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調研 調研
貴州銅仁市政協開展委員界別活動:開渠道引活水
12月4日,是國家憲法日暨全國法制宣傳日。貴州省銅仁市政協社會法制委的15名委員走進銅仁市思南縣,開展委員助推法治建設活動,就“法治思維養成”、“鄉鎮區域聯動執法機制”、“法治品牌創建”、“農村法律明白人工程”等開展調研,探尋全面依法治國在銅仁落地生根的最佳路子。這是貴州省銅仁市政協把界別活動作為委員履職新平臺以來的又一次活動。
“界別被稱作人民政協的‘基本單元’,發揮界別優勢是做好政協工作的重要途徑。”“委員是政協組織的主體,其作用發揮程度,直接關系到人民政協工作的成效。”如何最大限度發揮界別優勢,點燃每個政協委員履職熱情,是銅仁市政協主席陳達新一直思考的問題。為此,在2012年1月,銅仁撤地設市后第一屆政協成立之初,銅仁市政協就把加強界別建設,發揮界別作用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明確提出強化委員政協主體地位,努力搭建委員履職平臺。適時制定了《政協銅仁市委員會界別活動暫行辦法》,將一屆政協393名委員劃分為24個界別,對界別活動的劃分、內容、方式、機制、保障等進行了明確界定。2014年9月,修訂出臺《銅仁市政協委員履職管理辦法》,對委員履職管理考核及服務工作作出進一步規范,切實做到委員界別活動有章可循。
堅持以活動為載體引導委員深入基層,先后開展以每位政協委員結對幫扶1戶貧困戶、委員中的非公經濟代表人士各為貧困村辦1件實事、政協委員中的各商會負責人落實1個帶動農民增收致富的產業項目為內容的助推扶貧攻堅“三個一”活動,以十名市政協主席會議成員聯系10個區(縣)政協工作、百名市區(縣)政協主席會議成員聯系100戶微型企業、千名市區(縣)政協委員連線1000個干群連心室為內容的踐行群眾路線“十百千”活動,以市區(縣)政協各建立聯系1個智力支邊點、市區(縣)政協主席會議成員各聯系1個鄉鎮(街道)政協工作聯絡組和聯系幫扶1戶企業,市區(縣)政協委員各連線1個干群連心室和聯系幫扶1戶貧困戶為內容的聯系基層“五個一”活動。委員們走出機關、深接地氣、服務群眾,為基層辦了大量好事實事,發揮了橋梁紐帶作用,市和各區縣共有1566名政協委員結對幫扶貧困群眾1632戶,投入資金256萬元;195名委員中的非公經濟人士為貧困村辦實事391件,投入資金1521萬元;53名委員中的商會負責人落實產業項目81個,投入資金72.6億元。通過活動進一步強化了委員愛崗敬業、履職為民的責任意識,提高了委員服務群眾的能力與水平。
鼓勵委員在民主協商中“暢所欲言”。精心組織政協全會、常委會議、市委書記與政協委員約談會、市長與委員座談會、各種協商議政會議,鼓勵委員在會議上多發言、多獻策。關于武陵山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銅仁五個先行先試、梵凈山佛教文化文物保護與申遺等建議,是在市委主要領導與委員面對面溝通交流時提出來的;建設黔東綠色能源基地、扶持微型企業發展等建議,是在常委專題協商會上,經過委員們的討論和協商后提出的;加強電動車管理、解決城區停車難和中小學大班額問題等惠民措施的實行,是委員們通過各種協商會議中提出來的……先充分聽取委員意見建議,再逐步形成社會共識,最后形成決策部署和全市共同奮斗目標,成為銅仁市協商民主新格局。僅2015年,24個界別共組織調研活動14次,分別就全民守法意識、新醫藥產業發展、教育園區建設、錦江水上戶外運動等事關銅仁經濟社會發展和“四個全面”在銅仁落地生根的調研報告,提交提案73件,大會發言25人次,不少意見建議進入黨政決策,逐步形成了具有銅仁政協特色的履職品牌。
(作者:貴州銅仁市政協 鄒志勇、楊婷婷、柳林孔)
編輯:薛鑫
關鍵詞:貴州銅仁市政協 委員 界別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