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人妻中文字幕久久,无码色播在线观看,亚洲成av人无码不卡影片一,澳洲精品不打码在线观看

首頁>政協·協商>最政協 最政協

為了“天大的事兒”

遼寧省朝陽市政協的問題意識

2016年01月14日 09:14 | 作者:張寶川 杜軍玲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2015年11月24日,遼寧省朝陽市政協召開常委會議。議題,還是設施農業。

在這次之前,市政協進行了多次調研。一份調研報告,市政協主席李稀雙反復看,親自改,折騰了好幾遍。開會時,他還特地邀請了市委一把手蹇彪書記。

“在朝陽,這是天大的事!”主席臺上蹇彪的聲音顯然有些高。話是說出了李稀雙的心聲,但接下來卻讓他有幾分不安。因為書記接著就點了幾位發展有些問題的縣區長的名。畢竟,那也是這次會議特地請來的政協“客人”。

其實,李稀雙大可不必如此較真兒,因為再有幾個月他就“到點兒”了。但是,他總覺得要有個交代,對老百姓,對歷史,也對自己。

設施農業,一個問題,李稀雙和朝陽市政協委員們已經關注了八年。

為什么八年關注一個問題?

“為什么八年持續關注設施農業?”面對記者的提問,李稀雙說,作為農業大市,農業幾乎就是民生問題的全部,而朝陽農業沒有別的路可走。

“鳳凰鳴矣,于彼高崗;梧桐生矣,于彼朝陽。”朝陽可是個有來歷的城市,相傳《詩經》里的這句詩就是她的名字由來,歷史上是前燕、后燕、北燕先后建都的地方。

然而這么個詩意的地方,卻非常缺乏“濕”意。

朝陽市地處冀蒙遼三省(區)交界地帶,屬于北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日照充足,但降水偏少。1886年至1986年一百年中,朝陽平均1.9年嚴重干旱一次;新中國成立前50年,平均1.3年嚴重干旱一次。

在市政協主席這個相對“超脫”的位置上,李稀雙考慮最多的是,如何發動全市的政協委員,對朝陽大局大勢主要矛盾進行調研、思考和議政。

能大段大段背誦《實踐論》、《矛盾論》的李稀雙有辯證思維,善抓主要矛盾:什么是朝陽市發展的戰略性問題?什么是戰略問題的關鍵環節?

常委會議上,李稀雙提出,朝陽是農業地區,但要以發展工業的方式發展農業,走農業產業化道路——這是“反彈琵琶”。

他接著闡釋,在市場經濟和現代經濟條件下,產業間已經相互融合,農產品基地擴張到足夠規模以后,就一定會生成、幻化出二、三產業來。以我們37%的城鎮化水平,以我們500億的二產水平,要想工業反哺農業,要想城鎮拉動農村,短期內沒有可能。但是把朝陽農業優勢發揮出來,使其生成二、三產業;讓農民富裕起來,提高其消費水平,以此來讓農村拉動城市,農業拉動工業,這不失為朝陽的一個現實的也是戰略性的選擇———這又是“反彈琵琶”。

生長于斯,工作于斯,李稀雙太熟悉這里的一切了。不到兩年就發生一次嚴重旱災,100多年的實踐已經證明,朝陽農業絕不能照老路子走了!

按照常規思路,天旱要抗旱。但他覺得,天越旱越不應該抓常規抗旱,地越少越不宜抓高產低效產業和作物。優勢和劣勢在一定條件下是可以相互轉化的,換個思維方式,傳統農業的劣勢幾乎都是設施農業的優勢:人多地少,利于集中力量發展集約農業;干旱少雨,利于大力發展反季農業。

委員們認同李稀雙的判斷。這不僅因為市委、市政府對發展設施農業的重視,也是因為他們知道,李稀雙在擔任凌源(朝陽屬縣級市)市委書記期間,就曾把設施農業搞得風生水起!

記者采訪時,時值北方農村的“貓冬”季節。而在距離北京400多公里的朝陽農村,卻是一派“賣花賣菜真正忙”的景象。滿山的樹葉已經飄落,而在凌源市瀚邦花卉基地,卻是“滿棚春色關不住”:玫瑰花散發著縷縷清香,新研發的品種竟然還能隨著溫度變幻色彩!

當地人很自豪:這里是北方最大的花卉生產基地,全中國銷售的每四朵花中,就有這里的一朵。

而大約20年前,當李稀雙跟鄉親們說設施農業時,大伙兒還曾敲鑼打鼓集合在一起,不讓建大棚……

認準了這條富民之路,從8年前起,市政協每年至少搞一次關于設施農業方面的調研或視察,每年市政協爭取安排一次關于設施農業方面的專題常委會議。值得一提的是,每次市政協圍繞設施農業的建議案,市委都以文件的形式轉發。2010年,朝陽市委、市政府更是提出實施“百萬畝設施農業工程”,打造北方最大的優質設施農產品生產基地和集散地的目標。

如今,朝陽市設施農業從2010年的80萬畝發展到今天的185萬畝,占全省設施農業總面積的16.81%,居遼寧全省第二位。2014年,全市設施農產品產量實現542萬噸,實現產值150億元。各縣(市)區設施農業主打品種各不相同,實現了錯位發展:北票市被命名為“中國果菜日光番茄生產全國第一縣”,凌源市被命名為“中國果菜黃瓜生產全國第一縣”、“中國百合第一縣”。全市現有設施農產品批發市場37處,農產品95%以上銷往外地,銷售范圍覆蓋了東北三省、京津唐、上海、廣州、深圳等全國各大城市,并且出口到香港、俄羅斯、東盟等國家和地區。

更多人理解了為什么說設施農業建設是“一場功德無量的工程”;更多人理解了,為什么蹇彪說設施農業是“天大的事”!

為什么一個問題關注了八年?

李稀雙擔任政協主席的頭幾年,朝陽市設施農業剛剛起步,當時主要是解決認識的問題、輿論的問題。

對于朝陽來說,發展設施農業是一個戰略選擇,戰略轉折。市政協一些主張和建議,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在社會也產生了認同和積極反響。但戰略轉折,難以一蹴而就,尤其是要讓祖祖輩輩習慣了這樣種地的農民改變做法談何容易。李稀雙推動共識的辦法有時看起來很“土”,但卻管用。

他建議,可以用拉練的辦法。“拉練”,原本是部隊用的一種野戰訓練辦法,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地方上也常常用來現場觀摩,現在很少用了。但是這種辦法可以更直觀、更生動地交流思想,傳播經驗,有效發揮樣板的力量。“朝陽一些農民的市場意識比較差,對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無從感受,這時政府的強力引導,往往比較有效。”“要把行政推動、市場拉動、政策調動結合起來。”

在朝陽農村長大的李稀雙非常熟悉這塊土地上的農民,熟悉他們的優點和缺點,熟悉他們的語言,也知道怎么和他們打交道。

下鄉搞調研,他常常連秘書都不帶,自己就鉆進老鄉的大棚里,走進老百姓的田間地頭,給他們掰餑餑說餡。

政協主席這樣,委員們也這樣。

“應注意豐年惜鐮傾向,盡可能莊稼早收割、建棚早騰地、秧苗早定植”;“應注意苗木適時定植,早收一茬,等于多建1/4大棚”;“應注意科技服務、培訓,當前力求每戶實現一張‘明白卡’”……你能想象到這是他們作的關于設施農業的調研報告嗎?從其中的細致、具體得甚至有些“婆婆媽媽”的建議就能看出,這種報告絕不是“秀才們”關在辦公室里寫出來的!

2010年,市委、市政府實施百萬畝設施農業工程,朝陽設施農業建設進入高潮。在遼寧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朝陽呈現“用一年的時間完成過去10年20年才完成的工作量”的干勁兒。更多的朝陽農民嘗到甜頭。

可是,隨著設施農業的推進,新的問題也顯露出來;建設資金特別是水電配套資金不足,育苗設施不足,個別地方還存在建設用地不足和水資源不足的困難。

差在錢兒上了。怎么辦?市政協組成調研組,下基層摸情況,座談會理思路。在2010年7月28日政協朝陽市第九屆委員會常委會第六次會議上,通過了《關于推進設施農業發展若干問題的建議案》,給出了政協委員們的思考和建議:金融部門應切實降低貸款門檻,簡化貸款手續;增強農村信用合作社放貸能力;搞好各項農業建設資金“捆綁使用”,集中力量支持設施農業建設;建立自己的育苗中心,各級財政對育苗中心建設和生產應予以扶持……

這些建議很快被以市委文件的形式轉發,轉化成生產力。隨后的幾年里,問題一個一個被解決,又一個一個地冒出來。市政協又一個問題一個問題地跟進:調研,思考,提建議,一個一個地提出解決辦法:

2011年解決設施農業規模基礎上的效益問題;

2012年解決設施農業增收潛力問題;

2014年解決制約設施農業的市場建設問題;

……

2015年,主席會議定下來,專題常委會議的選題是設施農業的規模問題。

規模?發展了這么多年,為什么又回到規模上?市政協圍繞設施農業組織的一次次調研視察,報送黨政的一個個建議案,每次都體現著政協獨特的優勢與作用:人才薈萃,位置超脫,深入下去,摸準規律,研究真問題,出些真點子。而真點子,不只是對解決問題有用,更重要的是引導思考,開拓思路,凝聚社會共識。

這八年期間,政協很大部分實際上是在做凝聚社會共識的工作。而共識就不是一次二次,一天兩天能夠形成的。有時候,本已經形成的共識,隨著條件的變化,又出現了新的不同意見,還需要在新的形勢下,尋求新的共識。

經過多年的發展,朝陽市已經成為北方最大設施農產品穩定生產供應基地,日光溫室總面積分別占全國的12.21%和遼寧省的20.15%,列全省第一位。

去年,遼寧遭遇63年以來最嚴重的旱情,全省平均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少6成。其中朝陽市所處的遼西地區的災情最為嚴重。據當地農業部門統計,這次的旱災中,整個朝陽市糧食播種面積一共是580萬畝,受災面積約是363萬畝,絕收面積達到197萬畝。但同樣是旱災,有的農戶損失嚴重,有的種植戶卻能安然無恙。為什么?原來,占全市耕地面積24%的設施農業讓這部分農民增了收,度過了災年。

可剩下的那76%怎么辦?

委員們在調研中發現,雖然設施農業在避災富民方面優勢明顯,但有相當多數的農民還沒有參加進來,而有的村莊,因為棄管閑置等原因,設施農業實際規模在萎縮。一些基層領導干部還在猶豫:規模大了,會不會帶來市場風險,賣不出去怎么辦?也有些領導覺得,農業生產不提供稅收,富民不富財政,擴大規模意義不大。朝陽設施農業到了一個滾石上山、爬坡過坎、不進則退的關鍵時期。

一次次地進大棚,一次次的討論,在去年11月市政協十屆十次常委會議上,當著蹇彪書記和市領導們的面,當著各縣區長的面,委員們用基于實地調查研究的數字對來自各方的質疑給出了回答:朝陽目前生產的設施農產品,95%由客商來買,完全是買方市場,現在不是擔心賣不出去產品,而是要進一步加強市場資源整合,尋求更大的市場主動權和定價權;朝陽市2014年設施農業帶動二、三產業實現產值50億元,純收入增加25億元,同時拉動了市場體系、育苗行業以及建材、物流等行業發展。富裕起來的菜農到城市買房落戶,也刺激拉動了城市發展,說明農業產業達到一定規模,就可以生長出二、三產業,就可以生長出財政……

委員們的建議,市委書記蹇彪聽進去了,縣區長們也聽進去了。書記當場表態:這是決定未來朝陽農業發展方向的會,也是統一思想的會。書記不但自己表態,還讓來的縣長區長們也表態。

開完最后一次常委會議,李稀雙心情格外輕松。走進菜市場,和熟悉的菜農打著招呼,一邊看著那些水靈靈的青菜,想想這幾年他和委員們為“天大的事”付出的心血,馬上就到退休年齡的他感覺到的,是欣慰,是溫暖。

編輯:薛鑫

關鍵詞:遼寧省朝陽市政協 問題意識 設施農業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