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鉅惠民生 鉅惠民生
新疆沙雅:“互助扶貧”探索扶貧新路
新華社烏魯木齊7月3日電題:新疆沙雅:“互助扶貧”探索扶貧新路
新華社記者宿傳義、楊林
新疆沙雅縣深挖地方潛力,調動各界力量,通過“勞動互助”“建房互助”和“資金互助”幫助困難群體,探索出一條扶貧幫困新路子。
互助勞動解難題
這兩天,病床上的塔杰母·買買提算是松了一口氣,不用為收麥發愁了。就在幾天前,一幫“競賽者”來到塔杰母的麥地里,鐮刀如飛,不到2個小時,麥子就被收割干凈。
塔杰母住在我國最長的內陸河——塔里木河畔的沙雅縣,緊靠“死亡之海”塔克拉瑪干沙漠。今年80歲的她和小兒子生活在一起,種有2畝麥子和2畝棉花。努爾巴格鄉英買力村共有47戶貧困戶,約占全村總人口的十分之一。
“勞動力缺乏,是制約沙雅縣貧困戶脫貧的一個重要原因。”沙雅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脫貧攻堅行動協調推進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艾買爾·艾合買提說。沙雅縣共有6000多戶2.1萬多貧困人口,其中9000多人屬于老弱病殘。
2015年6月,為促進農業生產,沙雅縣先后組織群眾開展各種形式的勞動競賽4000余場次,內容涉及種植、養殖、建筑等7大類共28項,參與群眾達30.6萬人次。在勞動競賽中,各村有意識地把競賽和扶貧工作相結合,根據缺乏勞動力的貧困戶需要,把競賽安排在貧困戶家里。
6月中旬,英買力村的割麥子比賽就安排在缺少勞動力的7個家庭的22畝地里。村黨支部書記吐爾洪·伊利亞斯說,除了安排定期的勞動競賽以外,村里還成立了以黨團員和致富能手組成的4個勞動互助小隊,幫助缺少勞力的家庭。“一家的困難大家一起分擔,那困難就小了嘛。”
互助建房改環境
等最后這段圍墻建好,賽伊皮丁·艾則孜的“建房大業”就徹底大功告成了。72平方米的抗震房,加上羊圈和圍墻,賽伊皮丁·艾則孜基本沒花錢。
就在1年前的沙雅縣,盡管政府對富民安居房的補貼額度已經提高到了每戶3.35萬元,但是對很多貧困戶來說,自籌部分仍然是個難題。賽伊皮丁·艾則孜是托依堡勒迪鎮阿克艾日克村的一個貧困戶,當時也面臨同樣的問題。
艾買爾·艾合買提說,按照當時沙雅縣的建房市場行情,僅人工費每平方米就得250元,這樣下來,一套七八十平方米的房子,農民自己最少還要再掏兩三萬元。“這樣,很多貧困戶享受不到政府的這項惠民政策了。”
從2015年開始,沙雅縣開始倡導互助建房模式。通過技術培訓,在全縣組建了1250多個建房隊,隊員主要由貧困戶組成。由鄉鎮“團購”建筑材料,貧困戶建房時互換勞動,互助建房。
賽伊皮丁·艾則孜也參加了村里的建房互助施工隊,短短一年就已經從小工成長為大工,從最初只能和泥搬磚到成為砌墻能手;今年,他不光蓋好了自家的房子,上半年還掙了8000多元。
截至目前,沙雅縣互助建房已經達到5400多套,建房的人工成本也由原來的每平方米250元降低到了150元。“通過互助建房,很多貧困戶學會了一技之長,增強了他們脫貧致富的能力。”艾買爾·艾合買提說。
互助資金謀發展
夕陽西下,酷暑漸消,可17歲的艾則孜·亞森依然揮汗如雨,上午有位客戶訂了500個馕(一種面食),當天就要交貨。
艾則孜·亞森是努爾巴克鄉英買力村村民,母親殘疾,弟弟妹妹都還在上學。今年3月,艾則孜·亞森想打馕貼補家用,可3000元的投資卻讓他犯了難。
2015年3月,為了扶危濟困,英買力村民共同籌資設立了助學濟困互助金,經過1年多的積累,互助基金總額已經達到40多萬元,76位村民得到了幫助。經村互助金理事會審核,艾則孜·亞森屬于貧困戶,脫貧意愿良好,計劃可執行,必須予以鼓勵支持。3月份,3000元的無息借款順利“下撥”,艾則孜·亞森的馕店順利開張,每月增收1000到1500元。
艾買爾·艾合買提說,“互助資金模式具有靈活、便捷、針對性強的優勢,有效解決了貧困戶在發展生產、生活上的資金困難。”截至今年6月,沙雅縣由社會各界和村民捐款,成立了70多個互助資金合作社,為貧困戶發展生產提供小額無息借款。
海樓鄉克孜勒塔木村的吐拉汗·卡迪爾4年前丈夫去世,孤身帶著兩個女兒。今年3月,吐拉汗·卡迪爾在村委會附近開了一家商店,但是因為沒錢進貨,剛開1個月就不得不關門。5月份,克孜勒塔木村的互助資金合作社正式運營,5000元的借款讓吐拉汗·卡迪爾的商店起死回生。
“資金互助調動了社會各界力量參與脫貧攻堅工作,也調動了貧困戶脫貧致富的積極性。”艾買爾·艾合買提說。(完)
編輯:王瀝慷
關鍵詞:新疆 互助扶貧 扶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