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人妻中文字幕久久,无码色播在线观看,亚洲成av人无码不卡影片一,澳洲精品不打码在线观看

首頁>慈善·公益慈善·公益

探訪貴州山區慈善學校 國際志愿者成靚麗風景

2016年05月20日 16:34 | 作者:蔣韡薇 | 來源:中國青年報
分享到: 

16歲的王明華正在學做蠟染,這個生在黔西南安龍的布依族女孩,此前并不會這項傳統手工藝。目前她是貴州盛華職業學院的一名學生,她用蒸汽熨斗把一塊白色粗布熨平,用鉛筆在上面勾勒出自己最喜歡的蝴蝶和魚的紋樣,然后用一支中空的竹筆,蘸上在電飯鍋里熬成液體的蜂蠟,小心地沿著鉛筆痕跡暈染上去。完成一幅一平方尺大小的蠟染繪制,對她這個新手而言需要4個小時。這個作業將和其他29個女孩的作業一起,送染坊,經過染色、脫蠟,蛻變成商品,送往市場銷售。


美國志愿者老師梅根在教學生跳舞。貴州盛華職業學院供圖

美國志愿者老師梅根在教學生跳舞。貴州盛華職業學院供圖


每個走進教室的人,都會被那細致的紋樣迷住,由衷發出“哇,太漂亮了”的贊嘆。讓王明華和她同齡的少數民族姑娘們一起,成為“大國工匠”的一部分,是孫偉的理想之一。帶著想辦一所“不一樣的學校”的情懷,美籍華人孫偉和一個有海歸背景的團隊,在貴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惠水縣的大山里,創辦了貴州盛華職業學院,至今已經運作了5年。

孫偉在一篇闡述辦學理念的文章中寫道:對貧困農村家庭來說,培養出找得到工作并獲得較高薪資的學生更具現實意義。當他最初走訪貧困村寨進行招生時,想的就是改變一些貧困孩子的命運。

盛華職業學院章程里明確規定:“舉辦者對于學校不要求取得合理回報,對于每年辦學結余不進行分配,僅用于學校發展建設投入。”學校目前有在校生2854人,80%的學生來自貴州貧困家庭。

這所學校是“不一樣”的:在課堂上,老師講的不是考試內容,而是最實用的動手操作能力。作業即作品,作品即產品。學生們學做蠟染,學做手工人偶,學習刺繡,每件作業都會到市場接受銷售檢驗。

這所學校還是“非主流”的:2015年,學校文理科錄取最低分數線比貴州省提檔線分別高出61分和31分,學校不是為此沾沾自喜,而是憂慮因此招收到了更多的城市學生,繼續這樣發展下去可能有悖于辦學初衷。學校開設了許多貌似“無用”的特長課,包括網球、橄欖球、太極拳、街舞、攀巖,校門口甚至建有一座幾層樓高的專業攀巖墻。因為在創辦者看來,這些特長課有助于培養“有幸福感的合格公民”。

社會上圍繞學校的爭議也不可避免地存在,有人質疑,學校開始對所有學生全免費,現在部分免費,還是“公益慈善學校”嗎?一位校領導說,建檔立卡的貧困生,可以通過很多渠道獲得國家和社會的伸手即得的各類補助,極其容易形成“我貧困,你應當給我”的惰性思維和伸手要的習慣。所以,如何平衡好對愛心資助支持、對社會的感恩付出,是一個很大的難題。校方毫不避諱地把這一段寫進了《貴州盛華職業學院教育扶貧、產業扶貧、社會扶貧白皮書》,并努力通過一系列章程和做法引導學生學會自立和感恩。

家境貧窮的學生,可以向學校申請愛心基金,但是綜合測評必須居于所在班級前80%,無違法違紀行為,無不良嗜好,無不及格記錄,不酗酒,吸煙者須承諾自申請之日起半年內戒煙。

周日,18歲的楊小梅還在學校博物館值班,這里是她勤工助學的崗位。她父親過世早,母親改嫁,楊小梅和爺爺一起生活,家境貧困,因為愛心人士的捐助,她每個學期可以得到1000元的補助、每月400元的勤工助學工資。她經常每頓飯只買兩元錢的飯菜,“想把錢省下來,過年給爺爺買件新衣服。”根據校方統計,過去3年全校累計有2660個學生參與勤工助學,占學生人數42.01%,累計發放勤工助學補貼858537元。

在盛華,國際志愿者是一道靚麗的風景,平均每年有30位國際志愿者在這里教授英語和興趣課,他們不領取薪水,每人每月只有1200元人民幣的生活補貼。Hugh Henry一家來自美國,他在美國海軍陸戰隊擔任過20年文職,退休后他帶著夫人和5個孩子來到中國。在廣州居住了一段時間后,他偶然得知盛華的外國志愿者計劃,便申請來到這里。

他用手機拍下每個學生的照片,注上名字,“這樣我就能記住他們每個人”。他喜歡穿著中式的對襟衣服去給茶學系的姑娘們上課,一邊泡茶,一邊教她們如何用英語賣茶。他還從學校茶葉基地里移來幾棵小茶樹,種在自家陽臺上。

“這里的孩子,每個都很特別,充滿了能量,他們未來都可能去公司工作或者養育孩子,我們希望幫他們了解到自己的特別之處。”Hugh的夫人說,在美國的生活更舒適,但在中國更有意義。“在大城市,個人環境和自我意識太強了,在這里,孩子們考慮更多的是家人而不是自己。”

Hugh夫婦經常在學校食堂就餐。總會有學生在這時跑來找他們聊天。“有個學生說他將來想帶自己的兄弟去外面旅游,另一個孩子將來想建個養老院。我覺得他們的想法太棒了!”

這樣的奉獻者每天在學生身邊,構成了最好的言傳身教。一位外國志愿者工作期滿離開前,手繪了一幅畫送給Hugh夫婦——一個大大的繁體的“愛”字。

志愿者Nancy臨走前,收到學生楊梅為她親手編的一個竹筐,竹筐里還附著一張字條:感謝您給我的一切,我希望我長大后,也能成為像您一樣愛幫助別人的人。

2015年,學校決定設立500萬元的愛心幫扶基金,亮點在于將感恩回報正式寫進基金章程。學生感恩回報承諾:享受基金學生畢業后,當本人的年收入達到5萬元,或者夫妻收入達8萬元以上,至少連續10年每年將自己年收入的3%(或夫妻收入的2%)捐贈到貴州盛華職業學院愛心幫扶基金,用于幫扶貧困的學弟學妹。

孫愫愫,學校的第一屆工商管理學院畢業生,2014年和2015年,她先后向學校捐贈1202元和1250元。對于她來說,這就是感恩。互聯網營銷專業2015屆畢業生劉蘭桂,從實習開始每月向學校愛心基金捐贈10元。

由于地理位置偏僻,如何吸引優秀人才來學校工作,一直是校方努力解決的問題。2015年,孫偉提出了“歸巢計劃”,希望優秀畢業生回到學校工作。

陳永利,來自惠水縣大坡村,是學校的第一屆畢業生。她來的時候學校還在建設中,現在,她已經是“歸巢計劃”的一員,參與學校酒店管理專業的教學,以及數據小鎮咖啡館的運營。陳永利讀書時聽過孫偉的講座,印象最深刻的是孫偉教育學生們,提問時要先向大家問好,然后自我介紹,再提問。“其實,這是最基本的禮貌培訓,當時我們真的什么都不懂。”陳永利實習時到了一家五星級酒店,在實習期間,她表現優秀提為領班,正式工作后不到1年,就升為主管。這時,學校找到她,希望她回來工作。她沒有太多猶豫就回來了,雖然學校的收入比在酒店低,但她覺得“這是最好的回饋母校的方式”。

和陳永利一樣,王興平也放棄了在上海的工作回到學校。初中時因為貧困,父親希望他輟學去打工,他沒有同意。班主任介紹了盛華職業學院,他得到學校的資助減免了學費,還爭取了打掃廁所的勤工助學工作,每個月能得到300元的補助。他通過面試獲得了到一家知名互聯網公司的實習機會,在坐了28個小時硬座后,他第一次到了上海,在那家公司上崗從事電話營銷工作。得知學校實施“歸巢計劃”后,他也放棄高薪回來工作,目前在數據小鎮帶領一個20多人的團隊,從事網絡輿情和互聯網口碑營銷的工作,盛華職業學院的網絡宣傳,也是他的小團隊在運營。

周日下午,王明華和幾個姑娘一起回到教室,繼續未完成的蠟染作業。教室里很安靜,她偶爾抬頭看看墻上掛著的照片,那是已經畢業的學生,穿著干凈漂亮的衣服在北京的合影,笑容是陽光的,甜美的。老師說,她們在北京的實際月收入已經超過8000元,制作的少數民族人偶還被選為國禮送給外國友人。王明華很期待,她知道只要自己努力,也可以走出大山,有不一樣的人生。


編輯:王慧文

關鍵詞:山區慈善學校 貴州 國際志愿者 蠟染 公益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