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古毛毯氍毹首次在新疆洛浦縣博物館展出
3塊大小不等、以紅色為主色調的古毛毯,盡管殘缺不全,但顏色鮮艷如新。特別是一塊長2.2米、寬1.95米的地毯上所織37個人物形象,里面可以找到希臘文化、亞述文化和伊朗文化的元素。剛剛正式對外開放的新疆和田地區洛浦縣博物館,因為這幾件鎮館之寶,吸引了眾人的眼球。
新疆洛浦縣博物館展出的一塊氍毹。資料照片
氍毹(qú shū)是古人對毛毯的稱謂。這些氍毹于2008年在距離洛浦縣城西28公里處的比子力墓葬(山普魯墓葬群之一)被盜挖,2010年被洛浦縣公安局和文廣局辦案人員追回。洛浦縣博物館館長吐爾洪·多來提介紹,當時共有5塊氍毹,均屬于國家一級文物,目前展出的3塊是首次面世。
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德國漢堡大學伊朗學博士段晴2008年第一次接觸到洛浦氍毹上的文字圖片時,斷定氍毹上的字符是婆羅米字母,為于闐文字。段晴說:“這批氍毹太特別了,它上面除了有于闐文字,我還發現了源于蘇美爾文字的阿科德語。蘇美爾文字是兩河流域文明的體現,蘇美爾文字和于闐文字共同出現在這批氍毹上,說明這批氍毹傳承了人類最古老的文明。”
段晴進一步解釋說,氍毹上的那些人物,她一個個地在希臘文化、亞述文化和伊朗文化里找到了出處?!半ㄒ钥棶嬓问酵瓿闪藬⑹?,也就是在氍毹上做連環畫。這批1500多年前氍毹上的圖案,講述著古代巴比倫的史詩英雄吉爾伽美什與希臘的神靈相遇的故事。實際上,早有學者關注到吉爾伽美什的傳說以及希臘文明的痕跡廣泛存在于阿富汗、巴基斯坦的歷史文化遺跡之中,但在新疆還是首次發現?!?/p>
玄奘《大唐西域記》中記載:“瞿薩旦那國周四千余里,沙磧太半,壤土隘狹。宜谷稼,多眾果。出氍毹細氈,工紡績絁,又產白玉、黳玉。”其中的“瞿薩旦那國”指的就是古于闐國,即今新疆和田附近。
段晴說:“洛浦縣博物館展出的這批氍毹與以往所見到的古代于闐毛毯圖案有很大差別。于闐曾是佛教信仰地,自斯坦因起至近十多年所發現的出土文物,更多反映的是佛教信仰。但這批氍毹上圖案的主題未反映佛教信仰,其中兩塊長方形氍毹上的圖案講述的故事是發端于兩河流域人類歷史上最古老的史詩《吉爾伽美什》的內容?!?/p>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以及和田地區文物局曾多次對山普魯的古墓群進行發掘,出土了大量的紡織品,涉及毛、絲、棉等材料。其中毛織品上的圖案尤為絕美,織出的人物、動物栩栩如生。這些文物證明,山普魯地區曾經是古代于闐國文明的中心之一。
編輯:陳佳
關鍵詞:古毛毯氍毹 首次在新疆洛浦縣博物館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