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荒唐的助學飯局,庸俗的感恩觀念
這場荒唐的助學飯局凸顯了學校領導庸俗的“感恩”觀念。在一些地方的學校,學校領導將學生看做自己的“私有資源”任意調配,“大家長”的作風已成為習慣性作為。
企業向貧困生捐了款,學校卻要求貧困生“籌錢”請企業、學校及村鎮干部吃飯,否則就取消受助名額。這事發生在合肥宿州埇橋區朱仙莊鎮宋廟小學,雖然貧困生籌集的飯錢沒有用出去并被陸續返還,但這場“助學飯局”引發的風波尚未平息。
這是一場什么樣的“助學飯局”?除了荒唐,很難再找到其他詞匯形容,而這場荒唐的“助學飯局”,足以讓人見識學校領導對“助學”“慈善”認知的狹小格局。扶弱濟困是傳統美德,知恩圖報也是優良品質,但是,一旦以蹩腳的形式將兩者鏈接,勢必會異化“扶弱濟困”的初衷,甚至會觸發圍觀者的憤怒情緒。
很難將這場“助學飯局”風波的責任歸咎于捐助企業,因為企業壓根不知道飯錢來自受助學生。追責的板子無疑應打在學校領導身上。據報道,捐助儀式結束后,學校開了9桌飯席“大宴賓客”,參加飯局的還有村鎮領導。試問,村鎮領導和這場捐助活動有何關系,為何一定要出席飯局?如果說村鎮領導從中起到了牽線搭橋的作用,那也是他們的分內之責,有必要接受專門答謝宴請嗎?既然學校經費不足,為何還要大擺9桌?與其說這是助學答謝飯局,倒不如看做是學校領導向村鎮領導獻媚的飯局。尤其令人憤怒的是,如果學生不出錢宴請“賓客”,學校就剝奪其受助名額,這種強迫無疑讓這場助學活動變了味。
一場荒唐的助學飯局,映射出的還不僅僅是學校對慈善認知的偏差。在這則報道的跟帖中,很多網友質疑學校領導“習慣了大吃大喝”。拋開這種帶有情緒的推測,即便從善意的角度排除學校領導“大吃大喝”的“習慣”,這場荒唐的助學飯局也凸顯了學校領導庸俗的“感恩”觀念。或許在學校領導看來,企業對貧困學生有所捐助,學校總應該表達感謝,而飯局是最傳統最簡單的答謝方式。但學校領導絲毫沒有意識到,愛心企業捐助給貧困學生的善款,自己到底有沒有支配權。要挾學生籌錢請飯,會不會玷污這場捐助的善意?可以肯定的是,在一些地方的學校,學校領導將學生看做自己的“私有資源”任意調配,“大家長”的作風已成為習慣性作為。在這種作為模式的支配之下,扶危濟困的善舉被異化,也就不足為奇了。
對于慈善捐助,學校到底該如何“感恩”?真正的感恩方式,無非是用好企業捐助的善款,將善款如實發放到有需要的學生手中,而非以庸俗的飯局去回饋捐助企業,更不該以獻媚的姿態去討好村鎮領導。這一場荒唐的助學飯局在輿論場里激起了不小的漣漪,除了釋放我們圍觀時的憤怒情緒,更應該反思“助學飯局”變異的基因到底從何而來。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荒唐助學飯局 庸俗感恩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