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天下 天下
堅持“黨政同責、同責同審”開啟審計監督新篇章
近日,中辦、國辦印發《關于完善審計制度若干重大問題的框架意見》及相關配套文件,從審計對象范圍、審計組織結構、審計職業模式等方面,對完善審計制度做出了全面規劃和整體部署。
此次《框架意見》及相關配套文件的印發,既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及社會各界對審計工作的高度肯定和殷切期望,又彰顯了審計人員以審報黨報國的使命意識和有為有位的擔當意識。新中國審計制度成立30多年來,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后,國家審計監督在推進法治、維護民生、推動改革、促進發展方面發揮了無可替代的作用,日益成為推動國家良好治理的重要力量,發揮著國家治理的基石和重要保障作用。與此同時,隨著實踐的發展,在推進審計監督的有效發揮方面出現了一些新情況、新問題,原有的制度中一些不適應我國深化改革發展以及不適應審計工作科學發展的桎梏亟須突破。在此背景下,需要對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對加強審計監督工作做出的頂層設計,從審計制度完善創新角度進一步細化落實為具體措施。
我們注意到,此次《框架意見》提出的八大任務之一的“實行審計全覆蓋”中,要求堅持“黨政同責、同責同審”成為《框架意見》的一個亮點,被認為是審計制度改革的一個有力突破。《框架意見》明確指出,“對公共資金、國有資產、國有資源和領導干部履行經濟責任情況實行審計全覆蓋”,“做到應審盡審、凡審必嚴、嚴肅問責”,“對重點地區、部門、單位以及關鍵崗位的領導干部任期內至少審計一次”,“堅持問題導向,對問題多反映大的單位及領導干部要加大審計頻次”。這是《黨政主要領導干部和國有企業領導人員經濟責任審計規定》實施5年多來,根據審計實踐需要,對審計對象、審計重點、審計頻率的進一步明確,對黨的領導干部和政府領導干部承擔職責的進一步明確。
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強調,要“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失職追責”。從當前我國的實踐情況看,公共資金、國有資產、國有資源管理、分配、使用等各方面,很多決策都是黨政領導干部一起做出的;從審計實踐看,審計揭示的財政資金使用、民生政策落實、重大項目建設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政府領導有責任,黨的領導也有責任。如果黨政不同責、不同審,當初決策的事項就很難深入審計下去,存在的問題就很難追究到具體責任人,審計監督也就無法發揮應有的作用,審計監督全覆蓋也就失去了實質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還多次指出,黨委要加強對經濟工作的領導。從現實情況看,在推動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貫徹落實,促進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黨委、政府都承擔著重大責任,而且黨委承擔更大的責任。近年來,國家審計主要是對政府的主要領導干部開展經濟責任審計,對黨委主要負責同志的經濟責任審計開展得相對較少,使得審計監督存在一定盲區,審計在問責追責、督促整改方面還存在抓手少、力度弱等問題。實行“黨政同責、同責同審”的原則,可以使這個問題得到較為可行并且穩妥的解決。實踐表明,只有堅持“黨政同責、同責同審”的原則,才能更好地以“人的全覆蓋”為實現公共資金、國有資產、國有資源的審計監督全覆蓋提供保障,也才能更好地發揮審計在黨和國家監督體系中的重要作用。
有理由相信,隨著《框架意見》及相關配套文件的貫徹落實,各級黨委、政府都將更加重視審計工作,加強審計工作領導,聽取審計工作匯報,解決審計工作面臨的困難,支持審計機關依法獨立開展審計工作;更加重視審計成果的利用,將審計監督與黨管干
部、紀律檢查等結合起來,把審計結果及整改情況作為考核、任免、獎懲領導干部的重要依據。
(作者系中國內部審計協會會長)
編輯:鞏盼東
關鍵詞:黨政同責 同責同審 審計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