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史記·資政>戰爭硝煙戰爭硝煙
紅軍粉碎“縱火”謠言
1935年春,紅軍到達貴州、云南,逼近金沙江。5月9日紅軍開始圍城,劉元瑭下令掃清“射界”:大肆拆毀、焚燒城外民眾住房。當時,紅軍并沒有全力攻城。在部隊充分休整后,5月12日14時至晚,中共中央在會理城郊鐵廠召開了政治局擴大會議,確定了中央紅軍決定立即北上,越大渡河向四川的西北部前進,建立川陜甘根據地的行動方針。14日晚,中共中革軍委做出了向西昌地區前進的行動部署。
接到劉元瑭的求救來電后,指揮國民黨中央軍“追剿”的薛岳卻“穩扎穩打”,只是派國民黨湘軍將領李韞珩部“跟蹤追擊”。等李韞珩部報告紅軍已無蹤跡后,薛岳才于5月19日到達會理附近,“解”劉元瑭之圍。薛岳親自慰問守城負傷官兵,并由劉元瑭陪著巡視守城工事和搜集紅軍攻城挖地道的資料,還代表蔣介石嘉獎劉元瑭,并犒賞一萬元,同時命令“湘軍”繼續追擊。
雖然紅軍根本沒有攻打西昌的打算。但守衛西昌的劉元璋、劉元琮卻緊張起來,準備效法守會理城的劉元瑭的“經驗”:為掃清“射界”,拆毀、焚燒西昌城外的民房。由于害怕老百姓反對,劉元璋還假裝召開“說明會”,讓大家“為保城池,顧全大局”。在會上,還暗中主使西昌商會會長“代表百姓上書,請求燒掉城外房屋”。
當發現紅軍警戒部隊距離西昌還有30里時,劉元琮先將城門用土石封閉,再下令放火,頃刻之間,共計燒毀“街二十八條,民房三千七百余家,寺廟十余座”,幾天內,西昌城黑煙滾滾,烈火沖天;昔日繁華的商業鬧市、貿易中心皆付之一炬,給人民生命財產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失。
對于流離失所的老百姓,守軍卻一律不許他們進城,也不采取救濟措施,任憑四散逃離,更有一些守軍趁機劫掠。劉元璋更向蔣介石發出電報,編造紅軍正在“猛攻西昌城”,還誣蔑紅軍“殺人放火”,搞得蔣介石不得不派飛機在西昌城上空投大洋以鼓舞士氣。
然而,紅軍根本沒有進攻西昌,這讓劉元璋的謊言無法得逞。為了搪塞蔣介石,劉元璋等人只好繼續采取“蒙蔽措施”。“湘軍”李韞珩部奉薛岳命令趕到西昌后,發現紅軍根本沒有來過西昌,且有數百名老百姓跪在道旁,頭頂狀紙在哭訴告狀。劉元璋見狀,趕緊向“湘軍”將領解釋說:“這些人都是告紅軍的。”
李韞珩部在湖北江陵和紅軍作戰時,也曾干過先放火燒民房、再污蔑紅軍放火的事,因此對于劉元璋的行為當然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不久,被紅軍俘虜的川軍排長龐云及其部眾,在接受紅軍治療后回到了川軍隊伍。龐云等告訴同僚說:“紅軍不但不殺人,對我們還很客氣。他們官兵服裝一樣,都在一起吃飯,營長、連長都不拿架子。如不告訴我們,根本就分不清哪個是官。”劉元瑭知道后,立即把這批人全部殺死“滅口”。
事實上,經會理過西昌北上的紅軍,根本沒有到西昌城下,僅向西昌方面派出了一點行軍警戒部隊,大隊則越過西昌城取捷徑直插西昌以北的小廟,經禮州到達瀘沽。紅軍所過之處,秋毫無犯,并處處保護群眾利益,尊重少數民族和當地群眾的風俗習慣。紅軍的警戒部隊,在發現西昌城外著火時,還奮不顧身地幫助群眾救火。
紅軍到達禮州后,開倉放糧,救濟災民,并召開群眾大會,向當地群眾講解紅軍的宗旨和紀律,揭露國民黨的陰謀,還槍斃了兩個冒充紅軍企圖縱火燒房、嫁禍于紅軍的特務。
這些舉措深深地感動了當地群眾,讓紅軍受到了各界群眾的擁戴,很多青年還加入了紅軍。在事實面前,劉元璋兄弟企圖嫁禍于紅軍的陰謀不攻自破。
編輯:曾珂
關鍵詞:紅軍粉碎縱火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