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秀·風采秀·風采
葉辛:好的作品應該寫在人民的心坎上
他是知青作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位,他的作品深入刻畫了一代“上山下鄉人”幾十年的人生軌跡。三十多年筆耕不輟,創作了許多記錄時代又感動時代的優秀作品。本期《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文藝名家講故事》欄目對話當代著名作家葉辛。
葉辛
十年知青生活是人生寶貴經歷
46年前,我19歲,從上海到貴州農村插隊。雖然去之前我做了各種思想準備,但到了那,還是覺得自己準備不足——艱苦的條件讓我有些措手不及。我舉三個細節:第一,住的是泥墻茅草屋,沒有窗戶,我們在墻上鑿一個洞,在洞里嵌一塊玻璃就是窗戶。男知青還好,女知青生活很不方便,泥墻茅屋干裂以后,裂出一條條的縫,她們只能將報紙塞在縫隙里,再貼一張報紙來阻擋墻面透光。第二,上海是一個平原城市,幾乎沒有山,云貴高原就不一樣了,有句話叫“開出門來就爬坡”,隨時要準備上坡和下坡。我們每天干完活,不管男女都要扛著鋤頭走很長的山路,而這對于我們這些城里長大的孩子來說,是非常辛苦的。第三個細節就是生活習慣的不同,當地有句俗話叫“貴州人怕不辣”,在幾個吃辣的省份中最不怕辣的就是貴州。初到貴州,跟當地老鄉說做飯不要放辣椒,結果炒出來的菜還是辣的,老鄉說不放辣椒他就不會做菜。由于水土不服,很多人皮膚都長出黑塊,很癢。剛去的第一年最厲害,春、秋季節高發,到了第二年稍好一些,三到四年才能消除。
我在貴州農村插隊一共10年7個月,從最開始號召“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到結束我都經歷了。那十年的蹉跎歲月給我的人生帶來了很大的改變。從創作的角度來說,這10年7個月是我人生一段寶貴的經歷,我的作品如《孽債》《蹉跎歲月》等都與這段經歷有關。
葉辛著作《孽債》封面。資料圖片
用作品呈現歷史、警示后人
在寫《蹉跎歲月》這部長篇小說時,我有三個想法:一是想通過這部小說表達我們這一代人的思想;二是想寫出不同知識青年的不同命運;三是這段歲月雖然過去,但希望我們能正視并認真對待,汲取教訓留給后人。小說出版和電視劇播出后,引起了特別大的反響,我想原因就是作品反映了我對那個時代的深刻思考。
對于此,我有一件親身經歷的事情。我們公社有位知識青年,表現非常好。我們每天勞動有一項工作是做磚坯。像我這樣的勞力,一天從早干到黑能打80塊磚,一般農村勞動力能打300多塊,300多塊可以得12個工分,而這位青年一個人從早到晚能打600多塊,說明他是非常用心在做事。每次廠礦招工人,我們大隊書記都會把他推薦到公社,但每次到縣里就會被退回來,前后退了3次。后來,大隊支書不服氣,帶他到縣知青辦問個究竟,得到的回復竟是因為他家庭出身不好。這讓這位青年很壓抑苦悶,一天要抽兩包煙,搞得手指都被熏成了蠟黃色。
人們對當年那段知青歲月的回憶有說青春無悔的,有說青春有悔的,有說整個青春都荒廢的,我都能夠理解,而且我覺得都特別真實。當年知青大約有兩千萬人,怎么可能要求這兩千萬人對這個問題有一個共同的看法?但在那段艱苦的生活里,每一個人都有一個共同的認識:就是要生存下去,這是對這一代人的磨煉。經歷過那段歲月的人,無論是后來從事了什么職業,在遇到困難的時候,我相信都能夠堅強地面對。
我前后寫了十本和知青有關的書。2008年,天津白話文出版社出版發行了《葉辛知青作品總集》。知青這段歲月雖然過去了,但是我想讓下一代人知道我們曾經走過這樣的彎路,這也是我這么多年來一直以“知青”為題材進行創作的初衷。
作家要關注社會現實問題
我寫過一部反映農民進城務工的小說叫《問世間情》,主要講的是在上海的農村進城務工人員組建臨時夫妻的現象。我最早關注這個社會現象是在1998年。先在廣西南寧,后在廣東,再后來在上海近郊,我都發現了這樣的現象,哪怕到了現在情況依然存在。進城務工人員在改革開放過程中、在我國城鎮化進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沒有他們的辛苦付出,就沒有這么多高樓大廈和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們之前關注進城務工人員更多是從經濟層面來看,但是設身處地想一想,進城務工人員收入提高了,天天接觸的是北京、上海、廣州這樣大城市的生活圈子,肯定也會羨慕大城市的生活。而作為一個正常的人,肯定也會有個人精神層面的需求。
對于社會現實的關注,讓我開始著手創作關于他們的小說。但是當我真正開始寫的時候,就碰到了麻煩。因為我不熟悉這個群體,要寫好他們,就要走進這個群體。后來我深入到一個合資工廠里,和工人們交朋友。在那里,我和工人一起在食堂吃飯,還去了他們住的地方。他們的最低工資每月有三千多元,每天在流水線上工作8個小時,收入還可以,但是他們的感情世界、精神需求卻存在無法彌補的空白。
《問世間情》這個作品所反映的是臨時夫妻現象,應該算是一種灰色婚姻,介于道德行為和不道德行為之間,介于應當和不應當之間,存在合情的可能但又是一種不合法的行為。新時代的進城務工人員不但希望物質生活得到改善,而且有更多的精神需求。社會應該考慮到他們這方面的需求。在寫《問世間情》的時候,我希望能通過我的筆觸讓更多人關注這個群體,關注進城務工人員的精神需求。文藝工作者處于社會輿論的前沿,反映基層民眾的呼聲,我們藝術工作者責無旁貸。
好作品能讓社會變得溫暖
去年,我參加了習近平總書記主持的文藝工作座談會。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民是文藝創作的源頭活水,一旦離開人民,文藝就會變成無根的浮萍、無病的呻吟、無魂的軀殼。
我認為,習總書記提到的“人民”應該是一個廣義的概念。對于作家來說,就是要帶著一顆熱愛人民的心深入到生活當中,懷有深切的感情對待我們的生活、我們的國家,對待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民,想他們所想、視他們所視,用自己真實的感受創作出人們喜愛的文學作品。
要接觸生活中的真實,不是說你到城中村去走一遭、到工人當中走一遭就能了解的,你需要長期深入并和他們交朋友,他們才會把故事告訴你。記得,我的小說《問世間情》里寫到一位24歲的小伙子住的是200元一個月的房子。當時有位同志給我提意見,認為現在上海沒有200元一個月的房子。其實,他不知道,城中村里很多房主,自己搬進了樓房,就把老房子分成二三百元一個月的小間租給單身打工者。這個細節如果不真正深入到生活中是根本不能發現的。
好作品永遠來自人民當中。優秀作家應該將作品寫在讀者的心上,用自己的感受去體驗生活、親近生活,發掘出能夠讓我們這個社會感到溫暖的東西,這樣寫出來的作品才是好作品。
人物簡介
葉辛,1949年生于上海,著名作家,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上海市作家協會副主席,著有長篇小說《蹉跎歲月》《家教》《孽債》等。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葉辛 知青作家 上山下鄉 著名作家 知青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