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打開中國發展的動力轉換之門
新華社北京12月17日電題:調結構:打開中國發展的動力轉換之門
新華社記者
人類歷史上,還從未有十幾億人口的國家,成功跨過中等收入陷阱,躋身發達經濟體。
面向“十三五”,克難前行,完成“驚險一躍”,方能順利地邁向復興的彼岸。
穿越經濟發展“三峽”,創造新的發展奇跡,必須打開一扇門。
這扇門就是結構。
這是攸關民族復興、百年夢想的抉擇,是一場必須完成的自我革命。
大視野下再認識:結構調整是發展之要
6.9%——今年前三季度,我國經濟在換擋中繼續保持穩定增長。
如何看待這一數字背后中國經濟的發展態勢?
權威人士指出,當前經濟下行壓力難以消減,有世界經濟亂云飛渡的波及,有中國自身體量龐大的新特點,但根子是結構性問題,看似需求放緩,實則有效供給不足,經濟增長內生動力正在發生重大變化。
衡量經濟發展有兩把標尺,一把是總量,一把是結構。前者代表的是速度和規模,后者反映的是質量和效率。
從歷史視角觀察,外延式增長是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發展的主要特征,正是廉價要素大規模投入和潛在市場需求集中釋放的強大動力,支撐起令世界驚嘆的快速增長。
但毋庸諱言,舊動力的落點通常打在需求側,短時間可以為經濟下滑“剎車”,為啟動經濟“點火”,但長期過度使用則會給經濟造成結構性破壞。
“實踐表明,長期過度使用強刺激、高投資等宏觀政策,只會帶來生產要素錯配、投資回報遞減、企業活力下降、產能嚴重過剩等副作用。”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部主任張占斌說。
當前,經濟下行一個重要原因是工業增長下滑,而工業下滑主要是產業結構不適應需求變化,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嚴重。
內蒙古鄂爾多斯,典型的資源型城市,總量巨大卻結構單一,因煤而興也因煤而痛,繁盛時被冠以“小香港”,蕭條后一度被媒體稱為“鬼城”。
曾幾何時,巨量的市場需求讓煤炭價格一飛沖天,但對速度與擴張的追求最終讓這一行業陷入“資源詛咒”。
產能過剩已成中國經濟運行中最致命的“惡性腫瘤”——
經歷了一輪又一輪的產能擴張,鋼鐵、石化、有色、建材等行業產能都達到或超過上限,絕對過剩和周期性過剩同時顯現,PPI連續近50個月負增長,企業盈利狀況持續惡化,生產領域已現通縮。
新常態下,如果說產能過剩是結構性問題的表象,經濟運行逐步呈現的一系列新特點、新規律則直指結構性問題的本質。
需求條件不同以往——
傳統的“三駕馬車”中,出口拉動經濟的作用明顯弱化,投資尚有空間但帶動力已然下降,高端產品供給不足導致消費集中爆發力減弱。
供給條件深刻變化——
“人口紅利”快速消失下面對“劉易斯拐點”挑戰,資源環境承載力接近甚至達到極限,成本提升讓全要素生產率增速持續下降。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經濟要發展,發展應是有效益、有質量、可持續的發展。風險挑戰倒逼之下,調整結構、轉換動力是必然選擇。
今天的鄂爾多斯,黑色煤炭轉化為清潔能源的質變時刻在進行著,痛定思痛,一場以煤為主角的結構調整、產業轉型攻堅戰已經打響。
守住信心,共克時艱,就能守住經濟發展的希望。這是必須經歷的轉型陣痛。
新常態新分化:結構調整迎來“重要窗口期”
廣東東莞厚街鎮,中國最大的制鞋出口基地。
盡管出口量上升15%,但東莞綠洲鞋業總經理、臺商李嘉泉仍感到沉重壓力:出口單價被壓低了2%,三千多元的月薪還招工不足,而在越南不到一半的月薪就讓年輕工人蜂擁而至,做一雙鞋的成本至少低3美元。
距此60公里的深圳,曾經是依靠“三來一補”代工快速崛起的城市,如今卻是另一番景象。
建立特區35年來,深圳已完成幾輪大的產業升級、結構調整。今天,在深圳居主導地位的支撐產業已經從“三來一補”變成了高新技術產業,華為、中興、騰訊等一個個令國人驕傲的名字使得這里生機勃勃。
世界經濟發展的歷史經驗表明,從中等偏上收入國家邁向高收入國家這一階段,恰恰是產業結構變化最劇烈的時候。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行業區域分化明顯,既是嚴峻挑戰,更是結構調整和動力轉換的寶貴機遇,由此帶來的市場出清、產業升級的“重要窗口期”,稍縱即逝,必須牢牢抓住,這是關系我國發展全局的一場深刻變革。
牢牢抓住“重要窗口期”,就要更新發展理念,強化創新驅動——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強調,必須把發展基點放在創新上,形成促進創新的體制架構,塑造更多依靠創新驅動、更多發揮先發優勢的引領型發展。
牢牢抓住“重要窗口期”,就必須夯實基礎,力推實體經濟轉型升級——
任何一個經濟強國都離不開強大的實體經濟支撐。國內實體經濟面臨成本快速攀升、競爭力不斷減弱等突出困難,資金出現“脫實向虛”傾向,必須盡快扭轉。
放眼“十三五”,既是結構調整的“劇烈承壓期”,更是結構調整的“重要窗口期”,有著一系列有利條件,一些積極變化正在發生。
——釋放“人力資源紅利”,提高全要素勞動生產率仍大有空間,將成為重塑新動力的核心。
——經濟總量的“蛋糕”日益擴大,為結構調整提供了回旋空間。2015年前三季度我國經濟總量近50萬億元,前10個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近13萬億元,能夠承受結構調整的代價。
——結構趨于優化的苗頭已經顯現,需求、產業、收入分配、空間發展等結構,正在出現歷史性“拐點”。
——新技術的涌現,特別是互聯網技術應用和相關產業的突飛猛進,為后發國家提供了結構調整“彎道超車”的巨大可能。
“‘互聯網+’時代個性化生產、個性化消費是大勢所趨。”國務院參事湯敏認為,這不僅創造新的需求,更是結構的優化和再造。
結構決定未來——
如果把經濟體比作人體,那么結構調整就如同人體的新陳代謝。經濟下行既是巨大的挑戰,更是“騰籠換鳥”、調整結構、轉換動力的良機。
分化孕育希望——
新常態下的中國經濟,已經顯現出現代服務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的新希望。必須牢牢抓住結構調整的“重要窗口期”,吐故納新,接力前行。
大調整新路徑:向改革要動力、向市場要動力、向創新要動力、向協調要動力
大調整當有新路徑。
如果說“失衡”是當前我國經濟結構的最主要標簽,那么“均衡”就是結構調整、動力轉換的主攻方向。
結構性改革能否取得重大突破,政策舉措是否對路有力,將決定中國經濟動力轉換的成敗。
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是新舊動力轉換的關鍵旋鈕——
進入“十三五”,中國經濟發展的重點已不在擴張經濟總量,而在提高經濟質量,一言以蔽之,就是提高生產率。
好比西醫的強心針和中醫的湯藥調理,經濟學家認為,供給側改革重在依靠包括簡政放權、放松管制、降低企業稅率、推進財稅金融改革、提高創新能力等一系列長效措施,最終將推動社會生產力水平的整體躍升。
以市場之手出清過剩產能,這是新舊動力轉換的關鍵之舉——
“產能過剩出清關鍵,是依靠市場之手實施兼并重組,按照消化一批、轉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的思路,讓沒有市場前景的、該倒閉的企業倒閉掉。”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主任祝寶良說。
打開動力轉換之門,更需“創新”這個第一動力——
創新,是未來中國必須遵循的五大發展理念之首,在中國決策者心中重過千鈞。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必須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勞動、資本和技術創新是支撐一國經濟發展的三大要素。在投資增速下降、人口紅利弱化的大趨勢下,中國已經到了靠創新投入來驅動經濟的時候,不可逾越,別無選擇。”中國社科院原副院長李揚說。
一方面推進創新突破,把舊動力積累的優勢轉化為新動力成長的條件,這是動力轉換的關鍵所在。
另一方面促進結構性改革取得重大突破,這將決定結構調整和動力轉換的成敗。
“獨特的創新模式正讓中國成為全球創新領先者之一。”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客座教授布魯斯·馬科恩認為,中國大規模、高增速、多樣化的市場特色,正使其成為競爭性創新行為的“培養皿”。
大盤取厚勢,官子有妙招。
推進城鄉、區域協調,是動力轉換的又一出“大戲”——
如果用下圍棋來形容中國區域發展,從沿海到內地,從布局“金角銀邊”到“決戰中部”,隨著棋局行至中盤,中西部地區有望締造出不同于“沿海增長極”的“內陸增長極”。
城鄉一體、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并重、經濟建設國防建設融合,發展空間將在協調中拓寬,發展后勁正在協調中增強。
目標既定,路徑清晰。中國經濟向著更均衡更優化的結構奮勇攻堅。
……
“十二五”即將收官,“十三五”正待啟航。
此時此刻,處于發展關鍵時點上的中國,愈發吸引全世界的矚目和傾聽。
從安塔利亞到馬尼拉,從巴黎到約翰內斯堡,國家主席習近平不斷向世界傳遞推進結構性改革的強烈信號——
“要解決世界經濟深層次問題,單純靠貨幣刺激政策是不夠的,必須下決心在推進經濟結構性改革方面作更大努力,使供給體系更適應需求結構的變化。”
“我們強調堅持進行結構性改革,著力解決經濟中的深層次和中長期問題,讓中國經濟走得更好更穩更遠。”
“實施優化產業結構、構建低碳能源體系、發展綠色建筑和低碳交通、建立全國碳排放交易市場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形成人和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
“經濟全球化時代的工業化需要利用好國內國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發揮好自身比較優勢,實現資源全球配置。”
……
這是創新增長路徑的關鍵抉擇——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這不僅是我國發展理論的又一次重大創新,也是引領經濟結構重塑的一場深刻變革。
藍圖振奮人心,目標催人奮進。
前進路上,盡管會有巨大的改革陣痛,盡管會有諸多的風險挑戰,但我們有更堅定的意志、更科學的方法,打開結構之門,激活增長動力,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推動中國巨輪向著“兩個一百年”目標揚帆遠航。(記者張宿堂、陳二厚、趙超、劉錚、王宇、韓潔)
編輯:曾珂
關鍵詞:打開中國發展的動力轉換之門 調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