,到雍正時期,及時認真地總結經驗教訓,開始實行秘密立儲制度,從而保證了此后各朝政權交接的穩定。


上述這些有效的政策制度、治國方略多制定于康雍乾時期,而嘉慶之后,不僅沒有根據世界變化的新形勢提出新的執政方略和有效對策,反而對過去一些好的“祖宗家法”和制度沒有繼續嚴格執行。如康熙時期每年都要到避暑山莊接見蒙古王公,乾隆共去過山莊40次,嘉慶去過8次,道光之后,去的越來越少,同治以后,一次沒有再去,外八廟失去了聯系蒙古王公的功能。


從對大事要事處理看。我想舉兩個例子,一是內事,一是外事,雖然時間不同、條件不同,同樣的事情不能完全相比,但還是可以看出他們不同的決策和能力。


一以治河與理漕為例。治理黃河曾經是許多帝王都感到頭痛的大事。總結康熙朝治黃的經驗,一是親自調查,分出輕重緩急,做到心中有數;二是任用能人,盡管多人參劾河道總督靳輔,但經過親自下河現場考察,他能以實事求是的態度堅持任用靳輔;三是認準的事情,百折不撓。嘉慶年間在治理黃河問題上出現過和康熙朝雷同的情況,嘉慶皇帝為此也下了很大功夫,下撥許多經費,但屢屢換人不得要領,之所以如此,還在于他從未到過河工現場,都是在宮里聽匯報,并不了解實情,以致黃河問題出現了“欲求兩治,轉至兩妨”、“徒費帑金”的局面。這說明嘉慶面對治河難題,其膽識、毅力與用人眼光都遠不如康熙。


再以臺灣和琉球問題為例。康熙二十二年,在收復臺灣中,他力排眾議,大膽啟用施瑯,調總督姚啟勝管后勤;再聽從施瑯意見,留臺置縣,從而不僅收復了臺灣,而且對臺灣開始了有效管理。而到了同治十一年,日本以臺灣“番民”殺害了琉球難民為由,出兵臺灣。實際當時琉球是中國的藩屬國,解決問題應該是中國和琉球間的事情,另外,中國當時兵力、國力都強于日本,但在戰爭已經取得勝利的情況下,還向日本賠償了50萬元軍費,從而開啟了日本吞并琉球、侵略中國的野心。


為什么清中前期國家強盛皇帝執政能力強,而后期國家衰弱皇帝執政能力弱,很大程度上是前中期的皇帝知識廣、素質高、底氣足、能力強,而知識、素質與底氣、能力的來源,在于學習。


值得借鑒的經驗和教訓


經驗方面,除已經談到的刻苦的精神、循序漸進的學習方法外,還有4點:


1.學思結合,融會貫通。清朝皇帝讀書,既重視讀,也重視思,特別是前期的皇帝,能做到不讀死書,不信空文,用康熙的話講就是“讀書務求實學”,“凡看書不為書所愚始善”。所以,皇子讀書,要求誦讀與討論,二者不可偏廢。經筵講學,皇帝的提問,實際也是他自己已經有了思考和看法,再向講官咨詢,看能否和自己的觀點相合。


2.讀書注意讀出書的神韻。書不在讀長篇,在有內涵,能給人啟迪。康熙說他十分愛讀歐陽修的《憎蒼蠅賦》,共115字,認為“題雖小,喻讒人亂國,意極深長,每喜讀之”。


3.知行并重,強調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在知書窮理與實踐實行上,則既重視知,更重視行。當從書中或其他地方學了一種新的知識以后,康熙常親自參與試驗,如學算術他要演算;測量全國地圖,距離他親自核對;自己在豐澤園種試驗田,種的水稻常用來賞賜大臣。


4.學著結合,注意不斷總結和提高。清朝皇帝不僅愛讀書,也十分重視著書、編書。清朝皇帝指令編著的書和個人自己的著述,在中國歷史上是平均最多的,如匯編的《四庫全書》、《古今圖書集成》等;皇帝個人的著述如《御制詩文集》、《諭旨匯集》等,其內容信息都超過以往各朝。


清朝統治268年,在中國歷史上算是長久的,但是能不能執政時間再長一些?面對一些后進國家的迅速崛起,為什么清朝帝國迅速走向了滅亡?如果深入思考,眾多歷史原因之中,清帝讀書學習的一些不足應當列在其中。那就是,在清朝皇帝的讀書學習生活中,有幾個致命的問題:


1.只讀了《四書五經》等儒家經典,沒好好學習科學知識;只讀了中國的書,沒讀關于世界的書,沒有開眼看世界。翻開清朝皇帝讀書的記錄,除康熙自己讀過一些西方數學、地理、醫學等書籍,光緒學過英語,讀過一些西方的書之外,其他皇帝都沒學過西方文化,即便個別皇帝學習過西方文化,也僅局限在宮中了解。當乾隆中期以后,世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英國進行了工業革命、美利堅合眾國已經建立,等等,而這時的清朝皇帝還沉醉在天朝大國夢中,抱守殘缺,只讀《四書五經》,不了解世界發展大勢,所以造成落后挨打的局面,最后被侵略、被瓜分。


2.中后期純書齋的學習脫離實際,為讀書而讀書,只為競爭上崗當皇帝而讀書,很少考慮為治世而讀書。清朝從雍正時起,政權基本穩固,皇子皇孫有了好的學習條件,但是也失去了參加社會實踐、在大風大浪中鍛煉的機會,個個都成了純書齋里長大的書生,加上從雍正朝起實行了秘密立儲制度,雖保證了在傳位過程中政權的穩定過渡,但也產生了一些弊端,不選皇太子,不公開競爭,只要老皇帝看中,就能當皇帝,所以清朝中間階段的幾個皇帝,從嘉慶開始,個個都是聽話型、保守型,他們好好讀書,都只是表現給老皇帝看的,實際執政能力卻不行。所以只能使清朝沿著衰亡的路走下去。


總結清朝皇帝學習和清朝興盛衰亡的經驗教訓關系,我的體會是,學習是人類前行的火炬和文明進步的階梯,對一個執政者來說,持之以恒的學習,在學習中不斷吸收新知識,是關乎大計的戰略。從正面說就是:素養高執政穩,抓好學習是根本。從反面講就是:學習不足知識差,知識不足修養差,修養不足眼界差,眼界不足理政差。


清朝歷史的一頁早已翻過,但他們留下的經驗教訓永遠值得借鑒。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體學習時提出,“牢記歷史經驗、牢記歷史教訓、牢記歷史警示,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有益借鑒”。特別是加強讀書學習,增加知識,開闊視野,加強讀書學習,增加知識,開闊視野,修身修為,提升能力,不論何時何事,不論對任何人,都是永遠不過時的經驗。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鄒愛蓮 清 帝讀書 執政 治世理政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