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醫訊同期聲醫訊同期聲
第一批國家級醫養結合試點單位公布
東城海淀列入首批國家級醫養結合試點
失能老人有望在家打吊瓶 享受多種醫療護理服務
“第一批國家級醫養結合試點單位”名單昨天出爐,包括北京市東城區、海淀區在內的全國50個市區名列其中。據悉,該名單由各省區市衛計委和民政局推薦。由國家民政部和衛計委認定發布。此舉意味著,未來在醫養結合方面,試點區域會有政策性的突破。
海淀區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已獲知此消息。他告訴北京晨報記者,在“醫養結合”的“醫”方面,未來兩區在政策上會有巨大的突破,市委市政府會給與一系列的優惠政策,對養老事業的發展產生巨大的推動效應,老人從中可以獲得更多的醫療服務支持。今天,海淀區就將與衛計委進行研討,就試點拿出具體的實施方案。
現行的醫療體制和醫療模式已成為制約養老事業發展的瓶頸,比如,醫生不允許進入老人家庭,提供上門的入戶服務。像打吊瓶、插尿管、插胃管等醫療行為必須在醫院進行。換句話說,居家養老的失能老人在家中不能享受任何醫療服務,只能享受“對身體無創”的護理服務。不打破這一制度禁錮,“醫養結合”就難以取得實效。對此,市民呼聲很高,有些區民政部門正在積極協調衛計部門,“默許”甚至偷偷“鼓勵”社區醫生提供上門服務。
海淀區民政局相關負責人告訴北京晨報記者,成為國家級醫養結合試點單位后,社區醫生服務居民會有全面性的政策突破:全科醫生不再是看多少病人都拿一樣的錢,他們可能會因提供上門的醫療服務,在勞務、通訊、保險、交通等諸多方面獲得政府的補助。此舉可以充分調動醫生入戶的積極性。這也就意味著,失能、半失能老人在家中可以打吊瓶、插尿管,受到其他各種醫療服務。
北京晨報記者注意到,目前,東城區在“居家養老服務標準化體系制定”方面有一定的優勢;而海淀區則是北京市“政策性長期照料護理保險”的試點單位。其試點方案已獲得北京市批準,即將實施。按照方案,政府補貼居民繳納小部分保險費后,一旦年老臥床,高額的失能照料護理費將由保險公司買單。
■相關新聞
西城家庭醫生上門將獲交通補貼
“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對西城區落實《北京市居家養老服務條例》工作進行執法檢查。西城區介紹說,全區居家養老的失能老人可享受失能補貼;同時,擬為家庭醫生發放交通補貼,促進社區醫生為失能老人提供家庭探視服務。
為緩解養老院等機構養老壓力,鼓勵市民居家養老,西城區將對全區中、重度失能老人發放失能補貼,補貼金額不超過400元。這筆錢將打入老人的“養老卡”中,可在65家指定的“失能養老服務商”處購買41項服務。該政策7月起實施,2400多位重度失能老人成為首批接受服務者。
此外,西城區擬為上門服務的家庭醫生發放交通補貼,一次上門服務一個醫生團隊補貼50元,每月應上門服務2次。通過發放交通補貼,推動家庭醫生團隊與居家失能老人建立簽約服務,促進家庭醫生為失能老人提供家庭訪視服務。
目前,西城區已建立264個家庭醫療團隊,市人大檢查組對西城區破解“醫養結合”難題提出充分肯定,并提出“家里的床位是最好的床位”,養老工作改革的重點和方向在于居家養老,建立居家養老服務支持體系——醫生能進家、服務能進家、保險能進家。
編輯:趙彥
關鍵詞:第一批國家級 醫養結合 試點單位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