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6全國兩會專題報道>本網原創 本網原創
對不同所有制企業要一視同仁
人民政協網北京3月11日電(記者 修菁)“對于制度供給改革,我提三點建議:第一,對零土地供給的工業技改項目,尤其是民營企業項目,一律不再作為非行政審批項目;第二,在全國試點區域盡量減少項目能評、環評,在工業園區、產業園區做整體區域能評、環評,制定準入門檻,符合條件的項目就可以免評;第三,建議盡快緩征增值稅或調低增值稅,由17%降到15%左右,這樣就能對相關制造業企業減免稅費7000億元左右。”
3月11日下午,特邀界57組小組討論會現場,坐在后排角落的浙江省政協副主席湯黎路委員語速飛快地就“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如何發揮多種經濟的作用”進行了發言。
“組長,我完全同意湯委員的觀點。我們來自基層的同志,對湯委員所談的問題體會太深了。”與湯黎路坐同一排的一位委員,舉手向小組召集人示意道。
“我們部分行業,對于不同所有制企業進入現在還是帶有一些歧視性。應該放開放寬市場準入,對不同所有制企業進入不能設過多限制。要使各種所有制企業在各種領域能夠進得去、留得住、持久發展,讓他們能夠參與公平競爭,對他們一視同仁、公平執法。”下一位委員已經開始發言,還是有一位委員走到了湯黎路座位旁,與他進行深入的交談。
“關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一方面要關注企業的創新,另一方面政府的制度供給側改革也是供給。我同意湯委員的建議,可以在全國選更多的地進行試點。”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侯云春委員對也湯黎路的觀點表示認同。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意味著要去產能。一些企業的退出,意味著給別人機會。所以,我建議國家相關部門設立市場退出基金,對主動退出的企業給予一定退出產能補貼。就像1998年的去產能,只是那時的對象是國有企業。在這一輪去產能中,不管哪種所有制的企業退出產能,都應該給予補貼。此外,還可以按照企業和銀行雙方自愿的原則,進行一些再轉股。此外還應加大商業保險對企業的支持,由保險公司保障,企業就不會發生大的虧損。這樣也有利于完善社會主義經濟體制,為企業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侯云春接著說到。
“我們今天下午進行了一場大會發言級的小組討論,大家的發言都很精彩。”主持人劉曉凱委員的結束語話音剛落,幾位委員站起身,朝湯黎路委員走去。大家一起走出會場,繼續著未盡的討論。
編輯:孫莉姍
關鍵詞:兩會 特邀界 制度供給改革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去產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