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人妻中文字幕久久,无码色播在线观看,亚洲成av人无码不卡影片一,澳洲精品不打码在线观看

首頁>社情·民意>樂觀社會 樂觀社會

黃河三角洲:濕地崛起的“小鳥天堂”

2015年11月30日 15:06 | 作者:吳書光 | 來源:新華社
分享到: 

新華社濟南11月30日電(記者吳書光)山東黃河三角洲日前普降大雪,這意味著該地區一年一度的候鳥遷徙末期漸近。截至目前,今年的白鶴和白頭鶴遷徙種群是山東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監測到的最大種群,其中白鶴1523只,白頭鶴208只。

2002年黃河調水調沙以來,保護區觀測的鳥類種類、數量均呈上升趨勢,保護區也逐漸成為“鳥類國際機場”。如今,在世界8條鳥類遷徙路線中,地處暖溫帶的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已成為東北亞內陸和環西太平洋鳥類遷徙中重要的中轉站、越冬棲息地和繁殖地。

據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副局長王志勝介紹,多年的生態補水促進了濕地的正序演替,濕地明水面積達到60%,大片濕地天水相接,蘆葦、香蒲遍布,各種植物達到685種,而豐富的植被又為動物繁衍提供了庇護所,1626種野生動物在這里安家。

截至目前,保護區觀測到鳥類368種,其中有丹頂鶴、東方白鸛等12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有大天鵝、灰鶴等二級重點保護鳥類51種。

2014年12月,大汶流管理站王立冬巡護時拍到一只美麗的小鳥,科研人員確認為蒙古百靈。隨后又在他處發現三只蒙古百靈,這是山東省內首次發現蒙古百靈,諸如此類的發現在保護區經常發生,也從另一方面預示著保護區生態的改善。

越來越多珍稀鳥類開始眷戀黃河口濕地。素有“濕地精靈”之稱的黑嘴鷗也開始在此筑巢繁殖。1992年,黃河三角洲首次發現黑嘴鷗繁殖地,但一直處于不穩定狀態。隨著黑嘴鷗繁殖地保護工程的開展,2015年已有4000多只在此繁殖,繁殖雛鳥5700多只。

保護區工作人員布乃濱說:“黑嘴鷗對繁殖地要求極為苛刻,進食一點點污染的食物都會產下軟皮蛋,無法孵化,某種程度上講,黑嘴鷗是濕地生態環境變化的指示物種。”

每年秋天,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就迎來了各類候鳥遷徙的“黃金季”,一些珍稀鳥類也逐漸由“候鳥”變為“留鳥”。大汶流管理站馮光海說:“以往這里只是東方白鸛遷徙途中的一站,而現在,越來越多的東方白鸛在這里筑巢、繁衍,來了不走了,成為這里的‘常住人口’。”

伴隨著黃河口濕地鳥類增多,黃河三角洲所在的東營市出現了一股觀鳥、愛鳥、護鳥熱潮。東營市觀鳥協會秘書長單凱告訴記者,不僅從事保護工作的專業人士愛鳥,越來越多東營市民也加入到愛鳥護鳥的行列中。

據介紹,東營市觀鳥協會通過野外調查、攝影、組織觀鳥等活動,掌握了當地鳥類資源的第一手資料,建立了資源數據庫,編輯出版了《黃河口野鳥識別》專著,系統介紹了東營當地鳥類的野外特征、生態習性、識別要點等知識。(完)

編輯:王瀝慷

關鍵詞:黃河三角洲 小鳥天堂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