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慈善·公益慈善·公益
解決養老院“一床難求” 上海試點老年照護需求評估機制
截至2015年底,上海市閔行區60歲以上的戶籍老齡人口共29.55萬,占戶籍人口總數的27.7%。根據全市“9073”的養老格局,其中只有3%的老人能進機構養老,而養老院又經常存在一床難求的情況,“排長隊+塞條子”成了老人進入養老機構的常見模式。不過,記者近日采訪獲悉,閔行已開展試點老年照護需求評估機制,經全市統一的后臺計算,評定等級最高的將優先享受最緊缺的護理床位。
母親骨折子女無力照顧
今年89歲的祝老太與老伴獨自居住在家,平日里女兒會時常前往照料,生活尚能自理。不過,去年11月2日,祝老太不慎摔了一跤,經檢查腿部骨折,這一意外狀況一下子打亂了家里的生活節奏。母親臥床不起,父親也年歲已高,照顧老人的擔子一下子全都落在了女兒趙女士的肩頭。
趙女士年過六旬,24小時的照料讓她感覺有些難以支撐?!澳赣H晚上2小時就要起來上一次廁所,因為腿腳骨折了,我抱著她去廁所時,自己也摔倒在地?!壁w女士說。
于是,趙女士來到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想咨詢是否能將母親送往私立養老院,以減輕一些負擔。在此過程中,工作人員得知,趙女士母親屬于無保人員,便建議其可以提出進入公辦養老院的申請,享受老年照護服務。
進不進養老院得看“卷子”
很快,兩位評估員上門來到了祝老太家中。他們從居住樓層到老人進食、行走、大小便以及疾病情況等,逐項詳細詢問記錄,并填寫了一份調查表。
“評估人員提的問題非常具體,還帶了一疊厚厚的‘卷子’,從我母親的智力、體力、自我照顧能力等各方面都進行了解。”趙女士告訴記者,不僅如此,其還在此過程中詢問了子女相關情況。
這份表格數據經過全市統一的后臺計算,在規定時間內,為祝老太給出了相應評估照護級別,認定她可以進入街道公辦敬老院進行護理。
其實,這份評估報告正是閔行目前開展老年照護統一需求評估工作的一個縮影。記者了解到,在閔行區,有服務需求的60周歲及以上的戶籍老年人,都可向戶籍所在街鎮社區事務受理中心提出服務申請。街鎮平臺收到服務申請后,2個工作日內對老人基本資料、經濟狀況和醫保資質種類等進行審核。對于需要評估的老年人,區老齡事業發展中心(區級平臺)委托第三方機構安排上門評估。第三方機構6個工作日內上門評估,形成評估信息并反饋至區級平臺,由區級平臺上報至市級平臺估分計算并確定照護等級。區級平臺反饋結果給街鎮并進行網上公示評估結果。街鎮平臺根據區平臺的服務需求結論,進行服務分派。老人如果對結果有異議,可申請復核評估。
據介紹,評估結果從輕到重分為1到6級,1-3級享受居家養老生活照護,4-5級可入住養老機構,6級才能享受最緊缺的護理床位。由此,低收入、身體差的老人優先享受基本養老資源。
今年6月將在閔行推廣
今后,老人在哪里養老,事先會有工作人員進行調查評估,判別需要哪個級別的養老服務,再為其分派適合的養老服務模式,以確保服務資源與服務供給的匹配。
“隨著評估標準進一步完善和結果公開透明,讓有需求的老人有了盼頭,申請時只須‘排隊’,不用‘條子’,實現養老資源的配置更加公平有效。”閔行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自從采取網上預申請與窗口受理相結合以來,截至今年3月初,區老年照護統一需求評估相關試點街鎮已有69人提出申請,完成評估54人,符合條件有34人,其中居家養老15人、機構養老18人、護理院1人,目前已對符合居家養老和機構養老條件的33位老人提供了相應服務。
記者了解到,根據相關實施方案,該模式目前已在莘莊鎮和江川路街道試點,今年6月起將在全區范圍內推廣實施。
編輯:王慧文
關鍵詞:需求評估機制 養老院 老年照護 養老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