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新疆考古發現:3800年前古人就用麻黃草治病
當今醫學界廣泛使用的麻黃草,早在3800年前,羅布泊地區的居民就已廣泛使用了。中科院大學人文學院考古學與人類學系教授楊益民日前對新疆小河墓地出土的干尸頭發進行分析后,發現里面含有麻黃堿、偽麻黃堿等元素,證明當時的居民就已食用麻黃。
楊益民說,羅布泊地區早期的居民長期在風沙環境中生存,易患呼吸系統疾病,而麻黃是當地常見的植物資源。在小河墓地的多座墓葬中,都發現了隨葬麻黃的現象。
“有的放在身上,有的塞進肚子里。”楊益民說,為了弄清楚這些麻黃草的用途,他采集了8具干尸身上的頭發,經科學檢測后發現,頭發中均含有麻黃堿等物質。
麻黃具有刺激中樞神經系統,引起精神興奮,體力上升的體驗。據楊益民分析,古代藥物治療與巫術、原始宗教難以分開,據此可以推測小河文化先民不僅將麻黃作為常規藥物,也是先民宗教信仰中的一部分。
麻黃草,也叫草麻黃、麻黃,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治療感冒、咳嗽、肺炎、支氣管哮喘、關節炎等疾病的主要藥材。如今的大部分感冒藥中都含有麻黃堿成分。
編輯:陳佳
關鍵詞:新疆考古發現 3800年前 古人就用 麻黃草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