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人妻中文字幕久久,无码色播在线观看,亚洲成av人无码不卡影片一,澳洲精品不打码在线观看

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知音文化被搶注,多大個事

2015年11月16日 17:15 | 作者:劉文俊 | 來源:新京報
分享到: 

不久前,第二屆中國(武漢)知音文化高層論壇傳出消息,早在14年前,西安一位企業家就注冊了“高山流水”、“知音文化”等商標,并實現了以“知音文化”的理念管理企業。

此消息傳出,很難不讓一些本土人士掃興:知音文化是我們的,為什么又讓別人搶注了?

誠然,如果能夠具備足夠的前瞻性和遠見卓識,一開始就能夠采取有力措施防范知音文化標識被搶注,總是一件功德無量的事情。不過,人們對歷史文化和地域文化的認識,畢竟是有一個過程的,有的人會很專注,有的人會覺醒得更早,相應地,文化標識被愛之者知之者們更早地使用,也是不可避免的現象。

更何況在商標時代,在“互聯網+”時代,在人人都是麥克風的時代,搶注之類,讓一些高手們玩起來,大概跟注冊個網名復雜不了多少,所以搶注又簡直是防不勝防的事情。正因如此,對于地標文化被搶注,大可不必驚慌失措。

跟如今地標文化方面常見的喧囂爭執大異其趣的是,知音文化歸屬地從頭到尾并未見什么爭議。伯牙子期的傳說源遠流長,坐落在蔡甸區馬鞍山南鳳凰嘴上的鐘子期墓作為迄今發現的唯一文物載體,這讓武漢市蔡甸區作為知音故里,一直具備無可爭議的權威性。

文化的真正價值不在獨占而在于共享,地域文化同樣也需要被世人認可。文化認同是一種尊重,是植根于內心的信仰,是能與人的精神、靈魂引發共鳴的東西。這些年,我們已經見慣了爭故里、搶名人的種種怪事。最新的案例是,隨著電視劇《瑯琊榜》的熱播,相關地名如“瑯琊”、“瑯琊山”等,就讓許多地方按捺不住了。在世俗社會名人效應法則的驅使之下,諸如此類的爭搶故里之類,恰恰不是什么文化認同。至于任憑商業利益、政績追求糾纏不休,讓所謂的文化信仰面目全非,干脆視之為對文化的背叛,也不為過。

在文化認同的意義上講,文化共享或許是趨勢。在前述論壇上,那位2001年先后注冊了“高山流水”、“知音文化”等商標的西安企業家認為:知音作為一種普遍性的情感訴求,可能有效介入市場社會的人際關系,適用于處理企業與客戶、企業與企業之間的關系。我寧愿相信他不是惡意搶注,而是一種文化自覺,是對“知音文化”的拳拳服膺。堪為“知音文化”的知音。

既然已經搶注了,而且人家并非惡意,并不花言巧語地請來路不正的專家把“高山流水”、“知音文化”論歪,并不否認蔡甸這個知音故里,我覺得并不一定全是壞事。眼下我們要做的,與其忌人,不如做好自己。與其重名,不如做實——實實在在地讓“知音文化”在本土和超越本土的更大范圍內閃耀更奪目的文化光芒。(嚴輝文)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知音文化 被搶注 地標文化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