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人妻中文字幕久久,无码色播在线观看,亚洲成av人无码不卡影片一,澳洲精品不打码在线观看

首頁>尋醫·問藥>健康識堂健康識堂

過度節儉是心理疾病 得治!

2016年03月29日 11:29 | 來源:北京晚報
分享到: 

跟老人一起生活,存在代溝總是難免的。在這些“溝溝坎坎”之中,非常典型、大多數家庭都會遇到的一條“溝”就是老年人的過度節儉。我們都會背誦這么一句話——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可節儉過了頭,非但不受歡迎,還令人反感。對于老一輩人來說,節儉的觀念已經深入骨髓,即使是在豐衣足食的今天,還是有很多老人舍不得吃舍不得喝,為了省錢人為地降低了自己的生活質量,甚至常常做出一些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的事情,讓子女們心疼又大傷腦筋。

怕費電

喝的水都不敢燒開

小林是外地來的北漂,別人都說飄泊在外的孩子格外想家,可小林卻并不怎么愿意回家。除非是過年,否則他絕對不會回去。說起理由,居然是“我爸媽小氣到了你們無法想象的地步,回家都沒法正常生活。”

小林給記者舉了幾個例子:冬天的時候,因為害怕洗衣服用水量大,父母在家里的暖氣管上偷偷接了一個水龍頭,這樣就可以把暖氣里的熱水引出來洗衣服了。對于這個辦法,父母還挺引以為豪,覺得自己很聰明。“可暖氣里流出來的水干凈嗎?我們那暖氣里用的是工業廢水,表面看著清澈,誰知道里面有沒有有毒有害物質啊?可我爸媽就是不聽我的,覺得看著干凈就肯定沒問題。”

小林說,每天洗臉也要用熱水,為了省這點燒熱水的電錢,父母每天晚上將兩個大號的可樂瓶子裝滿水,放在暖氣上焐熱,第二天早上拿來洗漱用,一家人都用一盆水洗。“家里的暖氣本來就不怎么熱,水隔著塑料瓶子焐一晚上也頂多是溫和一點點,不像冰涼的水那么扎手而已。有一回我實在覺得涼,就放在燃氣灶上燒了幾分鐘,結果被媽媽說是浪費。”

家里的飲水機,也不能隨便開,因為燒開水要用電。每次都是燒一會兒,覺得水熱了就關掉。爸媽的理論是“純凈水不用燒開了,生的就能喝”。去年過年時,幾個舅舅來做客,水燒了一會兒爸爸就過去把開關關了,小林覺得水涼了,就過去打開,爸爸又過去關掉。以至于后來舅舅們接出來的都是涼水。舅舅們沒說什么,可小林卻覺得面子上掛不住了,因為他帶了女朋友回家過年。這一幕都被女朋友看在了眼里,小林覺得自己都快抬不起頭來了。

為省水

每天倒騰十幾個盆

梁女士的媽媽也是從那個困難時代走過來的,多年來形成的勤儉節約的習慣一直保持著。吃穿用行上節儉一點也就罷了,家里人也都理解,從來不干涉老人。可獨獨有一個習慣,讓全家人很難接受。那就是舍不得用自來水沖馬桶。“用自來水多貴啊,沖馬桶又不需要多干凈的水,你們就是愛浪費!”老人總是喋喋不休,并且身體力行地踐行著自己的“節儉經”。家里洗菜的水她從來都舍不得倒掉,都在一個一個的小盆里攢著,等著下次沖馬桶時用。還有家里人喝剩下的茶水、洗衣服用的水等等,凡是能存著的,她都要留起來。就這樣,家里大大小小的盆子越來越多。每次上完廁所,老人都要到廚房去,把一個個小盆里的水倒到大盆里,再顫顫巍巍地端到衛生間里去沖馬桶。

從廚房到衛生間還有段距離,老人挪著小碎步,盆里的水晃晃悠悠,稍不留意就會灑出來。每次沖完廁所,還得返回來清理地上的水漬。晚上的時候,老人起夜次數多,每次都去端水,還要在衛生間里搗鼓那些大盆小盆,咣啷咣啷的盆子碰撞聲,嘩啦嘩啦的倒水聲,讓沉睡的家人不堪其擾。

最讓人揪心的是安全隱患。有好幾次,老人被灑在地上的水滑了趔趄。每次梁女士看到媽媽去倒水,心里都捏著一把汗。因為老人的腿有毛病,做過膝關節置換手術,現在兩個膝蓋都是人工的,她走路時必須小心,萬一跌倒摔傷,后果十分嚴重。“說我媽摳門吧?其實她老人家真不會算賬,節省沖馬桶的水能省下多少錢?萬一她踩到水漬滑倒,那換個人工膝蓋就好幾萬,這還不算手術費、住院費……關鍵是萬一出事,她自己得受多大罪啊?這不是錢能衡量的。”梁女士跟記者說,她不止一次地勸說過母親,把這些道理擺給她聽,老人口頭上答應得好好的,可還是改不了老習慣。梁女士無奈地說:“冬天還好一點,等到夏天,存了好幾天的臟水還會散發出難聞的氣味,還容易滋生蚊蠅,傳播病毒。可我家老太太就是改不了,拿她一點辦法都沒有。”

賣酒瓶

砸傷手指掉指甲

尹女士的婆婆是個脾氣很好的老太太,在這個婆媳關系極難相處的時代,她們婆媳二人能把關系處得像母女一樣,著實難得。婆婆掛念著孫子,雖然家里雇了保姆,她還特意從老家趕來幫忙看孩子。一家人其樂融融,原本很舒心,可婆婆來了一個多月,尹女士漸漸覺得有點不適應了。原因就是婆婆節儉得讓人不能接受了。

“這樣的事情太多啦,我都不知道該從哪件開始說起。”尹女士告訴記者,婆婆洗碗時從來舍不得用洗潔精,很多碗碟還沾著油漬就直接放進了碗柜;土豆、紅薯都發芽了,她也舍不得扔掉,削掉皮之后繼續吃;嫌小區旁邊的菜市場菜貴,她總是舍近求遠,坐著公交車去三四公里以外的城鄉接合部趕集,來回的車票錢可能都比她省下來的菜錢多……

跟梁女士的媽媽一樣,尹女士的婆婆也常干些得不償失的事情。去年,婆婆不知從哪兒撿了幾個啤酒瓶子,非要拿到廢品收購站去賣。“幾個啤酒瓶子,能值兩塊錢嗎?”尹女士心里抱怨著,但也拿婆婆沒法,只好陪她去。到了收購站,發現那里沒人,尹女士就跟婆婆說先把瓶子放在那里,回頭看到收廢品的人,跟他說一聲,瓶子是我們放在那里的,讓他給算下錢就好了。可婆婆不依:“你說瓶子是你放的,可人家不承認怎么辦?”

拎著這一兜子啤酒瓶回去也挺沉的,正巧看到附近有個井蓋,婆婆靈機一動,說先把瓶子放井里,改天再取出來賣給收購站。兩個人費了很大勁才搬開井蓋,放好瓶子。可就在他們放回井蓋的時候,一個不小心,井蓋狠狠地砸下來,砸傷了婆婆的大拇指。婆婆的大拇指立即紫的發黑了,疼得直掉眼淚。后來,傷口還化了膿,醫生給用了藥,讓受傷的指甲脫掉,用了半年多的時間才長出新的指甲。這期間,婆婆什么活都干不了了,而治療的費用也花了近千元。“錢的事還不算什么,關鍵是疼啊,當時婆婆疼得都想吐了,就為了幾個破酒瓶子,值得嗎?”尹女士說,受傷以后,婆婆也很后悔,說以后再也不拾瓶子了,可沒過多久,她就好了傷疤忘了疼,照樣往家撿瓶子。不光撿瓶子,有一回還撿回了一雙破皮鞋,“我看著還挺好的,一點也不壞,要不給你穿吧?”面對婆婆一臉的好意,尹女士真是哭笑不得。

老人要走出

貧困的記憶陰影

其實,不光是梁女士、尹女士和小林的父母,很多老年人都有“節儉”的習慣,而且在這方面真是“一山更有一山高”。記者隨機采訪聽到各種吐槽,“我們家都快成垃圾場了,公公就連一個破塑料袋都舍不得扔。來客人時用完的紙杯,他也都攢起來,問他以后還要用嗎?他說不用,但就是要留著。”“我下樓去買包一塊錢的皮筋兒,婆婆都要說我浪費,說什么綁個頭發一根就夠了,去理發店跟別人要一根就好了,居然還去買。”類似的例子不勝枚舉,“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可老人的這些節儉過頭的習慣讓很多年輕人大傷腦筋。

對于老年人這個“節儉”法兒,西城區平安醫院心理科主任鄭曉星并不陌生,在她所接診的人群當中,這是常見的現象。鄭曉星說,勤儉節約是傳統美德,但如果節儉已經達到了上文所說的程度,就已經不是普通的節約,而是極端案例了,需要進行心理調整。在心理學上有個名詞叫做“囤積心理”,就是形容很多老年人的心態。這部分老人經歷過社會動蕩、大饑荒、物質極度匱乏等特殊的歷史階段,因此形成了心理匱乏,他們總是竭盡所能地想把東西攬在手里,盡可能地節省每一分錢,覺得這樣才安全。比如有些老人喜歡撿垃圾,甚至用一堆廢品堆滿房間,就是因為他們覺得這樣才有安全感。這種心理是那個貧困的時代給他們留下的抹不去的心理烙印。而現在的年輕人生活在新時期,物質生活已經很富足,沒感受過缺吃少穿的難處,少有危機感,所以不能理解老人,甚至有人會跟老人發生沖突。

那么,老年人和年輕人應該如何調適自己的心理呢?鄭曉星說,老年人節儉了幾十年,現在想讓他們一朝一夕就改過來是很困難的。所以,年輕人還是要盡量理解老人,給予他們關懷,讓他們覺得生活是有保障的,慢慢放下那些不安全的心理包袱。另外,還要給老人安排一些業余活動,讓他們有更多的機會接受外界的信息,看到時代和社會的發展,感受物質生活上的進步。而老年人自己也要多開闊眼界,盡量多接觸社會,不要總停留在對過去的回憶當中。 


編輯:趙彥

關鍵詞:過度節儉 心理疾病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