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提高鍛煉質量比保障鍛煉時間更重要
教育部9日召開新聞發布會,對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的《關于強化學校體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詳細解讀?!兑庖姟芬?,嚴禁各校削減、擠占體育課時間,要確保學生每天能夠鍛煉一小時。對于學生體質健康水平持續三年下降的地區和學校,將在教育工作評估中實行一票否決。(5月10日《北京青年報》)
追溯歷史不難發現,對中小學生鍛煉時間的具體規定,早在2006年教育部就曾會同國家體育總局等部門頒發了《關于開展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的決定》的文件,彼時文件就要求“用3年時間使85%以上的學生能做到每天鍛煉一小時,并至少掌握2項日常鍛煉的體育技能”。盡管在此后的幾年時間里,各級部門也再次以文件的形式對這一核心主題進行過強調和落實,但就這十年的具體情況看,其執行效果卻并不理想,中小學生的體質也并沒有得到質的提高。
可以預見的是,經過這么多年的“醞釀”以及此番國家層面的再次重申,提了多年的一小時鍛煉時間必定會在各級學校得到保證。雖然就當下的情況而言,這可能是最好的一個結果,但它卻并不是中小學體育鍛煉取得的最后勝利,因為比保障鍛煉時間更重要的,還有鍛煉質量的提高。
就拿每天鍛煉一小時來說,大多數學校其實都對它有著莫大的誤解。很多老師會錯誤的認為,只要學生在運動,只要他們走出了教室,其鍛煉的目的就算達到,但事實上卻并非這樣。運動健身學的相關知識早已告訴我們,要想達到理想的健身效果,時間上的保證只是一個很小的參考因素,在此之外,還必須綜合考慮運動的強度、密度,以及運動所承載的負荷,如果偏廢其一,其都不可能達到想要的目的。
此外,雖然當下一些地區已經將體育考核的成績納入中考的評價體系中,但而受傳統應試觀念的影響,很多學校在開展體育活動時,往往都是圍繞著體育考核的功利目的展開的,這導致的直接后果便是體育課及其它體育鍛煉時間,都被異化成了體育考核的訓練課及練兵場,而全面的、高質量的體育鍛煉卻被“排擠”到了背后。再退一步講,即便一些學校想花大力氣將體育鍛煉落到實處,但礙于運動場地、運動設施以及優秀師資的掣肘,使得他們在執行國家的這一規定時也就顯得有心無力,而這種情況,在廣大的中西部邊遠地區又表現得尤為明顯。
由此來看,如果相關部門在落實《意見》的具體過程中,不制定配套的體育鍛煉考核規則、不改善舊有的體育成績評價體系、不在資金上給予落后地區足夠的支持,那么,僅有時間保障的體育鍛煉便難有質量上的提高,而提升學生身體素質的承諾也就不過是一句喊得響亮的空話。(張 劍)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鍛煉質量 鍛煉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