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海昏侯文物展啟示錄:先輩創造了輝煌的歷史
日前海昏侯出土文物展正在首博展出,吸引全國各地熱愛歷史文化的人、關注歷史文化的媒體爭相參觀、報道。媒體多以文物發掘和墓主人的身份確認做新聞點進行報道。參觀展覽的人有的只關心這些國寶級文物的經濟價值;有的想看看漢代皇帝的奢靡生活是什么樣等。實際上展覽給我們更大的啟發在于,能夠讓人們體會到,幾千年來,中華民族的先輩們創造了輝煌的歷史文明和先進手工藝,增強了后人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上世紀90年代有個外國人對我說,你們國家在幾千年前就制造出這么精美的玉器、青銅器,現在看來你們制造飛船進入太空,領先于世界科學技術的前列沒問題。
有的國家認為,他們才是優等民族。其實細想,千百年前,先輩們就使用筷子吃飯了,某些國家還用手抓飯吃。外國人使用的高足酒杯,實際上中國的商周時期就使用過了。只要深入地了解大量的古玩文物并且看得多了,便會認識到,中國何止只有四大發明。如果了解了自己的歷史,我們也必定產生民族的優越感。
回憶30年前我在科研所工作時,認為各種金屬材料、器件、化工材料都是進口的好,設備也是外國的好,感覺外國什么都好。那個時候不了解,不知道自己民族的科技成就,認為我們一直是落后的。但是從上世紀80年代涉入古玩行業以后,觸摸到歷史上各個時期的古玩文物,從眾多的遺存中我深深地感受到先輩們的智慧和創造力,產生了對中華民族文化的崇拜。
習總書記指出,在欣賞這些域外文物時,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就是對待不同文明,不能只滿足于欣賞它們產生的精美物件,更應該領略其中包含的人文精神……
李克強總理強調,文物是不可再生的歷史文化資源,是國家文明的“金色名片”,加強文物保護管理和合理利用,對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提升國民道德素養、增強民族凝聚力具有重大意義。中央的重要講話,說明了對中國歷史文化傳承的重視。文物體現的是歷史上勞動人民的創造力,體現著優秀的人文文化。但現在有很多人缺乏歷史知識,原因在于長期以來老百姓沒有權力、條件,也不允許市場流通和收藏古玩,把買賣和收藏古玩視為違法。所以很少有人能夠親身感受祖宗留下的文化遺產。那時,并沒有認識到收藏對提高國民的道德、信仰、價值觀起著極其重要的促進作用。通過收藏能夠切實增強我們的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大量的古玩、文物長期被封存在國有體制的庫房里,得不到傳播和文物資源的有效開發利用,人們看不到也觸摸不到。到底文明在哪里,優秀在哪里,具體體現在哪里。由于國有體制的封閉及文物政策的嚴控,造成了人民群眾的歷史知識匱乏及缺乏認知,在社會上鬧出很多大笑話。例如,有的把李時珍說成是蘇東坡的媳婦;有的把古人使用的銅鏡說成是銅鍋的鍋蓋;有人到處尋找大明光緒瓷器;有說中國經歷唐、宋、元、明、清,除此之外再沒有了等等。可見我們對歷史的了解膚淺到何等程度。這些笑話不是偶然的,是當前一些不適應改革開放和社會進步的文物政策和法規所造成的,同時也是這個民族自己封鎖自己歷史文化的結果。它不利于民族信仰和民族文化的傳承。
對文物的重要作用及保護意識淡薄的情況下,失去了傳統的文明道德理念,不講誠信、道德缺失、崇洋媚外等現象頻出。實際上文物政策放開,不但不會損害和流失文物,相反卻會提升人民的文明行為和道德素養,增強保護歷史文物的意識。
改革開放的30多年,民間收藏活動充分證明,不但豐富了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保護了大量歷史文物的事實。文化領域也需要用新發展理念進行改革和提升,促進社會充分利用文物資源,引導人們了解中華歷史,記住歷史,不忘歷史,熱愛中華,實踐證明文物收藏回歸于民,必然會產生巨大的愛國意識以及中華民族的凝聚力。(作者系國家發改委價格認證中心古玩藝術品價格認定專家)
編輯:陳佳
關鍵詞:海昏侯文物展啟示錄 先輩創造 輝煌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