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天下 天下
北京紅色預警實施第一天效果評估 污染物減掉約三成
北京紅色預警實施第一天效果評估顯示
應急減排,污染物減掉約三成
不良氣象條件下污染物無法排出,空氣難以明顯改善
核心閱讀
12月9日,北京重污染天氣應急紅色預警已實施兩日。模擬評估顯示,紅色預警首日污染物總體減排30%左右,與機動車排放密切相關的污染物得到有效遏制。但在不良氣象條件下,污染物無法排出,空氣難以明顯改善。同時,燃煤導致的二氧化硫削減效果不理想,散煤質量仍是京津冀治霾大敵。
12月9日晚,北京環保監測中心實時數據顯示,北京城各監測點位PM2.5濃度在300微克/立方米左右,根據重污染天氣應急紅色預警,機動車按單雙號限行,高峰時段,交通并不算擁堵。霧霾彌漫中,戴口罩的人們行色匆匆。預案啟動兩日,不見霧霾明顯減輕,各種措施究竟有用嗎,效果又有多大?
如果沒有減排
PM2.5將高一成
與機動車排放相關污染被有效遏制
“12月5日各項污染物濃度都還比較低,之后有明顯攀升,到8日又上了一個臺階。”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柴發合打開大氣污染物實時源解析分析圖,圖上各項污染物濃度以及PM2.5中各項組分的變化一目了然。
柴院長告訴記者,根據實時源解析,12月8日PM2.5組分中,硫酸鹽占比是原先監測的2.3倍,而組分中的硝酸鹽和銨鹽等卻沒有明顯變化,后兩者尤其是硝酸鹽與機動車排放密切相關,這說明機動車限行效果是十分明顯的。而在北京附近沒有實施機動車單雙號限行的地方,PM2.5中硫酸鹽硝酸鹽的成分都增加了兩倍。
北京大氣污染源解析工作早已完成,但是日常源解析對重污染天氣還不能完全參考。科技部牽頭的實時污染源解析系統第一次在重污染天氣應急中實際應用,每小時分析污染物中的來源、成分,對治污決策很有針對性,參與的專家都感到滿意。
實時解析的同時,北京工業大學程水源教授領導的團隊也用模型對紅色預警第一天的效果實施評估。程水源說,污染數值模擬方法,就是利用過去的污染源清單,包括工業企業排放、機動車排放以及各種無組織排放,計算出原有排放數據;再根據紅色預警各項措施實施后的情況重新模擬,比對出兩者的差異。這樣的模擬在APEC會議減排、今年閱兵期間減排的評估中都曾應用,而且與實際排放基本吻合。
此次模擬結果顯示,紅色預警實施第一天,截至17時,污染物總體減排30%左右,其中,二氧化硫減排量最少為10%,其他污染物減排均超過30%。“更要指出的是,我們還模擬了如果沒有減排措施的情況,結果顯示,PM2.5濃度將上升10%。”程水源說。
氣象條件不利
貼地逆溫難測
沒有應急減排措施污染肯定會加重
第一次啟動紅色預警,上了這么多措施,為什么北京空氣中污染物濃度不見明顯下降?
對此,柴發合詳述了這次霧霾的整個過程。12月6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霧霾面積27萬平方公里,7日為平臺期,區域污染沒有明顯加重,到8日污染躍升,霧霾面積擴展到84萬平方公里,整個區域的污染都呈現加重態勢。“原來預測9日北京污染狀況會更嚴重,現在的情況比預判略輕,一方面是8日晚間下雨天幫了忙,另一方面堅決實施的紅色預警措施見效了。”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所研究員王自發表示,此次污染,北京本地排放占比有六七成,區域影響雖然有,但變化很快。在沒有惡劣氣象條件時,污染物混合層距地面高度一般為1—1.5公里,而在靜穩的不良氣象條件下,這個污染層高度僅有幾百米,形成所謂的貼地逆溫層,此時,污染層就像個大鍋蓋罩在上空很難移動,在這種情況下,“罩子”下面的污染物無法排出,以致環境容量越來越小,污染物濃度不斷攀升。
貼地逆溫現象對霧霾影響如此之大,我們能否做好預測,提前應對?王自發告訴記者,逆溫現象可以預報,但貼地逆溫層的形成很難預測。2014年2月嚴重霧霾發生時貼地逆溫層距地面僅有300米,而11月底到12月初發生的霧霾,貼地逆溫層距地面更是只有200米。“大罩子”越低,污染越嚴重,因此,北京多個監測點位不久前出現極端高值。
“雖然有綜合減排手段,但污染物依舊在堆積,只是比原來增量有所減少。由于霧霾持續時間長,空氣污染指數不會明顯改善,但沒有應急減排措施,污染肯定會加重。”王自發說。
燃煤削減困難
散煤質量待提
從霧霾應急到日常治理還得加把勁
記者注意到,此次紅色預警啟動后雖然工廠停產、工地停工、機動車限行措施到位,但燃煤導致的二氧化硫削減卻不理想。對此,柴發合表示,實時源解析顯示,燃煤污染來自小鍋爐以及散煤燃燒等低矮面源污染,這部分污染削減確實有難度。
環境保護部污染防治司有關負責人表示,這兩年,京津冀燃煤替代力度很大,淘汰小鍋爐、集中供熱、農村采暖燃煤替代一直是重點,成效也很顯著。雖然當前煤價低迷,但各種補貼動輒就要十幾億,地方的壓力不小。今后應在農村燃煤替代方面多措并舉,比如推廣高效爐灶,局部適宜地區試驗煤改電或者煤改氣。
另一方面,在環保部的督查中,散煤質量仍是京津冀治霾的大敵,連北京散煤都有兩成不合格,天津、河北存在的問題就更多了。
在此次霧霾發生前后,相關部門要求水泥行業借此時機做好檢修工作,少生產,多為減排做貢獻。柴發合表示,這樣的部署對減排相當有利,他也建議鋼鐵、玻璃等兩高行業能夠參照水泥行業,做好生產調度,更好地配合霧霾治理的大棋局。
第一次實施紅色預警,北京的百姓對此有很多疑問,比如,如果今后不利天氣條件頻繁發生,紅色預警會不會一而再再而三?這中間涉及大人們的工作,孩子們的學習,紛擾不少。“紅色預警實施效果的后評估工作一定會認真展開,不適應的地方北京市也會適時調整。”環境保護部應急辦負責同志這樣回應。
霧霾發生,最忙碌的是環境監察人員。為最大限度做好應急工作,環境保護部的12個工作組一直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進行督查,督查報告也反映了不少當地存在的問題,其中很多是日常管理松懈造成的。
“老天爺的情況咱們改變不了,咱自己的工作要做好。”柴發合表示,每年的“冬防”都是全年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重點,只有把這項重點工作落到實處,應急才能更從容。
編輯:鞏盼東
關鍵詞:紅色預警 效果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