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人妻中文字幕久久,无码色播在线观看,亚洲成av人无码不卡影片一,澳洲精品不打码在线观看

首頁>慈善·公益慈善·公益

阻斷“營養的貧困”

——愛加餐項目的探索

2016年01月26日 10:22 | 作者:顧磊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國家營養改善計劃實施5年有余,農村地區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營養改善狀況如何?目前未有詳細的調研數據公布。

中國扶貧基金會聯合中國疾控中心、湖南省疾控中心在湖南省平江縣蜜兒餐項目實施點進行長達半年的數據監測,并于近期發布。數據顯示,受干預的學生,體格發育狀況明顯有所改善,營養水平也得到提升。

公益組織如何為政府查漏補缺?蜜兒餐的背后是該基金會愛加餐項目“四位一體”的靈活機制,該項目在國家營養改善計劃難以顧及的領域提供了有效的補充。

“營養的貧困”仍存在,會拉低GDP

中西部貧困地區兒童營養攝入嚴重不足,受調查的學生中,12%發育遲緩,72%上課期間有饑餓感。學校男女寄宿生體重分別比全國農村學生平均水平低10公斤和7公斤,身高低11厘米和9厘米。這是2011年年初,由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發布的數據。

當年11月,國家推出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就餐。2014年,膳食營養補助增加到每人每天4元錢。經過5年多時間,所有的農村孩子的上學就餐問題得到解決。

吃飽飯后,營養改善的問題是不是完全得到解決了?5年來,中國疾控中心對實施營養改善計劃地區的學生進行營養監測評估,其部分數據通過教育部網站每年有所披露,但目前尚未大規模公布。該中心營養與健康所學生營養室副主任張倩告訴記者,目前,農村地區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營養狀況有了較大的改善。

改善體現在幾個方面。首先,農村學生的身高和體重有所增加;其次,農村學生的貧血率下降;再者,農村學生的微量營養素,比如維生素A、維生素D等營養狀況有所改善。這些改善帶來的好處是,孩子們的消化道和呼吸道疾病發生率明顯下降,同時,孩子們在學校的出勤率明顯得到提升。

張倩告訴記者,現階段,農村學生的平均營養水平與城市學生相比仍有差距。同時,盡管營養狀況得到改善,但離最終問題的解決仍有一段距離。

據中國疾控中心調查,目前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營養不足的現狀有兩個明顯的代表性指標。一是身高體重不足,主要是因為這些孩子缺乏優質蛋白質的攝入;二是蔬菜、水果類食物的品種較少,造成微量元素缺乏。

“國際上早有調研報告指出,從較長的周期來看,營養的缺失會拉低GDP。”張倩說,“孩子們的疾病發生率升高,會降低學習能力,進而影響到其知識水平,降低其成年后的生產力。”

包括張倩在內的專家們指出,“營養的貧困”會造成貧困的代際傳遞,對扶貧事業不利。

半年內,蜜兒餐讓女生平均增重2.9kg

“改善營養的公益項目對孩子們究竟有哪些好處?有沒有可量化的數據?這是我們一直想得到的結果。”中國扶貧基金會母嬰平安項目部副主任問會芳說。

目前,在國家營養改善計劃之外,仍有包括中國扶貧基金會在內的多家公益組織為農村學生營養改善的問題提供解決方案,這些公益項目的可量化解決對于問題的長遠解決有著不小的作用。

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扶貧基金會于2014年委托湖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對蜜兒餐項目受益地區湖南省岳陽市平江縣的3所貧困農村學校開展營養改善行動(蜜兒餐項目)監測評估。

蜜兒餐項目由中國扶貧基金會與如新集團發起,每天為學生們免費提供一次蜜兒餐(富含人體生長發育必需的多種營養成分的營養食品)。該評估試圖衡量蜜兒餐在改善貧困地區學生營養狀況方面的作用。

中國扶貧基金會母嬰平安部項目官員王珞瑋介紹,該評估項目同時選取3所學校進行對照(不做任何處理),通過比較學生食用蜜兒餐前后的營養健康狀況改變情況,并與對照學校對比分析,來評估蜜兒餐在兒童營養改善中的作用,為政府及有關部門提供農村兒童營養改善的基礎數據和建議。

平江縣位于湖南省東北部,是國家級貧困縣,同時是留守兒童大縣,兒童的營養健康狀況令人擔憂。湖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在6個月的監測過程中發現鄉村學生的營養狀況得到改善。

從兒童體格發育來看,半年內,女生在身高體重增加方面表現得更為明顯。女生干預組和對照組平均體重分別增長了2.9kg和2kg,干預組女生體重增長值大于對照組,但沒有增加干預組的肥胖率。

在微量元素測量方面,表現較為突出的是血清維生素A濃度。干預組的血清維生素A濃度增長值大于對照組,總的增加值方面,干預學校為63.5ug/L;對照學校為48.9ug/L。

“目前來看,監測仍不能說明太多問題,因為監測的周期較短,樣本量也不大。今后我們希望加大監測力度。”張倩說。

“四位一體”

可覆蓋鄉村學校需求

“針對農村學生直接開展營養補充,是解決營養不良的有效措施,也是防止貧困代際傳遞的根本方式。”問會芳說。

愛加餐項目屬于中國扶貧基金會教育扶貧、衛生健康扶貧的業務領域。早在2008年,該基金會就開始啟動“牛奶+雞蛋”形式的營養加餐項目;通過在農村地區調研,中國扶貧基金會發現,很多鄉村學校缺乏廚房,于是在2010年啟動愛心廚房項目;隨后,在2013年,該基金會嘗試在農村地區做營養知識宣教;2014年,正式引入蜜兒餐項目。形成了“四位一體”的營養改善支持體系。

目前,699個國家試點縣的9.2萬所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全部實施營養改善計劃,實現連片特困地區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全覆蓋。但在這些試點縣之外,仍有一些省級貧困縣需要公益組織介入,即便是在一些已經實施國家營養改善計劃的地區,仍面臨著廚房設備短缺等資源匱乏方面的問題。

在各地,中國扶貧基金會的愛加餐項目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實施得比較靈活。比如,針對廚房設備短缺的學校捐贈愛心廚房;在供餐方面,有的地方蛋奶類食品較為缺乏,“牛奶+雞蛋”的營養加餐就可以發揮作用;如果當地的蔬菜品種比較少,可能造成孩子們缺乏微量元素,蜜兒餐就可以解決這一問題。

“中國鄉村實際情況千差萬別,項目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實施,我們不僅要解決當地的真實需求,還要確保食品安全。從實際效果來看,‘四位一體’的愛加餐項目的靈活機制,為問題的解決提供了比較好的解決方案。”問會芳說。

營養知識宣教細到食堂大媽

王珞瑋告訴記者,在下鄉調查的過程中,經常會看到這樣的現象:“不少家長挑著雞蛋去趕集,在集市上換取方便面、辣條回去給孩子吃。”

農村地區營養健康教育的需求很大,這也是愛加餐項目在2013年啟動營養知識宣教的根本原因。中國扶貧基金會與中國疾控中心聯合制作了一本營養知識手冊,直接發放給農村地區的孩子;同時,該基金會在四川等地嘗試給孩子們開設營養知識課程,進行“食育”教育,教孩子們認識食物,分辨零食的好壞;此外,基金會還針對當地的校長和老師們開展培訓,“讓老師影響孩子,讓孩子影響家長”。

問會芳透露,因為愛加餐項目涉及不同的供餐方式,其相關群體多樣,因此,在2016年的營養知識宣教方面,中國扶貧基金會采取的是“分梯隊”培訓的方式。

這些“梯隊”包括專家、講師、校長、教師、家長、食堂大媽以及孩子等相關群體。以食堂大媽為例,王珞瑋舉例說:“我們經常看到某個地方學校孩子們食物中毒的新聞,其實往往是由一個小小的操作失誤,比如食物搭配不當引起的。食堂大媽平時在家做飯時形成了習慣,我們只需要給她們培訓講解如何搭配食物,就可避免這樣的失誤。”

盡管營養知識宣教十分重要,但記者在西南地區多個農村地區觀察到,培訓廣泛開展面臨不少困難。比如,在云南某市的一個區,疾控中心負責營養工作的只有兩名工作人員,其營養健康知識培訓難以覆蓋全區師生。

對此,中國扶貧基金會嘗試拓展培訓資源,除了當地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員,還與營養學會、高校營養專家等合作,一方面下鄉開展營養知識宣教,另一方面開發成套的營養健康教育工具包,對“培訓人員”展開培訓,讓他們去輻射更多老師和學生。此外,中國扶貧基金會將營養手冊、宣傳海報等發放給學校和孩子,宣傳營養健康理念。

張倩告訴記者,中國疾控中心重視“以點帶面”,重點開展教師培訓,讓教師將知識帶給更多學生;同時,教師有一定的學習能力,針對他們普及一些基本概念后,他們可以在網絡上搜尋更多知識;此外,也可以通過一些圖書類的“配方”,提高教師群體的營養知識水平。


編輯:薛曉鈺

關鍵詞:貧困 營養 扶貧基金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