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中國網12月16日訊 近日,《北京市積分落戶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下稱《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至此,北京成為北上廣深四個超大城市中最后一個提出積分落戶政策的城市。
對此,中國問題學專家、北京理工大學教授、經濟學家胡星斗在接受中國網《深讀》記者采訪時表示,“這是一種比較公平合理的落戶方式,過去外地人想獲得北京戶口是比較困難的,而積分落戶讓一些人有了希望。當然,這個政策是希望更多地引進高科技人才、金融人才。”
記者通過調查發現,多數北漂對實施積分落戶政策表示支持,而對于獲得北京戶口最主要的優勢什么,大部分人給出的答案是可以解決子女的教育問題。但是,也有個別人表示并不在乎是否擁有北京戶口。
渴望北京戶口多為解決子女上學問題
來自安徽的張意發今年35歲,如今是一家地產公司的高管。在北京打拼的十年間,張意發既結了婚也買了房,如今還有一個5歲的孩子,如果沒有戶口的約束,張意發也許早已決定扎根北京。然而由于夫妻二人都沒有北京戶口,孩子在北京就學無望,已被送回老家。張意發表示自己“強烈需要”北京戶口,“孩子馬上要上小學了,沒有戶口上學都是難事,我們一家人也將面臨離開北京的選擇。”
30歲的劉小雕則稱她對北京戶口“沒感覺,不覺得戶口會給我的生活帶來什么變化。”去年產子的她選擇在沈陽購置了一套房產,原因之一就是出于對今后孩子上學問題的考慮,“如果孩子到了年齡在這邊上不了學,我們就一起回沈陽。”而在看過這次的《意見稿》后,她打趣到,“看現在的條件,等我能落上戶的那一天,孩子可能都畢業了。”而采訪中,多位北漂在回答這一問題時均提到子女上學問題,有的采訪對象甚至表示,“如果能把孩子的上學問題解決了,北京戶口不要都可以。”
對此,胡星斗也指出,“如果沒有北京戶口,上幼兒園、小學、中學會比較困難,大學更是難上加難。這也可能是較多外地人想要獲得北京戶口最主要的原因。”
《意見稿》個別規定被吐槽:設置更多障礙
26歲的郭聰是一名即將畢業的博士后,目前他正在忙于尋找一份能解決戶口的工作,在仔細瀏覽過《意見稿》之后,郭聰感覺“這樣的積分落戶政策意義并不算大”。
“這個意見稿屬于方向性的規定,比較籠統,細部的區分度不夠,在京連續繳納社會保險7年的考核時間又太長。當然,這似乎與北京一貫的人口控制策略一致,管控和限制的東西比較多。”郭聰認為,“一般而言,積分政策更多的是要化解原有戶籍制度的不足和障礙,應該釋放更多積極信號,明確區分標準,增加融入城市發展的途徑,而非人為設置更多的障礙。”對此,劉小雕也感到“條件泛泛不明確,要求很難達到”。
據悉,除了一些人反映的考核時間較長之外,此次的《意見稿》規定的多項減分條款,其中遭到吐槽的是“居住地由本市其他行政區轉移到城六區的申請人,每滿1年減2分,最高減6分;就業地和居住地均由本市其他行政區轉移到城六區的申請人,每滿1年減4分,最高減12分。”對此,南開大學社會建設與管理研究院院長、教授關信平在接受《深讀》記者采訪時表示,這樣做的目的是出于人口能夠向城市中心以外疏解的考慮。
“北漂”張意發在看過《意見稿》后認為,“感覺落戶北京多了個機會,是件好事。”而在得知這一消息后,41歲的齊小青好奇的是“積分標準會是多少”?盡管齊小青已經在北京居住15年之久,并且早已嫁給北京當地人,但是她仍然表示“還是很想要一個北京戶口”,原因是“因為養老福利好”。
的確,擁有北京戶口具有一定優勢。胡星斗介紹說“過去擁有北京戶口的優勢非常大,比如可以購買經濟適用房;可以獲得北京低保,北京的低保檔次相較于全國是比較高的;此外,對于就業機會,北京是大力促進當地人就業的,比如一些社區會主動介紹工作等。”
北漂建議:細化政策,讓各類人群都有機會落戶
采訪中,多位受訪者對《意見稿》都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張意發希望,“積分標準過高而且復雜,希望降低難度;落戶前,希望能能更好地解決外地孩子接受九年義務教育和高考的問題。”
劉小雕建議,“要細化政策,讓各類人群都有機會落戶,都有歸屬感。”同時,她更考慮到將來如果進行積分評定時,為了方便民眾,一定要開通“網上辦理審核”。此外,她也樂觀地表示,“不能被政策左右,一定要有個好心態才行”。
而丈夫是北京戶口的齊小青則提出“是否可以以家庭積分來考量”。
郭聰認為,就北京當前的發展來看,重要的不是限制人口,人為設置人口上限,而是增強基礎設施建設的科學性、交通功能區劃的合理性以及人口的流通性,最終形成一種人在戶在,人走戶隨的有進有出動態平衡,而非現在人戶分離、人在無戶的不健康狀態。如果居住狀態的登記變動與人口的流通是同步的,那么戶籍制度及其本身所導致的很多問題,包括地域的不公平、隱含福利等都會慢慢被解決。
對此,關信平分析說,“積分落戶是政府一種不得已的選擇,百姓希望政府提供相應的公共服務,但是目前不能全部滿足,徹底改革目前還辦不到,積分落戶可謂是替代性的政策。”
編輯:曾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