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人妻中文字幕久久,无码色播在线观看,亚洲成av人无码不卡影片一,澳洲精品不打码在线观看

首頁>收藏·鑒寶>藏界人物藏界人物

宋鎮豪:傳承真正的中華基因

——甲骨文研究的新階段、新課題、新問題、新契機

2016年07月11日 09:50 | 作者:宋鎮豪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5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中強調,要重視發展具有重要文化價值和傳承意義的“絕學”、冷門學科。這些學科看上去同現實距離較遠,但養兵千日、用兵一時,需要時也要拿得出來、用得上。還有一些學科事關文化傳承的問題,如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等,要重視這些學科,確保有人做、有傳承。就在兩年前,2014年5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視察工作時指出,中國字是中國文化傳承的標志。殷墟甲骨文距離現在3000多年,3000多年來,漢字結構沒有變,這種傳承是真正的中華基因。兩次講話,總書記都提到甲骨文研究對于中華文化傳承的重要性,令人振奮。

宋鎮豪

宋鎮豪

河南安陽殷墟出土的3000多年前殷商王朝時期的甲骨文,是中國獨特的歷史記憶文化遺產,與當今的漢字一脈相承,是中國文字的鼻祖。通過對甲骨文的探索,可以尋繹中國思想之淵藪和考察中國傳統文化的由來、特征、品格與演繹始源。甲骨文厚實的原始素材,為我們穿越3000多年歷史時空隧道,近距離觀察殷商社會,“拉長”中國上古史,了解中國源遠流長的燦爛文明史和早期國家社會形態,提供了獨特而真實、可貴的第一手歷史資料;對于加強中國上古史構建、文物遺產保護、文化傳承、人文演進、科學發展的認識,均有其積極推動價值。

據統計,大陸各地收藏甲骨文數量約10多萬片,上世紀中晚葉《甲骨文合集》與《甲骨文合集補編》等集大成性著錄集的出版,具有里程碑意義,為推動甲骨文和甲骨學研究創造了良好條件。但仍有不少遺漏和疏略不盡如人意處,一批國內收藏大宗甲骨文的單位,往往只是部分被著錄,而散落民間私家的甲骨文藏品,數量也相當可觀,許多都是沒有機會得到專業性整理和公布,所以,有計劃地將各家甲骨藏品盡可能進行蒐集整理、辨其真偽、別其組類、分期斷代、殘片綴合、釋讀文字、縷析文例、詮解史實、著錄公布,這方面工作仍任重道遠。

在新舊世紀之交的近數十年間,國內各種甲骨文與甲骨學研究課題紛紛立項,宏、中、微觀并具,選題新穎,觀念時髦,有目不暇接之感。有的屬意于甲骨組類的斷代屬性爭議;有的棄改過去傳統考據的窠臼,借鑒于其他學科的研究理論和方法,移植新概念、新思維、新命題,作研討更新;有的在材料利用上出奇制勝,結合新出土簡牘文字資料、田野考古資料、民族調查所獲,嘗試探索甲骨文奧秘和復原已遺失的殷商史;有的則在甲骨文材料的整理、考訂、詮釋、匯整上顯其新活力。

比如甲骨文字考釋方面,有學者指出,甲骨卜辭是一種較為嚴密的文字系統,一些字在不同的類組里可能會有不同的寫法,在不同的類組里,同一詞的詞義可能會相異,甲骨的語言文字已經處在衍變的過程中。甲骨文字的考釋是與時俱進的,上世紀80年代,有學者指出甲骨文是意音文字,不能單純視為表音文字或象形文字。其實甲骨文發現110多年以來,總體而言都是基于意音文字認識范疇而展開釋讀的。甲骨文單字數約4000多個,目前識出的已達1600多個,那些不認識的字,有的已經失落死亡,與今天的漢字對不上,這其中有很多是地名、人名、祭名,知道它的意思,但沒有今天相對應的漢字。甲骨文研究有難度,只有認真探索,根據甲骨文例、語境、文字屬性、字體構形分析,結合金文等其他古文字,以及晚后的簡帛文字,察其流變,集結不同歷史時期每個單字形體的信息束,上下求索,才有可能破解。而我于甲骨文考釋,比較注重內在的取證方法,即通過甲骨文例與辭例語境比對,從相同及不同類組卜辭內容比對上確定相關字的詞位、詞性及用法,結合字體部件構形分析,由已知推未知,鉤沉文字與史的表里,實征殷商考古發現,使一批甲骨文釋義得到整體坐實。

現在甲骨文研究和老一輩學者的甲骨文研究者成果相比,有很多有利條件。這些年來出土的戰國文字比較多,特別是許多地下簡帛文獻的再發現,像清華簡、上博簡、郭店簡等,這些簡里很多字保留了古老字體的寫法和用法,可以追溯到甲骨文,找出它構形變化的源與流,比以往考釋甲骨文強調形、音、意分析,增加了更多的可參照素材,方法論上比過去嚴密,視角也大大開拓,有新進展,并且研究日趨精密化,一改過去粗放式的研究。過去往往只能依據自己所能收集到的有限資料,進行“射覆”猜謎性的探索,現在各種甲骨著錄信息及過去各種考字說法都能比較便捷獲得,集成性研究成果的整理不斷涌現,對甲骨文的正確釋讀起到了積極的引導作用。

百多年來甲骨文研究主要在文字考釋和殷商史料的解析利用方面,而持續不斷的甲骨文材料的發現、整理和著錄,甲骨殘片綴合、甲骨組類區分、甲骨文例語法研究等諸多方面堪成規模,集大成性甲骨著錄集與大型甲骨文獻集成、各種完備工具書的相機問世,無不為21世紀甲骨文與甲骨學研究的發展積聚起相當的能量,別開研究新紀元。

進入新世紀,甲骨文全面保護、整理、研究與著錄已經進入了一個新階段,有序將各地大宗甲骨文藏品加以徹底整理研究與著錄公布,通過整理促進研究,推動交叉學科協同探索,有利于發現問題、承認問題和解決問題,從而提升甲骨學科建設,為加強甲骨文遺產的保護,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的構建和甲骨人才培養,為國家制定的“十三五”實施中華典籍整理工程建設作出應有的貢獻。

甲骨文與甲骨學研究,這些年來有成為“絕學”的趨勢,是不是絕學,關鍵是看有沒有后繼人才。我國雖有一些高校設置甲骨古文字學課程,但一些教學單位和科研機構中真正專門從事甲骨文研究的學者并不多,有也基本上屬于游兵散勇的狀態,沒有形成合理的可持續開展重大課題的科研團隊。中國社會科學院甲骨學殷商史研究中心集刊《甲骨文與殷商史》,是海內外唯一一種甲骨學科的專門性學術刊物,但卻沒有被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認定為核心或重點刊物,刊發的論文往往不能列入考核指標,顯然不利于文化傳承和專門人才的培養,希望引起有關方面重視和改善。

隨著新世紀以來甲骨文材料全面整理與研究的有序進行,全國性甲骨藏品家底清查及其保存現狀調研的開展,有關甲骨藏品搶救性保護措施有望得到逐步落實,甲骨文研究漸呈專題化和系統化趨勢,甲骨學術史研究趨于精準化,甲骨文與甲骨學研究面臨的種種新問題有望在發展中得到解決。相信甲骨文研究“低迷”的情勢能有所改觀,能夠服務社會需求,擴大甲骨文與甲骨學知識在公眾層面的認知度,凝聚國民的自豪感與自信心,弘揚中華古老文明的影響力和國家的文化軟實力。

(作者系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甲骨學殷商史研究中心主任)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宋鎮豪 中華基因 甲骨文 文化價值 傳承

更多

更多