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6全國兩會專題報道>本網特稿 本網特稿
由點及面執牛耳
醫衛組委員由取消兒科系反思我國醫學教育體系
人民政協網北京3月7日電(記者 李木元)“兒科人才短缺只是我國醫學人才培養問題的一個縮影,其他專業人才難道不缺嗎?”3月6日醫衛45組小組討論會上,原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常委的反問引發了熱議。
“我贊同黃部長的觀點。婦科缺不缺人?產科缺不缺?精神科缺不缺?其實各個學科在發展中都存在一定的問題,集中起來是整個醫學教育體系的問題。過去我們很多醫學院校的校長多次提過這方面的建議,但始終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國家肝癌科學中心主任王紅陽委員說,應該在政府工作報告和“十三五”規劃中有一個系統科學的表述,來強調醫學教育的重要性。
“這個意見好,我呼應一下。既然是審議報告和規劃,我們可以形成一個45組的統一意見向大會提交一下,行不行?”黃潔夫馬上建議。
“兒科的問題是個點,還要看到整個醫學教育問題這個面兒。這樣才能執牛耳,建言才能有力度啊!”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心內科主任霍勇委員一語中的。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原院長趙平委員馬上插話進來,他說:“這還涉及到一個醫學院校誰來管理的問題。由教育部來管,他們不懂醫,在學科設置上就存在問題。可能由國家衛計委來管醫學院校更好一些。”
趙平的發言引發了委員們的關注。他又說了決策的問題,“上世紀50年代的時候,我們一個學術術語的確定都要在全國范圍內討論,才能做決定。當年為什么要取消兒科系?是誰批準的?將來不是你想恢復就能立馬起效的。那么,統籌安排頂層設計由誰來做?這是一個嚴肅的問題。”
“是啊!這種決策怎么做的?”華西口腔醫學院院長周學東委員做了實例補充:原來華西醫科大學是有婦幼系的,后來在院系調整中就沒了。“我同意王紅陽委員的意見,只強調兒科醫生培養,這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嗎。”
黃潔夫也建議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重點強調一下理順我國醫學人才培養教育體系。“其實上世紀90年代末的醫學院系調整對我國醫學教育體系是一個創傷,給后來的醫改也帶來了很大的困難。實事證明這樣改是不行的,為什么不能修正?
黃潔夫說,醫學院校回到原來不可能了,但是現在由大學來管醫院是有問題的。大學比較重視SCI文章,有多少院士,拿了多少個獎,不太懂醫學,管不好醫療質量。應該恢復醫學院校在醫療工作中的組織作用,如果醫學院校都不在醫改的主戰場,原衛生部管轄的44家醫院都不在醫改的主戰場,這個醫改怎么走啊?”
“醫學院校合并以后,有些學校錄取分數線都不敢往外報啊,比我們上學的時候低多了。”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司司長曹洪欣接過話來。
“你說的沒錯!我1963年進的廣州中山醫學院,當時分數線和北京醫學院是一條線的,現在我都不好意思說中山醫科大學的錄取分數線是多少了。”黃潔夫的話引起了一陣笑聲。
“十三五規劃管5年啊,我看應該在規劃中明確寫上:理順和完善我國人才培養和使用體系。”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心血管病醫院院長胡盛壽委員的總結簡潔明了,得到了大家的附議,一個小組的建議誕生了。
編輯:孫莉姍
關鍵詞:醫衛組委員 兒科 醫學教育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