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陳滿出生于1963年,是四川綿竹人。1988年,海南建省之初,他辦理停薪留職到海南謀求發展。1992年6月在海口開辦裝修公司。1992年12月,陳滿因一起殺人焚尸案被海口警方羈押,1994年初被判處死刑緩期執行。陳滿堅稱蒙冤,不斷申訴。去年12月29日,浙江省高院再審此案。今年2月1日,浙江省高院依法撤銷原審裁判,宣告陳滿無罪。
2月1日,“國內已知服刑時間最長的蒙冤者”陳滿無罪獲釋,在失去自由23年后,他終于能回到四川綿竹和家人過個團圓年。過去的這些年中,陳滿的父母給獄中的陳滿寄出了約300封書信。
昨日,華商報記者從陳滿的家人處獲得了1998年至2015年的200多封家書的照片,以及家人收到陳滿1993年以來的數十封回信的照片,并獲授權刊發。雖說“一封家書抵萬金”,但這些書信對于一個失去自由的人而言,意義遠非金錢能衡量。
>>300封書信
每月都要給兒子寫信
后來固定18號寫,諧音“要放”
陳滿84歲的母親王眾一清晰地記得,在陳滿獲釋前,她已經有16年多沒見過兒子了——1999年12月,她和老伴陳元成去海南探望兒子,歸途中她重重摔了一跤,腿膝關節骨折,胸口和腰部受損,還留下了后遺癥。之后,她和兒子的溝通方式就只剩下書信和電話。
陳滿的父母共給獄中的陳滿寄出約300封書信。王眾一告訴華商報記者,陳滿入獄后,她每個月至少都會給兒子寫封信。起初,她和老伴會一起寫或輪流寫,后來老伴得了腦病,身體負擔較重,老兩口也有了分工,王眾一負責寫家書,陳元成寫申訴。寫信的時間原本并不固定,后來她把18號定為寫信的“專題日”。“18這個數字好啊,‘幺捌’,‘要放’嘛。”她說。
每次,王眾一寫完信,都由陳滿父親陳元成寄出,“我腿腳不好,都是老伴去寄。郵局的人都認識他了,大家都很熟了。”王眾一說,每次寄信前,陳元成都會把信復印一份保留,“1998年前都還沒這個意識,之前的信都沒有復印。”每次隨信寄出的還有錢和幾本雜志或陳滿想看的書。為不讓陳滿與社會脫節,家人在每月給陳滿的掛號信中加上幾本雜志,最近幾年每月郵寄四本雜志,分別為:《小說月刊》、《小說選刊》、《青年文摘》(每月兩期)。
>>滿滿的愛意
母親用繁體字寫信“沒有心怎么叫愛呢?”
信的開頭大多是一樣的——“親愛的滿兒:你好!全家想念你,全家愛你!”落款則是“永遠愛你的爸爸媽媽”。信中,她會告訴陳滿家里情況,綿竹及周圍世界的變化。封封家書總是熱情洋溢,充滿鼓勵,她會津津樂道公園池中荷花的美麗,細膩地描寫八月桂花的香氣,卻對她和老伴如何被病痛折磨只字不提,信中她總是對兒子說:“為了你我們要努力活下去,你更要好好地活著!”
王眾一寫得一手工整的繁體字,每次寫信都一氣呵成,很少修改。“我一直不會寫簡化字,而且覺得有些字簡化的不對。比如‘親愛’的‘愛’,簡化字‘愛’去掉了‘心’,沒有心怎么叫愛呢?”
每次在信中,王眾一都會叮囑兒子“來電話”,并在這三個字下打上著重號。但能否接到兒子的電話則要看監獄的安排,并不能保證每月一通。“即使能接到電話,每次只有不到5分鐘,根本來不及說什么,只能問個好,道個平安。有時幾個月甚至半年都沒有他的消息——很心慌,但我每個月都給他寄錢、寄書,只要沒被退回來,就說明他還在那,我也能放心些。”
>>兒子的回信
講述獄中生活點滴
堅持稱自己是被冤枉的
陳滿也會給家人寫信,剛開始比較多,后來漸漸少了。母親王眾一說,“他可能都不知道該寫啥子了,在(監獄)里面與世隔絕,都找不到說的,他心里也痛苦啊。”
陳滿寄給家人的信,每次多以“親愛的爸爸、媽媽、大哥、二哥”開頭。透過這些信,陳滿獄中生活點滴漸漸清晰。
在信中,陳滿堅稱自己是被冤枉的,一直在申訴。申訴得到支持后,陳滿在家信中還寫到“所有關心和幫助過我的人,我將終生不忘,我出去一定要親自給他們寫信致謝!衷心地、真誠地、深深地感謝他們的深情厚誼,有機會將登門致謝。”
王眾一說,陳滿在回信中從來不叫苦,“他也不怎么要錢,只要書。”陳滿會在信中讓父母幫他買一些喜歡看的書,如《鄧小平傳》、《孫子兵法》、《資本論》、《鬼谷子》以及一些哲學類書籍,他也鼓勵父母多讀一些哲學類書籍。鼓勵父母要多注意身體,保持心理平衡。華商報記者 劉苗
父母書信摘錄
>>春節寄語
好好地活著 為了公平后的生活好好保重
“你初一早上八點打來電話是我們全家最大的快樂!這快樂一直溫暖著我們的心,這個年過得比往年輕快,因為有了你的聲音。”(2014年)
“春節又將來臨,唯一最想最愛的是你!我們親親的兒子!善良的兒子!清清白白的兒子!從心里吻你!親你!望你保重!天天提高健康水平,好好地活著,為了公平的那一天,為了公平以后的生活,好好保重!”(2008年)
>>鼓勵兒子
公正與正義就像大自然一樣 要相信它是永恒的存在
“只要你有奮進的精神,學習生活有情趣,不斷改進自己健康狀況堅持申訴,這便是對我們的安慰。真誠的愛,無私純正的愛使我們充滿智慧和力量去戰勝一切邪惡和卑鄙!”(1999年5月5日)
“樹枝已發芽,春天來了,充滿希望,充滿活力,公正與正義就像大自然一樣,要相信它是永恒的存在!善良的人終會有善良的好報,這貫穿我所崇尚的真善美。你一定要保重!學習的同時要愛護眼睛。望來信,想念你!愛你的媽媽”(2005年1月30日)
“你的同學同事、同到海南的朋友都關心你,助你一臂之力。律師會不停地為你辯護,相信法律,相信事實會大白于天下。四中全會專題討論決策中國的法律,會開得好,很得人心!相信今天和明天會讓正義展現在我們面前。你一定要把身體愛護好,我們堅決活著等你回來,健康的回來!要堅強,要學偉大的曼德拉!……我們每天都在一起看中央臺的今日說法、焦點訪談、新聞專題等報道的內蒙呼格案,已平反。”(2014年12月18日)
>>生活感悟
只要能活著 一切都可以重新開始
“非典流行,很大地影響人們健康,四川死亡一人,德陽綿竹尚未發現,五一節假也提醒大家勿遠游。我們身體都好,會注意這件事,好好預防,關鍵要提高身體素質,望你好好保重!注意預防,進食前好好用肥皂洗手,觸摸口鼻之前也注意將手洗凈!”(2003年4月22日)
“親身經歷了強大的八級地震之后終于能提筆給你寄封信了,全家平安。你盡可放心,把自己照顧好,多多保重!我們幸運地從強震中能夠得生就很不錯了,只要能活著,一切都可以重新開始。住房基本上不能再住了,家里住房全蓋著一層土,有的東西打碎了,不再去想,盡量安靜下來,讓生活有序,思維有序,身體基本康復就很不錯了。我們能渡過難關,不用愁,國家人民有大難,我們也能理解,積極自救,望你多多保重,提高健康狀況,我們都要堅強地活下去!”(2008年5月27日,汶川八級地震后15天)
陳滿書信摘錄
>>春節祝福
每逢佳節倍思親 感恩父母之恩兄弟之情
“春節已到,望你們高高興興,愉快地度過一個新春佳節。請爸爸媽媽想開一點,思想寬闊一些。不要太傷心,傷了自己的身體,拖垮了自己。我還是認為,你們仍應保持冷靜,心里平衡。雖然,命運對我們不幸,社會對我們極為不公,不負責任,但我們只有與邪惡勢力作頑強的抗爭,竭盡全力去爭取我們的合法權益,向海口市公安局討回公道。否則,我們誓不罷休。祝全家春節愉快!”(1994年2月2日)
“辭舊迎新,一年一度的春節即將來臨,農歷的馬年向我們奔來,悠悠歲月就這樣一輪輪地逝去。每逢佳節倍思親,此時此刻,我是多么地想念你們,想念諸親友,想念那些一切關心和幫助我們的昔日同窗、昨日同事,想念那些善良的人們,那些無私的人們。我感恩父母的養育之恩,兄弟的手足之情……永遠記住那些有恩于我和我們的人,請你們轉告我對他們的感恩之情。并在此祝你們和他們春節快樂,馬年身體健康,平平安安,工作順利。”(2014年)
>>談冤屈
每次聽到媽媽講要堅強 我不斷鼓勵自己與噩運抗爭到底
“這里我什么都能忍受,唯一無法忍受的是精神上的折磨。為什么我遭受不白之冤,巨大的屈辱,公安機關不公的對待,身心和健康、精神遭受如此摧殘與折磨長達1年多還遲遲得不到公正的解決。反而還一再地對我進行審理,繼續關押。這是我無法接受的,這樣的日子還會持續多久。當然,更恐怖的是這個社會還有沒有公正與正義。我簡直不敢去想象。但請你們放心,我一定會照你們的囑咐去處理和對待這一切。你們的話早已銘刻在我心中。”(1994年7月19日)
“想要得到平反昭雪太難太難,一想到如果我的冤案得不到早日平反,一直到坐滿這個刑期,估計最少還得有十五年,那時,不知天是什么樣的天,即使能熬到那一天,一切還有什么意義,有什么價值,我真的很想放棄。但每次聽到媽媽對我講要堅強,要頑強地活下去,看到爸爸媽媽您們寫信告誡我要頑強地生活下去,我才不斷的鼓勵自己,一定要與命運、與噩運抗爭到底。”(1994年)
“學習讓我生活很充實,令我能盡力排除外界干擾,不斷糾正自己的不足,時時周整自己的心理,調理自己的生活,不斷地改善和完善自我。你們盡管對我在這里放心。我仍將堅持每月申訴。我堅信最終正義與光明會戰勝邪惡與黑夜。”(1999年)
>>獄中生活
晚上要加班到11點 1993年每月僅吃飯就要花70元
“這里物價很高,每月僅吃飯就要花70元左右,所以我想如可能,你們每月能否寄100-150元給我。我不想再拖累你們,但為保持較旺盛的精力,有一個較好的身體狀態和清醒的頭腦,以便與命運抗爭,向邪惡的勢力作斗爭。”(1993年12月2日)
“《鄧》(《鄧小平傳》)一書我已看了兩遍,收獲頗不小,我從偉人身上學到了他博大的胸懷、崇高的品質,更學到了他敏銳把握時代的脈搏與契機所必須具備的素質,總是能不斷地善于發現新問題,總結新經驗,采取新方法。它讓我站到了一個偉人的高度來看待這些問題,受到極大的啟發,并引導我、指引我要成為偉人所必須培養的方方面面。我將反復地讀,盡量多地汲取其精華。”(1997年7月16日)
《人人都能成功》我已基本抄完,大約抄了90%左右,一些不怎么重要的便未抄。我認為《人人》這本書極富有人生指導作用,適合于任何年齡層的人去閱讀,且只要有心人,讀上六遍、十遍牢記內容,并努力實踐,必將大有受益。(1997年9月15日)
“現在每天干活時間太長,經常感到很疲倦。平常早上6:30起床,7:30吃飯,搞內務。7:30出工,11:30收工,吃完飯約下午1點睡午覺,下午2:30起床出工,下午5:30或6:00收工。晚上7:30以前有時看新聞聯播,晚上7:30點名(集合),干部講一些事,約30分鐘,或多或少。然后出工,到晚上10-11:30期間收工。趕貨時,中午吃完飯就出工,直到下午5:30-6:00收工,晚上仍然加班到11點左右。有時我就抓緊時間吃完晚飯后睡半個小時,中午一加班幾乎看書的時間沒有。休息和學習受到嚴重的影響。”(2000年)
“每期的《商界》我都從頭看到尾(廣告很少看,因沒多大必要與作用),有些文章還反復地讀,反復思考。我認為唯有如此,才能夠真正學到東西,有所獲,才能真正做到不斷地積累。從商是今后的必然,我必須不斷地學習提高、充實,不斷地汲取與積累,否則當平反昭雪,再度創業之時,難于適應時代的變遷與當時的社會大小環境。現在雖然看書時間少,但我就把零余的時間用來多思考,同樣也有收獲。”(2000年12月19日)本組稿件由華商報記者 劉苗 袁金會 整理
編輯:曾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