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6全國兩會專題報道>評論 評論
司法供給側改革:從公開公正到公信
全國“兩會”又到了“兩高”時間。昨日上午,最高法院長周強、最高檢檢察長曹建明分別向全國人大報告工作。值得注意的是,“兩高”報告中對過去一年公眾所熟悉的重特大案件幾乎“一網打盡”。
司法機關的職能履行,離不開刑事、民事、行政三大類案件,及立案、審判、執行、監督等模塊化的固有程序。通常,這些具體的職能工作構成了“兩高”報告的主體部分。而那些寫進報告中的典型案例,如世奢會訴新京報等媒體案等,就圍繞這些職能多方位地呈現了司法進步痕跡。
今年尤為引人注目的,還在于“兩高”均對司法改革有較大篇幅的著墨。如最高法重點報告了立案登記制、司法責任制、司法人員分類管理及跨區域法院、巡回法庭等重點改革項目的進展狀況。最高檢也以專章強調深化司法改革各項部署的落實,其中重點在司法責任制、公益訴訟、人民監督員制度、刑事案件速裁程序試點、跨行政區劃檢察院改革試點、深化涉法涉訴信訪改革和司法公開等。
近年來,法治建設驟然加速,司法改革首當其沖。改革無非是對人和權的調整。從司法機關內部來看,司法改革更多表現在職能變化上;而以社會大眾的外部視角,最先看到的卻是司法權的開放。立案登記制是為了讓民眾更方便快捷地接近司法、運用司法并獲得司法的保障。司法人員分類管理、司法員額制則是要通過對司法官的精細化管理,破解“審者不判、判者不審”的司法沉苛,實現權責一致的司法官制度。也只有原來相對封閉運行的司法權逐步走向公開,司法責任制的推進才不至于步履蹣跚。
“兩高”在推進改革中向“供給側”傾斜的特征也頗為顯眼。以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的探索為例,雖然這一改革實踐在2015年下半年才剛剛起步,啟動訴前程序的不過325起案件,正式提起的公益訴訟不過12件,但這些個案示范效應已經顯現,預計今年相關案件數會有爆炸性增長。由于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的重點就定位在生態環境保護、國有資產保護、食品藥品安全等公眾最為關注的領域,反應熱烈在意料之中。這類案件長期游離司法之外,影響大危害廣,成了司法公正的缺口。圍繞“司法供給側”在制度層面拾遺補缺,也是開放型司法的應有之義。在后續的改革推進中,如何克服“案多人少”的矛盾,努力滿足公眾對于公益訴訟的期待,將是檢察機關要直面的問題。
司法改革回應社會需求是司法機關自身使命所系。作為深度介入社會生活的一項公權力,司法權不僅關乎個體的生殺予奪,對社會公共安全保障、市場經濟秩序維護、政府依法行政的實現均具有重要意義。對中國而言,隨著社會司法需求多元化,以公正司法來促進全民守法的邏輯鏈條也會日益強化。
自媒體時代的到來,讓“人人都有麥克風”在公共輿論場上成為可能,司法過程中的一點點程序瑕疵,甚至一點點回應遲延,都可能對司法公信力帶來傷害。司法外部生態環境的變化也決定了司法權只能更開放。近年來,“兩高”對司法公開的推進已成常態。“正義不僅要實現,還要以人們看得見的方式實現。”這是過去在輿論場上常能見到的一句話,如今也經常出現在大法官、大檢察官們的口中。理念的趨同是改革走向成功的前提,司法由公開促公正、從公正到公信的改革路徑,清晰而具體。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司法供給側改革 司法公正 兩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