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教育電商是一條“鰱魚”
寧波市教育部門正在建設一個叫“甬上云淘”的網絡商城,出售包括試卷、教學課件在內的教育資源商品,他們立志打造一個教育界的淘寶網。當地教育部門不僅鼓勵企業機構入駐,還鼓勵在職教師開設網店,將自己的教學資源上傳,靠點擊量賺取報酬。有關負責人稱,這一項目的目標是讓更多的人用更少的成本獲得更優質的教育資源,以緩解當前的家教熱和擇校熱。(3月30日央廣網)
幾天前,一位教師在線授課一小時收入一萬多元的新聞,引發了廣泛的社會關注。一時間爭議不斷,有人認為這是公開的有償補課,有人認為這與傳統的有償家教和在外兼職并不相同,且教育法等相關法規中找不到教師不得兼職的法律依據,教育部相關規定也未明確對網絡教學做出要求;還有教育管理者對此表示,既不完全反對,也不支持……輿論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如今,寧波準備推出“教育淘寶”,為在線輔導提供了一個基于現實的新的審視視角。
應該承認,“互聯網+”的無孔不入,既是一個無可回避的現實,也是一個不可阻擋的趨勢。在這種顛覆性的演進過程中,不只會重構人們的學習生活方式,還會重新定義很多人的工作方式。事實上,近年來社會培訓機構的線上教育,早已是風生水起。即便是校園教育,也不乏“互聯網+”的身影——杭州十四中早在2013年就面向全校開設了在線學習平臺,教師在平臺上布置作業并在線答疑輔導,以利于學生的差異化發展。
當前,在高等教育層面,起步于發達國家的慕課(大規模開放的在線課程),已在全球范圍內勃興。通過互聯網收看哈佛、斯坦福等國際知名大學的在線開放課程,已變成現實。去年4月,教育部出臺《關于加強高等學校在線開放課程建設應用與管理的意見》,旨在積極順應世界范圍內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的新趨勢,實現大學的優質資源共享。在高等教育層面已被鼓勵的新生事物,似乎沒有理由在中學教育層面被“防火墻”阻攔。
在校園教育的基礎上并行推出在線輔導,有多重積極意義:一者,在優勝劣汰的師資競爭環境中,實現了打破時空限制的優質教育資源的開放與共享,有利于促進教育公平和緩解擇校熱;二者,學生們只需一元到十幾元的花費,就能上一堂優質輔導課,較之線下高昂收費的輔導班具有明顯的價格優勢,同時也符合“共享經濟”理念,具有明顯的進步價值。
面對“互聯網+”的強大滲透力,不能一味從舊有的規則定式出發去爭議對錯可否。李克強總理曾講:“互聯網+”改變了企業營銷模式和管理模式,政府的監管模式也必須與之相適應。這個道理,對教育行業來說也是成立的。
從這個意義出發,官辦“教育淘寶”是一個可以嘗試的新生事物。只有先有相關嘗試與實踐,才能為規范線上教育積累經驗,進而為厘清官方平臺的屬性定位、在職教師線下線上角色與薪資、公共服務與市場界限等奠定基礎。否則,任何爭議都不過是紙上談兵,無力阻擋在線輔導的無序生長。現實在于,共享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強烈,因此,教育供給側優化應該做出回應。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教育電商 寧波“甬上云淘” 網絡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