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毛澤東曾有個德國名字叫毛奇
從公開發表的毛澤東文稿書信來看,其所署名有毛澤東、毛石三、澤東、潤之、潤、楊子任等10余個。毛澤東這些名字是怎么來的呢?
“子任”寓意以天下為己任
1893年12月26日,毛澤東在韶山沖出生,父親毛順生與母親文七妹在此之前已生過兩個男孩,都夭折了,所以對毛澤東倍加呵護。1898年毛澤東5歲,為祈求長命富貴,母親文氏領著他來到韶山觀音石前焚香跪拜,認了“石干娘”。因毛澤東排行第三,從此,父母家人以及鄉人都叫他為“石三”或“石三伢子”。
1910年秋,毛澤東離開韶山沖去湘鄉東山高等小學讀書,因其仰慕梁啟超(號任公)的犀利思想和潑辣文筆,便以“子任”為筆名,其意為以天下為己任。
1915年下學期,在湖南省立第一師范學校求學的毛澤東,為尋找志同道合的戰友,在長沙各學校貼出《征友啟事》,“啟事”署名為“二十八畫生”。二十八畫即毛澤東三個字的繁體筆畫數(毛澤東)。兩年后,他在《新青年》上發表的論文《體育之研究》亦署名為“二十八畫生”。
也是在一師求學時,一次毛澤東寫信給楊懷中老師(即楊開慧之父),署名“毛學任”。楊問:“這是何意?”毛答:“學梁任公。”楊隨即拿出一部《胡文忠公全集》送給毛,要他學習胡林翼(字潤芝)。毛反復閱讀此書后,改字為“學潤”。楊說:“司馬卿崇拜相如,改名相如。你既尊敬胡林翼,就改字潤芝好了。”于是毛澤東又改字“潤芝”,或寫成“潤之”,有時還寫作“永滋”、“詠滋”、“詠芝”或簡寫成“潤”,這大多為近音所致。
當時,毛澤東還有個“毛奇”的外號。這個名字本屬德意志建國時一位賦有文韜武略的著名將軍(德文為MOLKT,音譯為毛奇),同學們給他取了這個語意雙關的外號,表明學生時代的毛澤東志向非凡,才華超群,深受學友們的愛戴與推崇。
楊引之中“引”諧音“隱”
1929年7月至10月,毛澤東離開紅四軍領導崗位,去福建農村療養,化名楊引之,夫人賀子珍則化名為賀紫英。當時,毛澤東提出的建立和鞏固農村革命根據地等正確觀點和原則,未被黨的領導和同志們理解與接受,于是毛澤東“病”了。隱退閩西,審時度勢。其“引”為“隱”的諧音。
1936年8月,毛澤東在延安寫信給國民黨統治區的老同學易禮容,署名“楊子任”,毛澤東和老同學以“子任”共勉,意在希望對方和自己一道為拯救中華民族而共同努力。以楊姓則寄寓了毛澤東對前妻楊開慧烈士的無限深情。
1947年3月,國民黨反動派向陜北、山東等地發起重點進攻。為了誘敵深入,在運動中尋找殲敵良機,黨中央決定將中共機關撤出延安。毛澤東說:“我們不可能固守一城一池,今天放棄延安,就意味著將來解放南京、上海,解放全中國。在胡宗南的強大攻勢下,現在守延安則失延安,暫時離開延安則得延安。”這時,毛澤東化名“李得勝”。(同時,周恩來化名胡畢成,任弼時化名史林)。那“李得勝”的諧音,即“離得勝”,意為現在離開延安,則今后得到延安,革命即將取得勝利。
“澤”字是按輩分取的
在上述眾多的用名中,“毛澤東”這個名字無疑是最響亮而又最令人崇敬的。
1942年冬,陜北邊區的趕驢老漢李有源,情不自禁地放開歌喉唱響了《東方紅》,以表達他對毛澤東的敬愛與感激之情——“東方紅,太陽升,中國出了個毛澤東……”“毛澤東”名字中的“澤”是按輩分取的。
乾隆二年(1737年)毛氏創修《族譜》時,從第七代起(太華公為第一代),制訂了固定譜系,恰為一首五言詩:
立顯榮朝士文方運際祥
祖恩貽澤遠世代永承昌
孝友傳家本忠良振國光
起元敦圣學風雅列明章
毛澤東的輩分為詩的第二句,屬“澤”字輩。至于“東”,古人以東南西北對春夏秋冬,伯仲叔季,取其老大之意。毛澤東雖排行第三,卻為兄弟中居長,理當為“東”,這便是毛澤東正名的由來。
編輯:陳佳
關鍵詞:毛澤東 曾有個德國名字 毛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